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 儿童心理 > 儿童孤独症
编号:12211933
孤独伤身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5日 中国民航报
孤独伤身

     孤独的感觉让人们对危险和压力格外敏感,体内的压力激素水平上升,对人体健康产生了损害。

    ■萧倩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孤独的滋味并不好受,而有些研究者却认为,就像疼痛的烧灼感让我们避免玩火、腹泻的记忆让我们远离腐败的食物一样,这种“不好受”的孤独感能提醒我们融入人群、呼朋唤友、寻找配偶伴侣,并与自己的亲人保持联系。

    作为社会性的动物,拥有良性的社交圈对我们这个物种的生存、发展、繁衍、壮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也许,短暂的孤独感就像适度锻炼一样对我们有益,但长期淹没在孤独感受中却如同长期从事繁重不堪的劳动,会让我们身体的许多系统“油尽灯枯”。

    孤独的小孩容易胖

, http://www.100md.com     在过去30年内,有关孤独与疾病关系的研究不断涌现。人们开始意识到,孤独感对健康的负面影响广泛而深远,几乎涉及全身各处的组织,且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有所体现。

    美国麻省的弗莱明翰心脏研究项目开展时间长,后续跟踪完全,调查完备,恐怕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长期流行病学人群研究项目之一。1992年,这一研究小组将自己的成果发表在《美国流行病学报》上。

    文章的作者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调查了弗莱明翰70多名女性的心理状况,其后又跟踪她们20年,对她们的心脏疾病进行记录。

    他们发现,那些在研究开始时声称自己感到非常孤独的女性,此后20年间发生心肌梗塞或者死于冠心病的概率远远高于那些认为自己不孤独,或者只是略感孤独的人。

    当研究者把一些相关因素,譬如年龄、种族、经济状况、婚姻状况等条件加以考虑之后,孤独感依然与高发病率相伴而行。
, 百拇医药
    这样的现象不但出现在心血管疾病多发的中老年人身上,甚至在年轻人群里也有体现。

    在新西兰,一些研究者对1000多名新生儿持续调查发现,那些在孩童时代感觉受到孤立的孩子在年满26岁时更容易肥胖,或具有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脂等不良健康状况。研究者们认为,孤独感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很可能对人体带来相似的负面影响。

    而这样的影响,到了垂老之年就格外引人注目。那些社交活动较多,或者得到社交网里的人们支持较多的老人健康程度更好,死亡率也更低。

    而孤独感同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并不仅仅限于心血管相关的状况。许多研究指出,怀有孤独感的人认知衰退与记忆力下降的速度更快,也更容易患上老年痴呆症。

    孤独的人压力大

    心理状况与疾病健康之间的关系屡屡被研究证实,但是孤独这种抽象而飘忽的感觉,究竟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状况呢?
, http://www.100md.com
    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的社会神经学家约翰·卡乔波(John Cacioppo)基于大量的生物学与流行病学研究,提出“孤独模型”,试图对此加以解释。

    卡乔波教授认为,人感到孤独从本质上来说等价于感到“不安全”。

    可以想象,当我们的远祖在丛林中生活时,环境里危机四伏,如果与同伴一起,凡事有照应,还可以稍稍放宽心怀;一旦落单,情况就格外危险,需要加倍打起精神、提高警惕,才能求生自保。

    所以,孤独的感觉让人们对危险和压力格外敏感,体内的压力激素水平因此上升,以便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而过去几十年的研究已经证明,长久的压力和危机感对人体健康的损害非常大。

    在人体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三点一线”,形成人体的“应激反应轴心”。在遇到危机时,它们分泌激素(尤其是皮质激素),让人变得紧张、警觉、清醒,从而能够迅速作出判断与应对。
, 百拇医药
    同时,这些激素往往会重新调整身体中的“资源”分配情况,抑制消化、免疫等系统,将重心放到心脏供血、肌肉运动中去——显然,对于我们的祖先来说,能否逃出那只金钱豹的魔爪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你能跑得多快,或投掷石矛的力度有多大。

    可是,如果长期压力激素的水平居高不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将受到抑制和破坏,心血管系统也可能因为长期负载过高而变得更加脆弱。

    此外,睡眠节律与睡眠质量也会受到激素水平过高的损害。而睡眠不但是人体休养生息、恢复元气的重要机制,也对人脑的认知、学习、记忆以及情绪调控起到重要作用。

    有研究表明,具有深度孤独感的人确实更容易睡不香甜,在白天就会感到疲惫失神。有趣的是,孤独的人并不比其他人睡眠时间更短,这就暗示着睡眠质量的降低,以及睡眠对机体恢复的作用减弱。

    减少孤独感,社交并不总有效
, 百拇医药
    那我们如何减少孤独感,或者降低孤独感带来的健康隐患呢?

    在过去,大多数研究者与社会工作者确实尝试过许多方法,来降低孤独感受。他们大多着重于提供社交机会,或者增加社交支持、改进社交能力。然而,这些方法并不总是有效。

    卡乔波认为,这是因为这些努力过于强调提供外在机会,却不够重视改变人的内心。

    事实上,人类是如此主观的动物,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我们都生活在“自己所以为的”那个世界里,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主观态度。

    正如他在一篇文章中写的那样:“我们可以在一点实际意义上的互动都没有的‘社交’中感到心灵的联系,譬如看电视、读书或者与上帝对话;相反的,我们也可以在面对大量社交活动时依然感到孤独,只因为我们缺乏驾驭自己社交生活的能力。”

    那要如何做才能改变孤独者的内心?卡乔波教授认为,孤独感与危机感会形成负反馈的怪圈:因为孤独,所以潜意识里感到危机;因为感到危险,孤独的人更容易对周围的人产生警惕防备的心理,甚至带着偏见躲避社交机会,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孤独的感受。

    减少孤独感的关键,就在于打破这一怪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仅仅为孤独者提供社交的机会和手段并不能改变孤独者内心深处的防备感以及对社交的戒心,而只有为孤独者提供特定的心理辅导与治疗,改变他们对人际关系的负面看法,才能从根本上将孤独感消弭于无形。

    (作者系科学松鼠会成员),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