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医林漫话 > 信息
编号:12102946
从中医古籍看我国人痘接种术的发展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日 《中国医药报》 2011.09.01
从中医古籍看我国人痘接种术的发展

    许多人小时候都种过牛痘,它所预防的疾病就是天花

    我国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始于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因为天花是在大约公元一世纪的战争中由俘虏带来的,所以被称做“虏疮”。唐宋以后,天花在中国流行逐渐增多,特别是明代之后由于交通发达,人员往来频繁,流行范围更广。过去由于天花危害严重,我国民间有句俗语说:“生了孩子只一半,出了天花才算全。”

    清初满族人入关之前,因为没有受过天花侵袭,就不具有免疫力。所以满人入主中原时对天花闻之色变,天花成为清朝王室的大敌。当年清太宗的长子肃亲王豪格奉命入关征战时,不无余悸地对大臣何洛会说:“我没有出过天花,这次出征难道是想置我于死地吗?”而据史料所载,清代的皇帝中顺治、同治就死于天花;康熙、咸丰虽侥幸从天花的魔爪下捡回了性命,却在脸上留下了点点印记。

    以毒攻毒
, 百拇医药
    面对天花的严重威胁,中国人很早就开始探索防治天花的办法。降伏这一“恶魔”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最先掌握了对付天花的土办法——在10世纪宋真宗时期就有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的记载。

    我国医学古籍《痘疹定论》里,就记载了一个故事:宋朝真宗年间,天花在各地流行,丞相王旦很担心小儿子也遭不幸。他听说峨眉山上有一位道士,能用“仙方”预防天花,连忙派人将道士请到京城。

    道士看过王旦的儿子后,从葫芦中取出一小包药末,将药末放在小竹管中,然后将竹管对准孩子的鼻孔,轻轻将药末吹入。道士说,过10天孩子会有点发烧,再过两天身上会出现一些红色的斑点,但烧退之后,身体也就康复了,以后也不会再得天花了。后来果然如此,王旦的儿子平安无事。

    这种“仙方”其实不是什么神丹妙药,而是用天花病人身上的干痂研磨成,里面含有天花病毒。把它吹入小孩鼻内,小孩就会染上轻度的天花。随后,体内产生了抵抗力,人就不会再得天花了。我国古代把天花称为“痘”,把道士的这种预防方法称为“种痘”。
, 百拇医药
    这就是“以毒攻毒”的原理,即在人未病之时,先服用或接种某种有毒的致病物质,使人体对该病产生特异的抵抗力。这种“鼻苗种痘法”在唐代已趋成熟,在四川、河南一带已有施行,主要在民间秘传,应用并不广泛,但其思想就已经包含了近代免疫医学的基本理念了。

    推广实施

    明代以后,“人痘接种法”盛行起来。关于人痘接种一事,与清朝皇帝康熙有相当大的关系。康熙是顺治的第三子,顺治24岁时突然死亡,据说顺治皇帝是因天花而死,而康熙得以继位的原因中有一点是因他已经得过天花。因此,康熙执政后十分重视人痘预防天花的推广,有关幼儿种痘的方法被收入国家钦定的医学教科书,官方的提倡和推广也使得接种的技术提高了许多。

    康熙实行种痘政策,这从《庚训格言》一书中可以得到证实:“国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种痘方,诸子女及尔等子女,皆以种痘得无恙。今边外四十九旗及喀尔喀诸藩,俱命种痘;凡所种皆得善愈。尝记初种时,年老人尚以为怪,朕坚意为之,遂全此千万人之生者,岂偶然耶?”
, 百拇医药
    推广种痘后,宠臣子女亦开始接受,如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安徽桐城人方承观在他的《燕香读草》中曾记,其子承弘历(乾隆)恩诏“宣医种痘”,方氏作了一首感恩诗:“造膝几人容抱子,眷怀昨岁诏迎医。”原注云:“曾蒙思诏,渝为耆儿种症,得奏请御医。”由此可见,人痘接种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因而得到人们的重视和推广采用。

    人痘接种术,包括清代吴谦等所著的《医宗金鉴》所载,可分以下几种:

    1.痘衣法:将出痘小儿的内衣,移于欲种痘的小儿,使其感染;

    2.痘浆法:将痘粒之浆,以棉花蘸染,即塞入鼻孔;

    3.旱苗法:以痘痂阴干研细,用银管吹入鼻内;

    4.水苗法:以痘痂调湿,纳入鼻孔。
, 百拇医药
    痘衣法、痘浆法都比较原始,也有较大的危险性,因此预防效果不很可靠。旱苗法和水苗法效果要更好一些。

    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人们研究出一种“熟苗”法,即将痘苗接种7次,精加选炼为熟苗,也就是所谓“火毒汰尽,精气独存”。熟苗经过一代一代的接种,“毒力”几乎被淘汰殆尽,而那种能引起身体产生抗病的作用,却仍能保存下来。

    走向世界

    我国古人发明的人痘接种法,不久就传到了国外,近到朝鲜、日本,远到欧洲诸国。公元1744年(清乾隆九年),杭州人李仁山去日本长崎,把种痘法传授给折隆元、堀江元道两人。公元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医宗金鉴》传入日本,于是种痘法在日本也流传起来。

    18世纪初,英国驻土耳其公使夫人给自己3岁的儿子种了人痘,3年后,她在英国又为5岁的女儿种痘,于是人痘接种法就从土耳其传至英国。之后人们又在英国进行了人体实验,把种痘者移居到天花流行区,结果证明接种者均获得了免疫力。这无疑为以后英国贞纳牛痘疫苗的发明和法国巴斯德减毒疫苗的发明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http://www.100md.com
    中国的种痘法传入欧洲后,曾遭到顽固保守分子的反对,他们指责种痘是“狂人”的逻辑,还有些国家明令禁止种痘行为。当时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却对中国的人痘接种术倍加赞扬,他在《谈种痘》一信中写道:“我听说100年来中国人一直就有这个习惯,这是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1960年,我国消灭了天花。1979年 10月 26日,世界卫生组织在肯尼亚内罗毕正式宣布:“全球已消灭了天花。”在征服天花的历程中,中国人民发明的人痘接种法对人类战胜猖獗几千年的天花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延伸阅读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灭绝后,1981年,在非洲索马里又发现了零星的天花病例,这说明天花的死灰复燃并非是无稽之谈。而存放在美国和俄罗斯两个实验室里的天花病毒,也有可能逃逸出实验室再次伤害人类。1996年世卫组织首次提出应该销毁实验室天花病毒样本,此后世卫组织成员曾多次讨论这一问题。今年5月,在第64届世界卫生大会的闭幕会议上,各国卫生代表和官员对“保留还是销毁天花病毒样本”这一问题再次进行激烈争论。结果会议最终达成意见是:将天花病毒样本再保留3年。, http://www.100md.com(梁永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