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筷子可能致癌 等
一次性筷子可能致癌
小吃店里的一次性筷子一抓一大把,方便快捷,拿来就用。可你是否知道,它们的保质期只有4个月?从2009年至今,多家媒体曾报道,市面上相当一部分一次性筷子都在“超期服役”。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你就会发现,有些筷子已经隐约生出了黑绿色的小霉斑。千万别小看这些霉斑,专家指出,其中的“黄曲霉素”具有极高的致癌风险。
对于这些“毒筷子”应加强监管已呼吁多年,可时至今日,《生命时报》记者在北京近20家餐馆和批发市场的调查发现,发霉的一次性筷子依然存在。绝大多数一次性筷子都属于“三无产品”,上面找不到关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任何信息。批发市场的筷子更是散乱地堆在地上,近日阴雨连绵的天气增加了它们发霉的可能性。不管是餐馆老板还是消费者,对一次性筷子的保质期几乎一无所知,让我们不禁为大家的健康提心吊胆。
“筷子还有保质期?”
, 百拇医药
“一次性筷子还有保质期?我还真不知道!”在北京朝阳区一家牛肉面馆内,刚准备用餐的王先生有些迷茫地告诉记者。由于工作单位就在附近,他几乎每天中午都来这里吃饭。“这儿只有一次性筷子,用的时候偶尔发现有一小块发绿或发黑了,也没当回事,更没想过对健康会有什么伤害。”像王先生这样粗心的消费者不在少数,记者随机采访的30名消费者中,只有2人听说过筷子发霉不能用,但说不出具体有什么危害。所有受访的店主和摊主也没听说过保质期一说,有些店主知道筷子应放在干燥的地方保存,但也有些店里的筷子堆放在后厨潮湿油腻的环境里,与食材一同保存,为发霉创造了条件。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中档以上餐厅大多使用反复消毒的餐具,但小吃店和早餐摊上,几乎全部使用的是一次性筷子。这些筷子绝大部分外包装上没有生产标识,只是简单地印着“已消毒”和“卫生筷”等字样,找不到保质期、生产日期等信息。很多筷子的包装袋只是一层薄纸,既没有密封,也缺少防水层。一家包子店内的一次性筷子甚至被“裸露”地插在盒里。记者撕开一些有水渍的包装袋,发现里面的筷子头已经隐约发黑。
, 百拇医药
记者随后又以进货的名义联系到湖南长沙市一家生产一次性餐具的厂家,从负责人处了解到,该厂带湿巾、牙签的“三合一”一次性筷子平均每双0.24元,而最简单的一次性筷子每双仅2分钱。但当记者提出保质期问题时,该负责人支支吾吾有意回避,并表示只要放在干燥的地方就没问题。
不仅过期还含化学物质
关于一次性筷子的保质期,早在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实施细则》中就有明确规定,筷子的包装袋上应该明确标注“经消毒的一次性餐具最多保质4个月,超过保质期不可再出售或使用”。此外,生产厂家还应向商家提供一次性筷子的检测合格报告,食品监管部门一旦发现过期产品,就要作出相应处罚。然而,记者调查中发现,不管是一次性筷子的批发商还是进货者,大部分人都没见过这份检测合格报告,也很少有人检查这些筷子是否过期。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告诉记者,之所以一次性筷子要设保质期,是因为制作筷子的木材或竹材里包含一定的水分,时间一长就容易发霉。在夏秋雨季或南方较为潮湿的环境里,一次性筷子更易发霉,轻则出现异味,重则会产生致癌物质。发霉的筷子里含有各种霉菌,严重的会滋生出“黄曲霉素”。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主任徐志坚表示,霉菌是增加致癌风险的因素之一,并且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繁殖,而黄曲霉素被广泛认定可诱发肝癌,如果消费者多次使用霉变的筷子,确实存在一定的危险。
, 百拇医药
除了发霉,一次性筷子还存在多种健康风险因素。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原队长谭梁之告诉记者,他们在以往的检查中,曾发现一些厂家使用劣质木材生产一次性筷子,然后用硫磺熏蒸和工业双氧水漂白等方法给筷子“美白”,再用石蜡抛光让筷子手感更光滑。这样“加工”过的筷子上,存在多种化学残留。湖北省中医院药学部主任冯汉鸽指出,用硫磺熏蒸过的筷子,遇热就会释放二氧化硫,它会侵蚀人体呼吸黏膜,破坏呼吸系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张声生则表示,双氧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残留在筷子上,会对人口腔、食道、肠胃造成伤害。此外,一旦一次性筷子在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卫生条件不达标,会滋生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抵抗力弱的人使用后可能导致腹泻和呕吐。
在外就餐烫烫筷子
很多人觉得,一次性筷子比反复使用的餐具更卫生,这可是大错特错。董金狮表示,普通筷子洗刷后经消毒柜消毒,完全可以保证卫生安全。相反看似“干净”的一次性筷子则不太好辨别其品质。以下几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你躲开有问题及过期的一次性筷子。
, 百拇医药
1.看筷子的外包装上是否有生产厂家的名称、商标以及联系方式,最好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2.一次性竹筷要选黄绿色的,过黑、过黄都不太正常。好的一次性木筷也带点淡淡的黄色,过白可能经过工业双氧水浸泡漂白,或经过二氧化硫的熏制处理。
3.筷子受潮后可能发生弯曲变形,甚至出现非竹子或木头本色的斑点,比如小黑斑,那表示可能发霉变质,千万不要再继续使用。
4.如果筷子用硫磺熏过,会有一股淡淡的酸味,最好也不要使用。
在餐馆,可以自己先对一次性筷子做个“消毒处理”,比如用凉水清洗筷子表面,减少可能存在的二氧化硫残留;用开水烫一下,杀死筷子表面的细菌和霉菌。但注意,不要将筷子长时间浸泡在热汤或热粥里,否则会加速表面的二氧化硫分解。董金狮最后提醒,不仅一次性筷子存在发霉问题,家里的筷子所含水分不少,也容易产生霉菌和细菌,最好把它们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里,使用半年后及时更换。▲ (
, 百拇医药
本报记者 尹若雪)
电子鼻可嗅出心衰(前沿医讯)
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近日报道,德国耶拿大学科学家称他们在“心脏衰竭电子鼻”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种电子鼻带有气体感应器,可探测出汗液中不同种类的气味分子,进而区分出心衰患者。一种特殊软件可根据分子模式将患者分成若干组。研究负责人瓦斯里奥斯·克查吉亚斯博士表示,科学家目前已经掌握了两种不同气味分子模式,其中一种与心脏衰竭密切相关。该研究的目的就是研制一种简单、精确、非侵入和可反复操作的诊断早期慢性心脏衰竭的新方法。最新实验研究发现,“心衰电子鼻”可以准确识别出89%的心衰患者,84%的非心衰患者。另外,该电子鼻在识别严重心衰和非严重心衰方面的准确率也与此相当。瑞士苏黎世大学附属医院心脏病专家法兰克·鲁奇兹卡博士表示,如果这种电子鼻的准确度能进一步提高,则有望早日投入临床应用,可挽救大批心衰患者的生命。▲
, 百拇医药
(徐 江)
防丙肝疫苗初见成效(前沿医讯)
美国最新一期《科学转化医学》杂志报道,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的科学家近日开发出一种能预防丙型肝炎的疫苗,动物实验显示这种疫苗有效。目前世界上通用的丙肝疫苗都属于治疗性疫苗,还没有疫苗能起到预防丙肝的作用。这个疫苗是利用类病毒颗粒开发出的。类病毒颗粒和病毒相似,但不含有病毒的遗传物质,不具有传染性。疫苗被注入体内后,类病毒颗粒会激发出一种免疫反应,帮助身体产生对抗丙肝病毒的中和抗体,该抗体能中和各种丙肝病毒变异株的感染性,从而起到预防作用。针对实验鼠和猴子的实验结果显示,这种疫苗对5种丙肝病毒变异株都有效,这意味着它在对付丙肝病毒的其他变种时也应该有效。科学家表示,他们将于明年开展人体试验,以进一步检测疫苗在人体中是否同样有效。▲
, 百拇医药
(王子轩)
怀孕7周可测遗传病
据《美国医学学会期刊》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孕妇血液DNA(染色体)检测方式,可在怀孕7周时鉴别胎儿性别以及是否患有与性别相关的遗传病,且这种方式不像其他方法那样会带来流产风险。多项共涉及6500名孕妇的研究发现,这项测试预测男孩的正确率达到98.8%;预测女孩的正确率可达94.8%。一些遗传疾病与性别相关,如血友病遗传多见于男性。血液检测能更早判定性别,帮助准父母早做打算。研究参与者戴安娜·比安奇博士表示,现行的技术,无论是羊膜穿刺术、绒毛膜取样均会造成一定的流产风险。当然该技术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预测胎儿性别,而是帮助有遗传病的父母合理地选择胎儿性别,避免遗传。▲
, 百拇医药
(冯国川)
基因疗法能治白血病(前沿医讯)
传统治疗白血病的骨髓移植法手术成功几率只有50%,而且病人死于手术的风险也较高。据新一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宾夕法尼亚大学基因治疗专家卡尔·朱恩率领的研究团队采用改良免疫细胞的方式治愈了白血病患者。
报道称,对于大多数癌症,人体的免疫细胞T细胞根本不能分辨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区别,以至于癌细胞大量繁殖,逃过免疫细胞的“法眼”。本疗法中,科学家将一种新的基因片段注入到T细胞中,它一方面大量繁殖,另一方面对癌细胞不断进行“追杀”。从而缓解患者的病情。研究者对3名罹患晚期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患者进行了转基因T细胞的植入,其中一名64岁患者23天内体内的血癌细胞全部消失。一年后,两名病人体内完全没有血癌细胞,另外一个人的病情也大幅缓解。英国白血病与淋巴瘤慈善研究组织的戴维·格兰特表示:“这是令人欢欣鼓舞的成果,不过需要更多病人验证疗法的可靠性。”而研究者朱恩称,要通过长时间的观察确认该疗法不会让患者病情复发。据悉,英国明年将采用该疗法对一例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和一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治疗。▲
, http://www.100md.com
(崔桂香)
听力不好,戴字幕眼镜
这款由索尼公司出品的特制眼镜,戴着看电影时,镜片上会显示出字幕,借助它的帮助,听力不好或是耳聋人士也可以和普通人一样去电影院观赏大片了。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处理,镜片上的字幕和电影屏幕上的图像看起来浑然一体,观看时轻松自然,效果出色。这款眼镜预计明年在英国各大影院上市。
, 百拇医药
一种万能细胞可治多种癌症(前沿医讯)
近日,《血液》杂志刊登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科学家完成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一种利用“万能捐献免疫细胞”的新型继细胞转移疗法,有望为多种癌症治疗带来新变革。继细胞转移疗法(ACT)并非新事物,但现有疗法只是对从患者体内提取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之后再重新注射回患者体内,代价高昂,且技术上并不总具有可行性。而新型ACT则突破了这些局限性,同时提高了转移细胞的抗肿瘤能力。该疗法依托于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免疫T细胞供体库,因此,比依赖患者自身免疫细胞的现有ACT疗法更廉价更便捷。新型ACT疗法中,经过特定处理的T细胞能够靶向识别癌细胞,摧毁癌细胞的威力更强。
新研究负责人泽林格·埃什哈教授表示,目前已经完成新型ACT疗法实验鼠测试。如果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人体,那么将会给多种癌症治疗带来革命性变化,新型ACT疗法代价更小、操作时间短,而且更方便。▲
, 百拇医药
(金 也)
注射疫苗治皮肤癌(前沿医讯)
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诺丁汉大学癌症免疫治疗学教授琳达·杜伦特及其同事已经研制出一种专门针对黑色素瘤的皮肤癌疫苗。这种液态疫苗带有部分与癌细胞外层抗原相同的DNA成分。进入人体后该疫苗会激发免疫系统,根据抗原寻找并杀死癌细胞。这种疫苗需要通过一种手持电子装置,通过“电子注射”的方式将皮肤癌疫苗注入患者手臂或腿部,电子注射装置的针头含有疫苗,电极发出电子脉冲会产生一个开口,让DNA进入细胞,因而可使治疗效果提高100倍。完成该装置设计的英国研究人员表示,该装置还可以用于肺癌、喉癌、肝癌、胃癌、前列腺癌、子宫癌和膀胱癌等多种癌症的治疗。▲
(金 也)
, 百拇医药( 本报记者 尹若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