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391011
浅析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5日
     [摘 要]大学阶段的人格培养是大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应注重大学生健康、健全人格的培养。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内涵的分析,旨在得出健康人格的培养方式及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人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8-0197-03

    大学阶段是人格形成与确定的又一关键期,对大学生而言,大学是他们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集训营,以后人格发展的许多问题都取决于这一时期的发展状况。“德才兼备,德为先”要求大学德育把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通过人格教育使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信念,促进良性道德素质的形成,有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人格的塑造,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

    1 健全人格的培养
, http://www.100md.com
    人格培养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健全人格的培养,需整合德育内容,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充分促进人格的发展与成熟。以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入手,实现德育过程中真正的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是大学生人格构建的关键。

    1.1 健全人格的内涵

    人格是一个内涵较为丰富、应用比较广泛的概念,不同学科使用的人格概念虽然有相当的关联,但无论其内涵与外延都有其互为区别的特定指向。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诠释人格的定义,是指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并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而对健全人格的理解受人性观、价值取向及方法论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例如,马斯洛认为健康健全人格的人应为自我实现的人,而奥尔波特则认为是一个成熟的人,一个充分发挥机能的人等。本文认为健全人格者首先要有客观的自我认识和积极的自我态度。体现在三方面:①有自我认识且这种认识是全面的、丰富的;②不歪曲自己的特性,即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自己的长处和短处;③能够经常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感受到什么,并知道行为、体验缘何而起。积极的自我态度与自我认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二者结合到同一个体身上则表现为:“尽管认识到自己有长有短、有好有坏,但仍然从总体上认可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抱有希望” 的态度。
, 百拇医药
    其次,人格健全的人有客观的社会知觉和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人格健全者应能准确地从别人的言语、行为中体察别人的思想、愿望和感受,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而且自己对别人的了解是建立在事实根据上的而不是主观臆测。此外,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特征和人际交往技能应有助于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

    再次,健康人格者有生活的热情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应有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热爱生活,有投身于工作事业和家庭的热情。同时要具有与自己年龄相适应的生活能力。

    最后,健康人格个性结构具有协调性。人格健全者应具有与社会发展要求相符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个性倾向的各部分(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之间应该能保持一种动态的协调、平衡。而且自己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之间也应该有协调性。

    这些特征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形成健康、健全人格。
, 百拇医药
    此外,人格与人的先天禀赋密切相关,但更与后天的生活环境、习性养成和教育密切相关,因此人格实际上是共性的人类文化和个性的心理特征的统一。人格的养成是个人健康、全面、协调成长的标志。大学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全面发展的人的基础是一个有一定人格特质的生命个体。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的过程就是人格的塑造过程。塑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首先要塑造健康的人格。所以说大学德育的重心就是塑造教育主体健全、健康的人格。

    1.2 大学生健全、健康人格的界定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过程是与心理发展趋向成熟并行的。一般来说,学校教育所培养的健全人格的内涵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能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就是对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做人应具有的基本精神的价值判断,其中道德价值判断是做人的基本标准。大学德育的任务就是促进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②倾善之智慧、向善之情感、行善之意志。人性中的善端是人类文明长期进化的结果,是人之所以高尚的特殊标识。善良天性包括同情、怜悯、良心、慈善、亲情、仁爱等。德育的目的就是播撒善的种子,培养人性中的善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使个体形成倾善之智慧、向善之情感、行善之意志。③心理倾向适当。一般来讲,外向的心理倾向易于接受新事物,但也存在思想观念易于波动变化的问题;内向的心理倾向易于稳定和求同,但却存在僵化和不易灵活变通的缺点。良好的心理倾向应当是个体认识并努力在二者之间寻求一种“中和”的状态。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气质和自主能力,并把这种气质能力与遵从社会规范、服从公共权威的“服从”意志结合起来,学会坚持,也要懂得妥协。④既要尊重他人,也要尊重自己。这是基本人际态度的要求,对于养成人的道德行为和思想意识影响极大。一般情况下,应当以教育和养成人的和谐习性为人格培养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点,就要帮助大学生努力克服不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观”以及片面的“竞争意识”,消除大学生的自我中心主义,努力使他们达到做一个高尚的人、奉献的人的境界。⑤发扬协作精神、学会合作。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所以必须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协作意识,善于协调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 百拇医药
    在大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结构中,以上五个方面相互融会贯通,共同构成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2 人格教育的建构

    人格教育应以人格心理结构为基础。人格心理结构包括:自我意识、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其中自我意识是人格形成的中心,人格倾向性是人格形成的重要动力,人格心理特征是人格形成的稳定器。

    人格教育应从人格发展顺序的不同层面来进行。首先,对个体进行自我意识教育。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及周围世界关系的认知。没有自我意识,便没有人格。自我意识教育第一是教育学生正确认知自我,“我是谁”;第二是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接纳自我的态度,建立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情感体验,提升社会责任感和自我价值感,最终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调控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独立性、自觉性、自律性、坚定性等意志品质。

    其次,从深层结构进行教育。需要、动机、认知、情绪、意志倾向等构成了人格的深层结构,其中需要是个性的基本动力成分,它使人产生活动的内驱力。因此人格深层次结构教育首先是使学生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以需要为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知、情、意等其他成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与行为动机,使学生对人、对事有正确的认识,能根据环境变化调节自己的情绪,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和抗挫力。总之,使深层结构整体协同发展。

    再次,表层结构教育。表层结构教育包括对理想、信念的培养,价值观的教育以及精神面貌的塑造。其中价值观教育是基础,价值观反映了个体对现实生活的态度,调节和支配人的决策和行为,是人的理想、道德规范的内在依据,是人的个性倾向性的核心;精神面貌是人格心理、意志、情感、能力、气质等综合表现,因此精神面貌塑造是人格教育的最高目标。表层结构教育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并能按正确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使学生具有朝气蓬勃、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独立创新和实现自我的价值追求。, 百拇医药(黄彦华)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