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蔓延整个中国
钱不够多心里没底 变化太快生活茫然
“中国正在步入全民焦虑的时代”,近日,这样的报道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上。《人民日报》海外版9月13日指出,“不久前,上海一家心理研究机构通过对1000户城市家庭的问卷调查得出结论:快乐正悄然地离我们远去,而焦虑已成为现代人的心理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则指出,“近些年中国心理疾病呈高发态势,有专家认为这是一种公民焦虑症,中国正在进入全民焦虑的时代。”
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指出,焦虑不仅是心理病,也是一种社会病。它的弥漫让我们陷入了危机四伏的生活。
从“无名的担心”到“对未来的不安”
28岁的李莉是一家外企职员,独自一人生活在北京。虽然每天上班她都会穿得漂漂亮亮、妆容精致,然而脸上总会带着一点倦容,眼神和嘴角流露出些许不安。她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以前大家都说我心重,坐飞机的时候担心失事,走出家门担心门没锁好,领导点名发言会紧张害怕到手心冒汗,连打个电话联系客户都要准备上十几分钟,生怕对方态度不好。”李莉说,最近她觉得这种焦虑感越来越严重了,开车的时候,几乎在每个路口都要停下来反复确认是否安全;和不熟悉的人共进晚餐,让她觉得极不舒服。“严重的时候,会上气不接下气地喘,感觉心跳加快手足无措,而且这些症状每次都毫无预警地出现。”
, 百拇医药
“一切都会好的,不用太担心。”这是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吴昊最近常听到的一句劝说。他年过四十,父母身体不太好,妻子在家当全职太太,儿子刚刚上初中,一家老小的生活重担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为了让家里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他听信一个亲戚投资股票的小道消息,从手上仅有的50万现金里,拿出30万“杀”入股市。没想到,这支股票最近节节走低,让他每天一睁眼就觉得身上好像背负着千斤重的压力,大脑就像一台机器被卡住了一样,被“何时能解套”这一焦虑的念头掌控着。他烦恼着过去、担心着未来,此外什么也看不见……
李莉和吴昊的症状,多多少少都会出现在你或者周围人的生活里。《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调查曾显示,在中国,只有0.8%的人从来没有过焦虑。也就是说,我们的焦虑人口,已经接近100%。这种焦虑成为我们情感中的“破坏分子”,让我们变为“被不安的感觉追赶着生活的人”:担心房价上涨、担心职位不稳、担心成为剩男剩女、担心婚外情,担心老无所依……只是一点小小的怀疑,就假设了各种最坏的情况。
, http://www.100md.com
王国荣说,所有人的焦虑情绪从轻到重会分为4个层次,先是身体紧张,常觉得无法放松,习惯于眉头紧锁;然后爱出汗、眩晕、呼吸急促、老想去大小便,这是自主神经系统反应强烈造成的后果;之后就会对未来产生无名的担心,如担心工作和健康;最后发展到对周围环境的微妙变化和别人的言行都充满了警觉。与其他心理疾病相比,焦虑的特点在于它的复杂性,它影响着个人,也影响着社会。让人烦躁不安,降低个人工作、日常生活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同时也会降低整个社会的幸福感,强化了对未来的不安全感。
怕穷、怕变是焦虑的核心
从田园牧歌中悠闲地漫步,到车水马龙中狂摁喇叭催人快走,这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我们的心态如此的紧张焦虑?《中国青年报》引用歌手郑智化的歌描述人们在欲望与现实的夹缝中品尝的无奈与失落,也道出了焦虑的根源:“我的包袱很重,我的肩膀很痛,我扛着面子流浪在人群之中……我的欲望很多,我的薪水很少……是不是就这样平凡到老,我的日子一直是不坏不好。”
, http://www.100md.com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汤永隆认为,焦虑的产生是因为对可预计的、即将到来或发生的事有所担心,怕应付不了。王国荣将焦虑的原因更细致地归纳为:价值观念的多样化让人们对未来产生“不确定感”;成就感的缺乏,让人们感觉不到对自我的肯定;在社会高速转动的齿轮上奔跑,让人产生若不奋力向前,就可能被淘汰的担心。
王国荣指出,以下两种是现代社会中最核心,也是最应解决的焦虑原因。
对贫穷的恐惧。成绩不好怕考不上好大学、老了担心没人赡养没钱看病……这些焦虑的根源实际上就是对贫穷的恐惧。《2010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调查报告》指出:约1/5受访者认为自己比周围人穷,而且无论男女、不分年龄、不管收入高低,对贫穷的畏惧远超过对情感背叛、友谊和尊严丧失的畏惧。《环球时报》曾报道,国外有媒体认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拜金主义”国家;而《2009幸福指数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赚到钱才能“赚”到幸福。钱=幸福,这种唯一的价值评判标准让人们永远处于不满足的状态中,焦虑随之而来。
, 百拇医药
对变化的恐惧。刚工作担心买不上房、买了房担心还不上贷款、买早了担心房价会降、还没买担心房价会升,这些大大小小的变化成为了焦虑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变化意味着对未知事物的不可预期和不可控,由此产生的焦虑常常伴随着消极情绪。比如面对未知工作或挑战时,悲观地认为自己无力完成;对他人有较强的依赖性;做任何事之前都会想到最坏一面,从而惶惶不可终日。
别让焦虑成为“传染病”
一个人的焦虑可以通过心理调节来缓解,可一旦我们真地进入“全民焦虑”时代,就有必要反思社会对个人心理的影响。《人民日报》海外版指出:“据专家分析,目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超过3倍,行业收入差距超过10倍,地区之间的差距在2倍以上……这种不公正的财富分配亟待改变。”
对于个人来说,要想避开如瘟疫一样的焦虑传染,可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 http://www.100md.com
寻找有香味的东西。王国荣表示,淡淡的香味有安抚情绪的作用,比如薰衣草香可缓解焦虑。美国一项研究还证明,苹果香味能减轻焦虑、分散注意力,使颈部、头部肌肉变得松弛。
逼着自己“做决定”。对于那种由变化和未知引起的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逼着自己尽快做出决定。这能让自己更坚决一点,清楚地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将焦虑由负面转变为正面情绪。
默念“放松”10次。每当意识到自己陷入焦虑时,默念“放松”10—15次。这是世界备受尊敬的认知心理学家罗伯特·L·莱希博士教大家的方法。“放松”这个词会让身体得到一种信号,然后自然地松弛下来。
把担心的事说出来。萦绕在你内心、让你不断担心的事,往往是些可怕的预想,比如电梯是不是会坏、吃饭会不会吃到苍蝇等。解决的方法就是把它们说出来,并不断重复。任何可怕的事,只要重复足够长时间,都会变得枯燥。这一方法适用于生活中常被一些小焦虑困扰的人。
解除焦虑“四步法”。首先问自己:我担忧什么?我的恐惧有什么实质的内容吗?第二步针对事情做出认真分析,专注于找出解决方法,不放大情绪。第三步,运用自己的常识,辨别是否真地需要担心。第四步,如果无端焦虑,可以做一些你能够投入的、富有意义的事情。▲, 百拇医药(王月)
“中国正在步入全民焦虑的时代”,近日,这样的报道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上。《人民日报》海外版9月13日指出,“不久前,上海一家心理研究机构通过对1000户城市家庭的问卷调查得出结论:快乐正悄然地离我们远去,而焦虑已成为现代人的心理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则指出,“近些年中国心理疾病呈高发态势,有专家认为这是一种公民焦虑症,中国正在进入全民焦虑的时代。”
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指出,焦虑不仅是心理病,也是一种社会病。它的弥漫让我们陷入了危机四伏的生活。
从“无名的担心”到“对未来的不安”
28岁的李莉是一家外企职员,独自一人生活在北京。虽然每天上班她都会穿得漂漂亮亮、妆容精致,然而脸上总会带着一点倦容,眼神和嘴角流露出些许不安。她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以前大家都说我心重,坐飞机的时候担心失事,走出家门担心门没锁好,领导点名发言会紧张害怕到手心冒汗,连打个电话联系客户都要准备上十几分钟,生怕对方态度不好。”李莉说,最近她觉得这种焦虑感越来越严重了,开车的时候,几乎在每个路口都要停下来反复确认是否安全;和不熟悉的人共进晚餐,让她觉得极不舒服。“严重的时候,会上气不接下气地喘,感觉心跳加快手足无措,而且这些症状每次都毫无预警地出现。”
, 百拇医药
“一切都会好的,不用太担心。”这是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吴昊最近常听到的一句劝说。他年过四十,父母身体不太好,妻子在家当全职太太,儿子刚刚上初中,一家老小的生活重担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为了让家里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他听信一个亲戚投资股票的小道消息,从手上仅有的50万现金里,拿出30万“杀”入股市。没想到,这支股票最近节节走低,让他每天一睁眼就觉得身上好像背负着千斤重的压力,大脑就像一台机器被卡住了一样,被“何时能解套”这一焦虑的念头掌控着。他烦恼着过去、担心着未来,此外什么也看不见……
李莉和吴昊的症状,多多少少都会出现在你或者周围人的生活里。《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调查曾显示,在中国,只有0.8%的人从来没有过焦虑。也就是说,我们的焦虑人口,已经接近100%。这种焦虑成为我们情感中的“破坏分子”,让我们变为“被不安的感觉追赶着生活的人”:担心房价上涨、担心职位不稳、担心成为剩男剩女、担心婚外情,担心老无所依……只是一点小小的怀疑,就假设了各种最坏的情况。
, http://www.100md.com
王国荣说,所有人的焦虑情绪从轻到重会分为4个层次,先是身体紧张,常觉得无法放松,习惯于眉头紧锁;然后爱出汗、眩晕、呼吸急促、老想去大小便,这是自主神经系统反应强烈造成的后果;之后就会对未来产生无名的担心,如担心工作和健康;最后发展到对周围环境的微妙变化和别人的言行都充满了警觉。与其他心理疾病相比,焦虑的特点在于它的复杂性,它影响着个人,也影响着社会。让人烦躁不安,降低个人工作、日常生活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同时也会降低整个社会的幸福感,强化了对未来的不安全感。
怕穷、怕变是焦虑的核心
从田园牧歌中悠闲地漫步,到车水马龙中狂摁喇叭催人快走,这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我们的心态如此的紧张焦虑?《中国青年报》引用歌手郑智化的歌描述人们在欲望与现实的夹缝中品尝的无奈与失落,也道出了焦虑的根源:“我的包袱很重,我的肩膀很痛,我扛着面子流浪在人群之中……我的欲望很多,我的薪水很少……是不是就这样平凡到老,我的日子一直是不坏不好。”
, http://www.100md.com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汤永隆认为,焦虑的产生是因为对可预计的、即将到来或发生的事有所担心,怕应付不了。王国荣将焦虑的原因更细致地归纳为:价值观念的多样化让人们对未来产生“不确定感”;成就感的缺乏,让人们感觉不到对自我的肯定;在社会高速转动的齿轮上奔跑,让人产生若不奋力向前,就可能被淘汰的担心。
王国荣指出,以下两种是现代社会中最核心,也是最应解决的焦虑原因。
对贫穷的恐惧。成绩不好怕考不上好大学、老了担心没人赡养没钱看病……这些焦虑的根源实际上就是对贫穷的恐惧。《2010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调查报告》指出:约1/5受访者认为自己比周围人穷,而且无论男女、不分年龄、不管收入高低,对贫穷的畏惧远超过对情感背叛、友谊和尊严丧失的畏惧。《环球时报》曾报道,国外有媒体认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拜金主义”国家;而《2009幸福指数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赚到钱才能“赚”到幸福。钱=幸福,这种唯一的价值评判标准让人们永远处于不满足的状态中,焦虑随之而来。
, 百拇医药
对变化的恐惧。刚工作担心买不上房、买了房担心还不上贷款、买早了担心房价会降、还没买担心房价会升,这些大大小小的变化成为了焦虑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变化意味着对未知事物的不可预期和不可控,由此产生的焦虑常常伴随着消极情绪。比如面对未知工作或挑战时,悲观地认为自己无力完成;对他人有较强的依赖性;做任何事之前都会想到最坏一面,从而惶惶不可终日。
别让焦虑成为“传染病”
一个人的焦虑可以通过心理调节来缓解,可一旦我们真地进入“全民焦虑”时代,就有必要反思社会对个人心理的影响。《人民日报》海外版指出:“据专家分析,目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超过3倍,行业收入差距超过10倍,地区之间的差距在2倍以上……这种不公正的财富分配亟待改变。”
对于个人来说,要想避开如瘟疫一样的焦虑传染,可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 http://www.100md.com
寻找有香味的东西。王国荣表示,淡淡的香味有安抚情绪的作用,比如薰衣草香可缓解焦虑。美国一项研究还证明,苹果香味能减轻焦虑、分散注意力,使颈部、头部肌肉变得松弛。
逼着自己“做决定”。对于那种由变化和未知引起的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逼着自己尽快做出决定。这能让自己更坚决一点,清楚地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将焦虑由负面转变为正面情绪。
默念“放松”10次。每当意识到自己陷入焦虑时,默念“放松”10—15次。这是世界备受尊敬的认知心理学家罗伯特·L·莱希博士教大家的方法。“放松”这个词会让身体得到一种信号,然后自然地松弛下来。
把担心的事说出来。萦绕在你内心、让你不断担心的事,往往是些可怕的预想,比如电梯是不是会坏、吃饭会不会吃到苍蝇等。解决的方法就是把它们说出来,并不断重复。任何可怕的事,只要重复足够长时间,都会变得枯燥。这一方法适用于生活中常被一些小焦虑困扰的人。
解除焦虑“四步法”。首先问自己:我担忧什么?我的恐惧有什么实质的内容吗?第二步针对事情做出认真分析,专注于找出解决方法,不放大情绪。第三步,运用自己的常识,辨别是否真地需要担心。第四步,如果无端焦虑,可以做一些你能够投入的、富有意义的事情。▲, 百拇医药(王月)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精神内科 > 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