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糖尿病人死于心血管意外 等
七成糖尿病人死于心血管意外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 刘乃丰 内分泌科教授 孙子林
据资料显示,约有七成的糖尿病人最终死于心血管意外,高血糖对心血管病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现在国外有一种新观点,认为糖尿病与冠心病同等危险。
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与合并症。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基础。目前医学界已基本达成了“2型糖尿病是冠心病等同危险”这一共识,其中美国心脏学会甚至发出了“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的呼声。
有关调查显示,我国7座城市、52家医院入选的3513例冠心病患者中,高血糖比例高达约80%,其中糖尿病近53%,糖尿病前期超过26%。很多糖尿病病人表现的都是无痛性的心肌梗死,所以比较难察觉,一般来说如果糖尿病患者合并有心肌梗死,那么他的预后是很差的。
, 百拇医药
据悉,糖尿病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同时也是心力衰竭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虽然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重要危险因素,但人们尚未充分认识到糖尿病是心力衰竭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有数据表明,在冠心病人群中,女性占大多数,因为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高出50%。约有三分之二的女性死亡都是因为微血管病变导致的。建议以在心血管的诊室筛查是否有糖尿病患者,这样能更早干预治疗。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应该及早发现并处理高血糖,全面控制危险因素,这样可以有效防治心血管疾病、减少心血管事件和死亡。
“苹果”型肥胖女性更易患糖尿病
, 百拇医药
肥胖容易导致糖尿病的观点已基本成为常识。俄罗斯科研人员对这一结论进行了“细化”:体型类似苹果的肥胖者患糖尿病的风险更大,反之,体型类似梨的肥胖者较安全。
“苹果”型肥胖是指腰腹浑圆,像苹果一样,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皮下和肝脏等腹腔器官;而“梨”型肥胖者的脂肪主要集中在臀部和大腿,其中不少人上半身并不胖。
研究人员说,“苹果”女性的组织细胞对帮助其吸收血糖的胰岛素不敏感,因而对血糖吸收得较缓慢,如这种状况持续下去,肥胖者很可能患上糖尿病和心血管病。
“梨”型女性,她们的组织细胞对胰岛素较敏感,因而能积极吸收血糖。因此发展为糖尿病或其他代谢疾病的可能性较低。 (刘彩虹)
, http://www.100md.com
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超标是糖尿病吗
河北读者顾先生问:
我的空腹血糖5.45毫摩尔/升为正常,而餐后2小时血糖为11.0毫摩尔/升为超标,请问这是糖尿病吗?
主任医师文武答:
这表明你已经糖调节受损了。一般认为,糖调节受损是健康人迈向糖尿病的必经之路,糖调节受损者被认为是潜在的糖尿病人群。因此,建议你积极进行生活干预,包括调整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和减肥,及时预防。
按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标准,正常人空腹血糖应低于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7.8毫摩尔/升。如果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则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而这两个阶段之间,即空腹血糖在6.1~6.9毫摩尔/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0毫摩尔/升,则为糖调节受损。
, 百拇医药
糖调节受损者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只能靠血糖检查来发现。而如今一些人在体检中,仅检测空腹血糖,并不能及时地发现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所以,建议大家进行糖尿病筛查时,查空腹血糖同时查餐后2小时血糖,才能真正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及糖调节异常。凡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妊娠糖尿病、巨大儿分娩史等糖尿病易患因素者,均应定期去医院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糖调节受损,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糖调节受损者,若不积极生活干预,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就会转为糖尿病患者,尤其对于已发现空腹血糖接近临界值更应及早重视。糖调节受损为糖尿病亮起警戒的黄灯,通过干预完全可以转为正常。因此,积极生活干预糖调节受损,除了可以防止糖尿病的发生,亦可以减少大血管疾病的发生。
, 百拇医药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匡洪宇教授谈:
警惕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患者,78%以上患有不同程度并发症。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疾病。
糖尿病对身体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危害心、脑、肾、血管、神经和皮肤等。我国糖尿病人并发症发病具有发病早且严重的特点。比如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命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形成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指数上升。
糖尿病人的截肢率为非糖尿病人的5倍,40%2型糖尿病患者可发生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引发周围血管病变,最常见的危险部位在足部。这种并发症临床表现为下肢疼痛溃烂,严重供血不足导致肢端坏死,截肢难以避免。同时,糖尿病还会引发皮肤反复感染,甚至酿成败血症。
, http://www.100md.com
我国约有9000万人患糖尿病
据测算,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约为9.7%,糖尿病患者大约有9000万人。
我国18至59岁劳动力人口糖尿病患病率为7.8%,而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仅为36.1%。糖尿病是与生活方式最为密切的慢性病,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对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有重要作用。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出发,努力预防和控制糖尿病。
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曹雪涛谈:
为推动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决定整合相关优势资源,加快促进糖尿病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为糖尿病的早期预防、个体化治疗和科学管理提供平台。
, 百拇医药
糖尿病人要定期查肾功能
病例:武汉市民肖女士患糖尿病十余年,一直自觉身体没有大问题,对血糖控制也不太重视,未能坚持规范治疗。前几天,当她感到乏力头晕到医院就诊时,被诊断为糖尿病肾病,面临肾衰竭的危险。
提示:病龄较长的糖尿病人易出现糖尿病肾病,一定要注意定期检查肾功能。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长期分泌不足,体内长期处于高糖环境,让肾小球毛细血管硬化,产生微循环障碍,肾脏缺血缺氧,内皮细胞受损,最终形成糖尿病肾病。患糖尿病的时间越长,肾脏受损可能越严重。
糖尿病患者如果没有很好地控制血糖,10年后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肾损害。病龄在10年以上的“老糖友”约三成会发生糖尿病肾病。临床上,每3个尿毒症病人中就有1人是由糖尿病肾病发展而来。
肾损伤早期,多数患者可能完全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较轻,易被忽略,而出现明显症状就诊时很多患者的肾损害已不可逆。李朝芝建议,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就要注意有效控制血糖和血压,科学合理膳食,避免使用可能损伤肾脏的药物。同时要注意每年做一次肾脏功能检查和尿蛋白测定,以便发现早期肾损害,及早治疗。
(武汉市第三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朝芝)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