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新书评介
编号:12116709
保证质量 注重品位 促进发展 ——纪念《中国针灸》杂志创刊30周年 等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9日 中国中医药报
    保证质量 注重品位 促进发展 ——纪念《中国针灸》杂志创刊30周年

    曾经有位著名科学家说过,如果把科学研究工作比作一条龙,那么科技期刊则是龙头和龙尾。因为,任何科研都要从查阅资料开始,以在杂志上发表论文结束。不管是龙与否,这头与尾的提法恰如其分地说明了科技期刊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性。《中国针灸》杂志作为我国最具权威性的针灸学术期刊,又是怎样承担起这龙头龙尾的责任的呢?

    保证质量是杂志坚守的信条

    在稿件筛选中严把学术质量关

    为了保证学术质量,编辑部建立了严格的“三审定稿”制度,即编辑初审、专家外审、主编终审。在审稿中始终坚持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注意采用研究方法先进、治疗方法新颖、语言表述规范的文章,努力提高刊发文章中各级各类研究课题的比例。在审稿中不媚庸俗、不徇私情、视文章质量为唯一标准,是每个参与审稿的专家和编辑坚守的底线,体现了他们严格的工作作风。
, http://www.100md.com
    在专家们的把关和编辑的认真工作下, 省部级及以上研究课题的文章发表量呈现着不断上升趋势,从1998年的3.85%增加到2010年的36.3%;不仅佐证了杂志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针灸医学科学研究的蓬勃发展。可以说,《中国针灸》杂志的学术影响力在中医药界一直名列前茅。

    在稿件加工与校对中把质量放在首位

    为了保证杂志的编校质量,编辑们可谓殚精竭虑、小心翼翼。除了有严格的管理校对流程和制度之外,保证质量的关键还在于编辑强烈的责任意识。每位《中国针灸》的作者都有相似的经历,就是编辑们反复地要求修改稿件、核对数据、引文和参考文献。然而,作者难以知晓的是编辑们在校对时的认真和细致。在编辑和作者反复沟通与磨合下,最终使作品完成了从璞玉到精品的升华。

    不断改进印刷与装帧,向精品期刊迈进

    为了适应针灸事业与时代不断发展的需要,《中国针灸》从创刊初期的小16开、48页,到现在的国际标准大16开、104页;从最初的双月刊、期发稿文字量7.68万字,到现在的月刊、期文字量20.8万字,杂志的年发稿文字量增加了5倍多。现在,打开《中国针灸》杂志,现代化科技期刊的气息扑面而来,栏目设置、版式设计、图表相间、色彩搭配都显示了一种典雅和大气。
, 百拇医药
    注重品位是杂志追求的目标

    栏目设置多样,文章形式活泼,满足不同层次读者、作者的需要

    既然是全国性的、综合性的学术刊物,满足针灸界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需要是最基本办刊原则。在内容上,有高水平的“疗效验证”、“机制探讨”、“经络与腧穴”、“理论探讨”栏目,也有服务于临床一线人员的“临证经验”、“针家精要”等,还有主张学术争鸣的“思路与方法”和“百家园”。此外,还有“针刺麻醉”、“域外采风”、“器具研制”、“教学园地”等栏目,使杂志成为真实反映我国针灸学术发展现状的窗口。

    文章形式力求多样化,在众多格式要求统一、论证严谨的研究性论著中穿插形式活泼、短小精悍的实用性文章。比如曾经有过的一些短小精悍的栏目——“专病治验”、“单穴效方”、“专病笔谈”等,深受基层针灸医生的欢迎。充分体现了研究与应用并重、理论与实践相长。

    紧跟学术热点,发挥导向作用
, 百拇医药
    从表面看,杂志的学术水平取决于作者来稿的水平,但是,作为一本在学科内影响力很大的期刊,作者也往往揣度着它的价值取向来投稿。每篇研究报告的发表,反映的是研究个体的结果和水平,汇聚在一本杂志中,则反映了学科整体的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多年来,编辑部一直努力把握学科发展的脉搏,力争站在学术发展的潮头,在促进学科发展方面做些开拓性工作。

    突出人文特点,弘扬中医文化

    针灸作为中医学一个重要的分支,其理论体系中有着深刻的文化印迹,保护这些文化印迹是发扬光大中医学的重要前提。多年来的针灸作用机制研究使针灸学与现代生命科学越来越接近,这就使保护和发扬针灸学内在的文化特征显得愈加重要。

    具有人文特色是《中国针灸》杂志的另一个风格。多年来,编辑部一直坚持着“文献与史料”这个栏目,在现代研究的包围中保留着一片传统文化的绿地。近年来开设的“针灸人物”栏目,关注点集中在80岁以上的老一辈针灸医家,以他们一生的行医事迹为依托,展现那个年代中医针灸人的喜怒哀乐、道德情操,以人记事,以事叙史,达到保存史料、反映发展的目的。
, 百拇医药
    促进发展是杂志肩负的责任

    开展技术推广活动,促进针灸治疗技术普及

    从1986年到1992年,编辑部主办或与有关方面合办各种主题的针灸培训班40余期,培训了数以千计的针灸临床医生,使他们的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除了集中培训之外,杂志还尝试着采用连载的方式介绍一些新颖的治疗技术,推动针灸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这些疗法在杂志连载之后,极大地提高了普及推广使用率,推动这些技术更好、更快地发展。

    举办专题研讨会,提高基层针灸水平

    从1994年起,《中国针灸》杂志每年都举办一次学术会议,旨在“开拓针灸临床研究思路,倡导针灸临床规范,提高针灸临床治疗水平”的“全国针灸科研与临床研讨会”至今已经召开8届。

    尝试合作办刊,探讨针灸期刊国际发展有效途径
, 百拇医药
    为了适应针灸事业的国际发展,编辑部曾与英国英美针灸医学发展基金会合作,创办了英文版针灸杂志《针灸世界》(只在国外发行);与西班牙诺瓦萨恩公司合作,创办了《中国针灸》杂志西班牙文版Enner Qi(只在国外发行)等。这些合作虽然都比较短暂,但为国际上了解针灸打开了多个窗口。2009年,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为第一主办单位的英文杂志《世界针灸杂志》正式成为《中国针灸》的英文版,从此《中国针灸》的发展又有了新的目标。(作者系《中国针灸》杂志主编) (刘炜宏)

    

    别让针灸只在墙外香

    笔者一直以来都崇拜针灸,觉得挺神秘、也挺神奇。凭着对针灸的热爱,现在也在从事针灸方面的工作。针灸工作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快乐,同时也有许多的无奈。
, 百拇医药
    带来快乐,是因为很多时候不用吃药、输液,仅凭针灸的一些特色疗法,就能解除病痛;患者开心,自己也开心。无奈的是,针灸在综合医院(尤其是在基层单位)的地位是被动的、从属的,很多人不认为针灸是一种独立的治疗方法。

    但很多西医师甚至其他行业的人要出国留学,都要去突击学1~2个月的针灸,然后再出去求发展。看样子,像针灸这样很中国的东西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啊!要不怎么有那么多的国际友人来学习它,那么多的外国机构来研究她呢。

    还好,今天在文化素质较高的人群中,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大城市,针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与信任,想来将随着政府加大投入与保护而具有很美好的发展前景。我想,这也是所有针灸工作者最希望看到的。 (牛潘 湖南郴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 百拇医药
    人才梯队建设是针灸发展关键

    欣逢《中国针灸》30年庆,蓦然回首,这段时光里中医针灸医、教、研的方方面面都在这片珍爱的园地里展现着。她像百宝箱一样珍藏着广大针灸工作者的甜酸苦辣,一页页的文稿寄存着我们的血汗、成果、期待和拳拳之心。在跨入“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历史时刻,笔者就中医针灸人才梯队的建设谈几点感想,就教诸同仁。

    首先要培育针灸领军人物,确保队伍建设。竞争的本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形成一支针灸人才梯队难,培育领军人物更是难上加难的战略任务。眼下,不同层次教学基地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人才济济,但欠缺的是领军人物。欠缺一批在针灸业内能压阵,业务精专,德才兼备又善于沟通上下、联系各界的带头人。他们在社会上要站得住脚,能服务大众,为社会认可,又当敢怒敢言。他们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绝伦的手法,更重要的是当业内出现学术异化倾向(甚至自己否定自己)时,能为自己的专业把脉,辨证施治。
, 百拇医药
    领军人物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超群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强烈的敬业奉献精神,又有团结一班人同心干事的心胸。在学术上抓住传承的关键,同时又不断开拓创新,为针灸发展及民众保健做出更大的贡献。

    领军人物无法加工定制,是在医、教、研实践中形成的。行政部门、学术团体要有强烈的理念,有培育目标。业内人士也要有勇于争当领军人物的理念,“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其次,要建立一个人品优秀、团结协作的人才群体。人的优秀品质第一是善良,第二是聪明。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有益于人民的人。不能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也就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

    同时,团结是群体人品的集中表现。“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福建中医研究院胡翔龙研究员说:一个人的成功第一条是待人接物要好,要有能团结一班人一起工作的功夫;第二条才是本事大,没有大家的合作,单枪匹马做不成大事。在团结问题上,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年资高的同志负有更大的责任。原厦门市中医院院长、已故针灸名家陈应龙老前辈可算国家级的名人,20世纪80年代初接待泉州针灸界同仁时,站在门口一一握手欢迎,告辞时还是站在门口一一握手送别,为吾辈树立做人的典范。
, http://www.100md.com
    “穴不离经,经不舍穴”,个人和科室也是这么一种关系。进而言之,科室和省、市针灸学会也是这样的关系。集体取得荣誉,大家都分享;个人取得荣誉也为集体增添光彩。

    再次,年轻的同道要拥有自己擅长治疗的病种,并需付出巨大的努力。进一步说,有了针灸的临床特色还必须转化为优势;要有一群病人围着你转,更需不懈地奋斗。

    年轻医生一要瞄准学科前沿的动态,结合临床实际,按医疗市场的要求,选准突破口,用严谨科学的态度,选择攻关项目,大家都要有几手针灸绝技,高水平治好1~2个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病种,全科室的特色和优势就显示出来。

    二要密切联系临床实践,以病人为主体,把临床工作中过硬的手技或病种,用科研课题形式立项。通过严密的观察,得出的科学结论必将指导临床,提高疗效,扩大服务范围,开拓针灸学科的医疗市场。这是更高层次的特色和优势,我们必须也一定能做到。

    三是有计划地“请进来、派出去”,提高整体学术水平。通过学术交流,掌握信息,跟上形势,扬长避短,闯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张永树 福建泉州市中医院针灸科)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