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116237
质疑几味中药的名称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白豆蔻

    2005年、2010年版《中国药典》载白豆蔻为“豆蔻”,大学《中药学》7版教材也云“豆蔻”,作者认为欠妥。以豆蔻命名的药物并不只有此一味,而有白豆蔻,红豆蔻,草豆蔻,肉豆蔻,《中国药典》、大学教材独云豆蔻就是白豆蔻是不严肃的,因为这极易引起用药方面的分歧,而古人讲的“豆蔻年华”中的豆蔻并不是单指白豆蔻。为了准确用药,此药应该称白豆蔻或白蔻仁。在古代本草书中也多用白豆蔻这一名称。《本草纲目》中用的是“白豆蔻”的名称,并对药物的别名专门设有“释名”,也没有“豆蔻”这一名称。

    宋代以前的本草书中白豆蔻、草豆蔻并不细分,《开宝本草》分列二药,但苏颂的《图经本草·果部·卷16》有“豆蔻,即草豆蔻也”一说,在草部·卷7有白豆蔻,显然这里的豆蔻、白豆蔻是两味不同的药物。尚志钧先生辑校本《海药本草》中的“豆蔻”在注释中也引用了苏颂《图经本草》的说法“豆蔻,即草豆蔻也。”《本草纲目·卷14》中的“豆蔻”有认为是“草果“(见刘衡如点校本831页),但实际上李时珍在表述该药物时将草豆蔻、草果混在一起论述,如“豆蔻”条下,引用寇宗奭、朱震亨用的是“草豆蔻”,而李时珍的论述指的又是“草果”。《本草纲目·卷14·豆蔻》所收载附方9个,其中用“草豆蔻”名称者有2个,用“草果”名称者6个,用“豆蔻”名称者1个,而《本草纲目》中并未草豆蔻的记载。由此说来,将白豆蔻以“豆蔻”名称记载于带有法律性,权威性的《中国药典》中是不妥的。这样一来,关于豆蔻到底是何药就有3种意见:①豆蔻指的是草豆蔻,即苏颂的《图经本草》。②指的是草果,见《本草纲目》刘衡如点校本831页。③豆蔻指的是白豆蔻,见2005年、2010年版《中国药典》以及7版中药学教材。所以,将“豆蔻”特指白豆蔻是不妥的,尤其是作为药典不能这样记载。为了安全用药,按照现在临床应用来看,应书写药物全名,即分别是白豆蔻(或白蔻仁)、草豆蔻、草果。
, http://www.100md.com
    地黄

    《本草纲目·卷16》载“地黄”包括干地黄、生地黄、熟地黄。李时珍云:“《本经》所谓干地黄者,乃阴干、日干、火干者,故又云生者尤良。《别录》复云生地黄者,乃新掘鲜者,故其性大寒。其熟地黄乃后人复蒸晒者。诸家本草皆指干地黄为熟地黄,虽主治证同,而凉血补血之功稍异,故今别出熟地黄一条于下。”(《本草纲目·卷16·地黄·生地黄》)

    地黄以产于河南怀庆者为佳,又名怀地黄。古怀庆是指河南新乡、焦作一带(旧时怀庆府),品质最优,产量最大。①干地黄:李时珍云“《本经》所谓干地黄者,即生地黄之干者也。”也就是现在临床常用的干生地,其采集后,将其晒干而入药。②生地黄:根据李时珍的记载,“《别录》复云生地黄者,乃新掘鲜者,故其性大寒。”就是现在所云的鲜地黄。③熟地黄:雷敩云:“采生地黄去皮,瓷锅上柳木甑蒸之,摊令气歇,拌酒再蒸,又出令干。勿犯铜铁器,令人肾消并发白,男损营,女损卫也。”李时珍云“近时造法:拣取沉水肥大者,以好酒入缩砂仁末在内,拌匀,柳木甑于瓦锅内蒸令气透,晾干。再以砂仁酒拌蒸晾。如此九蒸九晾乃止。盖地黄性泥,得砂仁之香而窜,合和五脏冲和之气,归宿丹田故也。今市中惟以酒煮熟售者,不可用。”也就是说,熟地黄是生地黄经过反复蒸晒后而成的。
, 百拇医药
    上述三种地黄,生地黄简称生地,现在处方用名生地、生地黄、干地黄、怀生地,药房付给的是干生地。若根茎肥大体重者,品质较优,称大生地。若药材个体细小如根者,品质稍次,又称小生地,细生地。《本草纲目》中生地黄指的是鲜生地(鲜地黄),临床若用鲜品时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商品以块根肥大,味甜者为佳,与目前临床所用生地黄药房付给的生地黄不同。鲜生地作用与干地黄相似,滋阴之力稍逊,但清热生津之力较强。熟地黄则以补血为佳。

    2010年的《中国药典》、《中药学》大学七版教材独云“地黄”为生地黄,显然《中国药典》、大学教材的编者并未读《本草纲目》。作者认为这是人为制造混乱,应分别书写生地黄、熟地黄、鲜地黄的名称为妥。

    蚤休

    《神农本草经·下品》称其为蚤休,并以其为正名。又因植物形态特点,名七叶一枝花。《本草纲目·卷17》、《中药学》6版以前的大学教材也均使用“蚤休”为正名,《本草纲目》中对于蚤休并无重楼的别名。而2005年、2010年版《中国药典》、7版《中药学》大学教材用“重楼”作为正名,这是不恰当的。以重楼为名称的中药并不只有蚤休一药,考《中药大辞典》(江苏新医学院,1979年7月)载重楼,为百合科植物具柄王孙的根茎(见1687页),另有蚤休的异名有重楼(见1748页),拳参的药材名称亦名重楼(见1960页),黄精的异名亦名重楼(见2042页)。
, 百拇医药
    《中国药典》不使用传统名称“蚤休”,而使用带有分歧、争议的“重楼“这一名称,是很不严肃的。尤其是拳参的别名也称为重楼,二者在药材形式上很相似,也很容易混淆。为了和拳参(紫参)进行区别,根据药材的颜色特点,现将《神农本草经》中所载的蚤休又称白蚤休,将拳参又称为红蚤休。《中国药典》将七叶一枝花以重楼为正名,既与传统本草书籍所载名称不符,也更容易导致用药混乱,所以笔者认为,对于七叶一枝花应回归传统名称,使用蚤休或白蚤休,不宜用“重楼”这一名称。

    荜茇

    李时珍《本草纲目·荜茇·释名》云“荜拨。时珍曰:荜拨当作荜茇,出《南方草木状》,番语也。陈藏器《本草》作毕勃,《扶南传》作逼拨,《大明会典》作毕 。又段成式《酉阳杂俎》云:摩伽陀国呼为荜拨梨,拂林国呼为阿梨诃陀。”也就是说,李时珍认为这二字的书写应为“荜茇”,但其并未为二字注音。

    《本草纲目》引用《新修本草》的记载,云“荜拨,生波斯国。丛生,茎叶似蒟酱,其子紧细。味辛烈于蒟酱,胡人将来,入食味用也。”(注:考尚志钧先生辑复本《新修本草》未见荜茇记载),《本草纲目》云荜茇首载于宋代《开宝本草》。唐代的博物学专著《酉阳杂俎》是宰相段文昌的儿子段成式的作品,段成式结识了了很多外国人,通过外国节度使节,僧侣和外商获得了丰富的伊斯兰医药知识,其《酉阳杂俎》记下的数十种动物植物的药名,对性状描述的很具体。李时珍也引用了《酉阳杂俎》的内容。《酉阳杂俎·卷18·广动植之三》云“荜拨,出摩伽陀国,呼为荜拨梨,拂林国呼为阿梨诃咃(tuō)。苗长三四尺,茎细如箸。叶似戢叶。子似桑椹,八月采。”在《本草纲目》之前的诸多本草书中用的都是“荜拨”。
, 百拇医药
    尚志钧先生所辑《海药本草·草部·卷2》载:“荜 按徐表《南州记》,本出南海,长一指,赤褐色为上。复有荜拨,短小黑,味不堪。舶上者味辛,温。又主老冷心痛,水泻,虚痢,呕逆,醋心,产后泄痢,与阿魏和合良,亦滋食味。得诃子、人参、桂心、干姜,治脏腑虚冷,肠鸣泄痢神效。”《海药本草》是记述外来药物中最为突出的专著,而且李珣也原本不是汉族人,据考证,他出生于四川梓州(今四川三台县),为波斯商贾李苏沙的后裔。他一家专门做香药生意,所以他对诸班胡药的性状炮制和功能主治的记载,有很深的根底。

    宋·《图经本草·卷7》云:“荜拨,出波斯国,今岭南有之。多生竹林内,正月发苗,作丛,高三、四尺,其茎如筯(zhù),叶青圆,阔二、三寸,如桑,面光而厚。三月开花,白色在表。七月结子,如小指大,长二寸已来,青黑色,类椹子。九月收采,灰杀。暴干,南人爱其辛香,或取叶生茹之。”《本草纲目》云:“段成式言青州防风子可乱荜茇,盖亦不然。荜茇气味正如胡椒,其形长一二寸,防风子圆如胡荽子,大不相侔也。”显然段成式原文写的是“荜拨”,若繁体字应为“荜撥”,而在这里李时珍横空出世,将其写出“荜茇”
, 百拇医药
    这里要说明的是,古代的“拨”字的书写为“撥”,音bō,一般不会误写成拔河的拔,所以写错字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也不会从“撥”到“拔”演变成“茇”。所以作者个人认为荜撥,是到《本草纲目》变化成“荜茇”的,茇虽然是古字,读成bá,但是音和意与最早的翻译过来已经大相径庭了。

    现在的各种辞典类书籍,如《现代汉语词典》、《辞海》对“茇”的注音为“bá”,并无“bo”读音,而7版《中药学》大学教材,张廷模主编之七年制规划教材《临床中药学》,2005年、2010年版《中国药典》将其注音为“bo”,没有根据。

    综上所述,作者个人认为,李时珍错误地用了“荜茇”的名称,以至于目前对于此名称的读音和书写不统一。现在对“荜拨”药名要回归,如果读bìbō,应该书写“荜拨“为妥。, 百拇医药(王绪前 湖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