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新书评介
编号:12116423
读来随意总是真 ——读裘沛然先生《壶天散墨》有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30日 中国中医药报
     午夜一灯,晓窗千字。

    这是裘老年轻时读书的真实写照。

    裘老在自序中写道:“明窗万卷,午夜一灯,兴会所至,信笔漫记,虽是一鳞半爪,没有可贵的论述,却也复敝帚自珍。”裘老自谦本书无可贵论述,然在笔者看来,《壶天散墨》一书,正如其书名般,俯仰古今,直道心源,读来随意总是真。在悠闲的午后,一杯清茶,一本《壶天散墨》,无限惬意,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看似随意却讲究

    裘老的文字很有特色,并无艰涩之处,看似随意,却颇讲究。这种境界颇得中国画中写意画之精髓,一树一花一鸟,越是画面简单,却越讲究笔墨韵律,气韵生动,每一笔落笔深思熟虑,下笔犹有神。

    就拿每篇文章的标题来说,读之如诗般跳跃,朗朗上口,令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读书苦乐有乘除”,“瘦因吟过万山归”,“灯光雪影细论医”,“从来此事最难知”,“治病有法不囿法”……从中可见裘老国学之深厚功底,如音绕梁,三日不绝。
, http://www.100md.com
    而有的小标题亦很有趣:“一剂混沌汤”,“不肯低头拾卿相”,等等,让人读之意兴盎然,大有寻幽探景之趣。

    为学全在苦功夫

    裘老在“读书苦乐有乘除”一文中认为,读书乐趣的获得总有一番艰苦的历程,小苦则小乐,大苦则大乐。痛并快乐着。这点我颇为赞同。如果不费脑子读书,则如猪八戒吞人参果,读时快乐,读完没有印象,亦没有收获,只是一时消遣罢了。现在很多新兴的网络小说,热门小说,读之者甚众,然读过能否如钱钟书的《围城》、巴金的《家》等老一辈国学大家所写的小说那样发人深省,尚值得商榷。

    记得裘老在“程门雪先生胜事补记”中虚心求教程门雪先生积学满腹的由来:书非借不能读也。因为借他人的书,必须如期归还,故一书到手,总是全神贯注穷日继夜地锲而不舍,在限期内要认真读完,方可轮番借阅,就这样借而读,读而借,使程老在学问上增进颇多。可见,想要钻研任何学问,首先便要下苦功夫。
, 百拇医药
    当然,也要注意学习的方法。裘老亦在“读医点滴”中提到了这一点,中医书籍,古籍颇多,初学者往往容易翻之几页便觉词义古奥而轻易放弃。裘老认为可以先从读作者传记入手,从而可以探知作者的医技特长所在。并多看书录解题,阅读序跋和目录,并精读原著,掌握其书的特点。

    裘老并不是泛泛而谈,他在“《伤寒论》研究”一文中提到了自己学习《伤寒论》的方法。在学习《伤寒论》时,他也走过一番弯路,之前只泛览各家注疏之说,对伤寒论的精髓没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改变了学习方法后,专读白文,用仲景之言,解仲景之意,从而否定了自己对《伤寒论》错误的认识,提出了研究《伤寒论》的系统分类、证候排比、方药对勘这三种比较扼要的方法。这三种方法也是目前《伤寒论》研究的最主要的三种方法。

    尽信书不如无书

    埋头苦读固是必要,然有时需要反思,尽信书不如无书,一方面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验证,另一方面要在不断否定自己中前进。
, http://www.100md.com
    裘老也曾经有过“治病3年,天下无可读之书”的年代,临床疗效不显后,开始怀疑古代方书,药籍及医案医话中所载内容的真实性问题,在认真学习西医学并通过临床实践观察后,发现西医分析病因病理固然条理井然,诊断仪器先进,然许多疾病西医治病还是效果不显。程门雪、夏应堂、王仲奇先生屡起西医治不好的沉疴,使裘老猛然醒悟,自己看不好病,是自己没有学习好,不是中医没办法,又返回到认真学习中医的正轨上来。裘老用朴实的语言毫无顾忌地剖析自己的学医之路,告诉大家他也曾在学医路上走过弯路,中国医学确实蕴藏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要虚心学习,万不可武断、臆测,更坚定了后人学习中医之路的信心,读之令人钦佩。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裘老认为读书贵在思考,学而不思,生搬硬套,往往难以取效。如“直自金元错到今”一文中对升麻的功用提出了质疑,张洁古与李东垣都认为升麻有生举阳气的作用,连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随波逐流,不能免俗。裘老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与临床观察中,认为升麻解毒、清热、凉血的作用是确切的,从来没有所谓“升提太过而致喘满”的现象发生。他认为关键在于思考,不要盲目崇信医学大家。
, 百拇医药
    从来此事最难知

    书中还涉及到许多学术方面的探讨,集中于伤寒与温病以及经络的探讨。篇幅虽不大却字字珠玑,从这些文章可见,裘老对于伤寒温病以及经络的认识是达到非常深入的一个境界的。

    如他对《伤寒论》六经的认识,认为伤寒中的六经是有经络脏腑实质的,是《内经》十二经脉病候的充实与发展。这与刘渡舟认为的“六经不能离开脏腑经络”不谋而合。

    又如他对十二经脉病候中是动与所生病的认识,认为“是动”是从经气发生病理变化方面来说,“所生病”是从经脉和腧穴所主治的病症方面来说。这又与陆瘦燕认为的“是动”为脉气变动失常,“所生病”不但是十二经脉所有,其他器官或组织所发生的病理变化,都可以理解为该器官或组织所生病相符。

    国医大师裘沛然是我国著名的中医理论家、临床家。他著作等身,主持编写40余部学术著作。《壶天散墨》是其重要的代表作,以上仅为笔者的管窥之见,读书之余信手写来,与喜爱中医的同道们共享。, http://www.100md.com(陈玲玲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第一届国医大师 > 裘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