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新药快迅 > 中药新药
编号:12103404
咬定青山不放松 ——我国首个复方动物类中药注射剂研发历程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8日 《中国医药报》 2011.08.18
    □ 静 扬

    作为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类中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认为,动物类中药为“血肉有情”之品,与人体“同气相求”,较草本药物更易被人体吸收,所以虽然数量上明显少于植物药,但在疾病的治疗中却有着重要的价值。

    然而,虽然优点多多,动物类中药在现代应用中还面临诸多挑战:开发技术难度远远高于植物类中药,尤其是复方注射剂,因此,目前国内的动物类中药注射剂大多还是单方品种。如果说中药注射剂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那么复方动物类中药注射剂的出现则可以说得上是中药注射剂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更是将动物类中药的应用推进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1998年,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李振国历经10年试验研究,经过众多研发人员的共同参与研制而成的疏血通注射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试生产。该药以水蛭、地龙为原料,将生物制药工艺用于动物类中药的制造,一举填补了国内动物类中药注射剂的空白,改变了复方动物药不能做成注射剂的历史。

    1986年,李振国在深圳一家生物研究所工作。在这里,他接触到了生物制剂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并对生物制剂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位来自北京心内科专家非常赏识李振国,认为他在生物制剂方面很有悟性和灵气,鼓励他在动物类中药研制方面进行一番尝试。

    在专家的启发下,李振国设想从水蛭、地龙中提取有效成分进行论证。可是动物类中药注射剂异种蛋白过敏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药学领域,很多专家都望而却步。李振国决心攻克这个“堡垒”。他放弃了高薪的工作,一头钻进了动物类中药注射剂这个很多专家都不敢涉足的领域,且一发不可收。

    新药研制投资大、风险高、成功率低,国内权威数据显示新药研制的成功率只有20%。动物类中药注射剂的研发更是难上加难。多年后,在提到疏血通注射液的研发之难时,李振国只淡淡地说:“从立志钻研中药新药的那一刻起,我就从未想过放弃。”

    为了攻克技术难关,李振国利用一切时间学习、查阅专业资料和书籍。因为太过投入,吃饭常常是三顿忘两顿。没有了稳定工作的支持,他的生活甚至一度陷入了窘境。然而不管历经多少次失败,李振国始终没有被困难吓倒,仍以顽强的毅力继续探索。他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

    带着这种信念,1990年深秋,李振国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牡丹江,并在同学和亲友的帮助下,继续自己的研制工作。在对水蛭、地龙的提取精制工艺进行了大量研究后,他对疏血通注射液的开发彻底摒弃了传统中药的提取分离方法,而采用了现代生物提取技术制备。其工艺主要包括“反复冻融”、“分子筛过滤”、“热压除菌”等专利技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药效成分和活性,除掉了无效物质和易引起过敏反应的异体蛋白、大分子量物质。而且整个生产过程中仅采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剂,未引入任何有机溶媒,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产品安全。

    功夫不负苦心人。1998年10月,疏血通注射液获得了新药证书和试生产文号,并于1999年正式投放市场,2001年8月被国家批准为国药准字号。,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