大学生利他行为与心理健康探析(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3 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利他行为,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1 加强对大学生利他观念的引导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也就是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又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在思想意识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们最基本、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是思想意识最主要的内容。三者互相渗透、相辅相成,一起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从利他行为的产生来看,利他行为一般受助人者、被助者及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究其根源,其决定因素还是助人者的价值取向。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对客观现实进行评判时,往往将个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很少体谅他人,去为他人进行换位思考,因而其利他行为也就很少发生。而具有利他价值观念取向的人,在他人遇到困难或危险时,很少考虑值自己的得失。他们唯一考虑的就是如何去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而且情境越艰难,越有可能激发他们的利他价值取向。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利他价值观念的引导是大学生利他行为产生的必不可少的一环。
3.2 加强大学生移情能力的培养
利他行为的前提是对他人情感和思想的移情。移情是对他人情感的知觉、体验和分享,是推己及彼,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他人的心理活动中,并跟随他人心理活动的能力。移情是能够显著影响个体的利他行为的心理因素。当个体能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以他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需要和痛苦时,他就能够将心比心地产生利他行为。有学者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移情能力和利他行为相关性十分显著,提出应该重视移情能力的培养,通过训练提高大学生移情能力来促进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发展。当代大多数大学生具有利他观念,但由于他们涉世未深,社会经验不足,往往缺乏对人际关系、社会状况的准确判断,从而会出现一些助人反而被骗、被坏人利用等问题;由于缺乏对他人情绪思想和情感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不能及时作出恰当的利他行为。因此,我们应该利用情境教育法引导学生去体察感受受助者的境遇和需要,并有目的地加强引导大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发展。
3.3 加强大学生利他行为的训练指导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利他观念,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更要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利他行为的训练指导。我们可以通过知识讲座、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服务、社会公益活动、论坛讨论、专题讲座、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形式加强对他们利他行为的训练指导。利用张贴海报、广播、网络等形式宣传当代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先锋模范人物;在学校大力提倡团结互助、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的行为,创造和谐校园的良好氛围;从小事做起,提高日常生活中的助人频率,如公车上为老弱病残孕让座、搀扶老人过马路等,并对学生的这些利他行为及时给予表扬。在紧急情境下,如果遇到危及生命与财产的突发事件,既要鼓励他们见义勇为,又要教他们灵活应对,讲究策略,引导他们如何去帮助并且如何将风险与损失降低到最小,从而提高他们利他行为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何安明.大学生移情能力与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2]杨美荣,李建明.大学生利他行为的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7,(9).
[3]郑灿.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心理调适[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1).
[4]李殿录.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4).
[5]王连臻.谈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J].网络财富,2010,(22).(商卫星 张燕)
闂佽娴烽弫濠氬磻婵犲洤绐楅柡鍥╁枔閳瑰秴鈹戦悩鍙夋悙婵☆偅锕㈤弻娑㈠Ψ閵忊剝鐝栭悷婊冨簻閹凤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顨呴埢宥夊即閵忕姵鐎梺缁樺姉閸庛倝宕曞畝鍕厽闁逛即娼ф晶顔姐亜鎼搭垱瀚�
闂備浇宕垫慨鏉懨洪妶鍥e亾濮樼厧鐏︽い銏$懇楠炲鏁冮埀顒傜矆閸曨垱鐓熸俊顖濐嚙缁茶崵绱撳蹇斿
闂傚倷鑳堕幊鎾诲触鐎n剙鍨濋幖娣妼绾惧ジ鏌曟繛鐐珔闁告濞婇弻鈩冨緞鐎n亞鍔稿┑鈽嗗灲閹凤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