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菌藻类 > 茯苓
编号:12212338
保健抗衰话茯苓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20日 中国医药报 2011.10.20
     过去,老北京人送礼有几样经典食品:壁枣、果脯和茯苓夹饼。茯苓夹饼是以茯苓为主要原料,以砂糖、桂花等做馅,用糯米包裹制成的雪白薄饼。探亲访友时提上几盒,颇受欢迎。

    茯苓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药,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以球形、扁圆形或不规则的块状寄生于松树根部的土壤中,大小不一,重量从几两到数十斤以上。茯苓主产于安徽、湖南、湖北、云南、四川等地,以云南产者为佳,故有云茯苓之称。茯苓现已可以人工栽培,多采取纯菌丝菌种新法生产。

    茯苓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认为“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宋黄庭坚在《鹧鸪天》中说:“汤泛水,一坐春,长松林下得灵根。吉祥老子亲拈出,个个都成百岁人。”李时珍认为,茯苓是多年生长的松根神灵之气隐伏、郁结形成的。所以《史记·龟策传》又称茯苓为“伏灵”——隐伏的神灵之气。

    我国历来都将古松、仙鹤视为健康、长寿的象征,那么服用由古松之精化生而来的茯苓延年益寿,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了。

    自《神农本草经》以来,古代医家一直将茯苓视为滋补中药。认为其具有保健、益智、抗衰老的作用,并对茯苓的各种传说深信不疑。

    唐代大医家孙思邈的《枕中记》记载:久服茯苓,百病一百日后消除,二百日后不需睡眠,二年后可驱鬼神。葛洪《抱朴子》载:有一名叫任子季的人,服用茯苓18年,仙女到人间服侍他,并能使他时隐时现。同时他不需进食谷物,但面部及体表肌肤如同玉石般润泽。

    这些故事虽然神奇、荒诞,但反映出古代医家非常强调茯苓轻身健体、益气延年的功能,并把它视为仙药。

    茯苓不仅延年益寿、抗衰老,更有渗湿利水、补脾利水、通利小便的功效,所以又被历代医家称为除湿邪之圣药,至今在临床上普遍使用。

    《神农本草经》说其“利小便”;《本草经集注》记载,“治淋沥,水肿淋结”;《药品化义》认为茯苓“最为利水渗湿要药”。

    临床上运用茯苓祛湿利水来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的方剂很多。医圣张仲景多用茯苓通利小便,如茯苓与猪苓、泽泻、白术、桂枝配伍的“五苓散”治疗湿热、小便不利、水肿;与半夏、生姜3味组成的“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心下痞满、膈间有水;与防己、黄芪、桂枝、甘草组成“防己茯苓汤”治疗水气在四肢、皮肤者;茯苓与椒目合用治疗水肿、尿涩,等等。

    此外,茯苓可健脾和中,宁心安神,其味甘、淡,药性平和,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可扶正,又可祛邪。临床上治疗脾虚少食、泄泻等证,多用“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均配伍茯苓。心脾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多配酸枣仁、远志、龙眼肉等安神药,如“归脾汤”。享誉国内外的北京茯苓夹饼、云南高级饮料去渣茶精都是以茯苓作为主要原料。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茯苓有利尿作用,还可镇静,降血糖,以现代方法支持了古代医家的理论。, 百拇医药(王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