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访谈
编号:12217338
开启白血病“高效微毒”治疗之门 ——解放军307医院血液科主任艾辉胜谈微移植技术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26日 中国医药报 2011.10.26
     ——解放军307医院血液科主任艾辉胜谈微移植技术

    □ 本报记者 白 毅

    在日前进行的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中,解放军307医院血液科主任艾辉胜教授主持的“微移植提高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及避免GVHD”的课题,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作为我国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ST)的创始人,从挑战经典的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ST),再到另辟蹊径探索微移植,十余年来,艾辉胜领导他的研究团队在治疗白血病等血液肿瘤疾病的道路上进行着不断的探索。近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从AST(大移植)到NST(小移植),再到微移植,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不断进展和成熟,白血病患者有望获得高效低毒的治疗,大大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从“大”到“小”——不断优化

    艾辉胜介绍,众所周知,对于白血病等血液肿瘤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惟一的治愈手段。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源自32年前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获得者Thomas教授研究成果的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ST),即我们所说的传统移植模式(大移植)日趋成熟。这一方案是对患者的淋巴系统和骨髓系统彻底清除,最大限度地杀灭这两个系统的癌细胞,然后再将供者健康的干细胞移植入患者体内。AST采用大剂量放、化疗预处理,以尽可能彻底清除和杀灭受者的免疫和造血系统,使供体细胞稳定植入并发挥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或抗肿瘤(GVT)效应,从而杀灭或替代肿瘤或异常细胞。虽然这一方案作为经典已被临床广泛认可,但仍受很多因素制约,如移植成功率低(55%),移植条件要求严格(适用于45岁以下、身体条件好的患者),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等。特别是这种方法需在移植前对患者实施几乎是致死剂量的放化疗,患者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往往也同时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对患者机体损伤很大。“它是一种高效高毒的治疗方案。”艾辉胜表示。
, 百拇医药
    上世纪90年代末,伴随移植学和免疫学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进展,以色列Slavin教授和美国Storb教授等在AST基础上提出新的移植治疗模式,即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ST),也就是小移植。艾辉胜谈到,与AST不同,NST更强调对受者的免疫系统和恶性细胞进行彻底清除以及移植前后的免疫治疗,但并不要求彻底清除受者的髓系统,即NST强调淋巴系统全清除而髓系统部分清除。“这一预处理理念与AST强调淋巴系统和髓系统的全清除是不同的。”作为我国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第一人,艾辉胜领导其研究团队自1998年开始摸索,解决了AST毒性高、费用高、要求条件高、并发症多等问题。患者在术前不需做放疗,只需做轻度的化疗和免疫治疗,就可保障供者的干细胞顺利植入并成活,从而大大保护了患者正常的组织和器官。艾辉胜表示:“由于这一优化达到了‘高效减毒’的目的,接受移植的患者不再过多地受年龄及身体等情况的限制,年龄最高达75岁,体弱多病,肝、肾、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亦可进行。”目前,我国非清髓移植协作组已完成近千例NST(307医院占一半),疗效达国际先进水平。
, http://www.100md.com
    从“小”到“微”——理念革命

    攻克了从高效高毒到高效减毒的难关,能不能继续做到高效微毒?因为NST仍然需要进行预处理,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移植的毒性和并发症只是大大减少了,但仍相当明显。艾辉胜的研究团队开始向另一个阵地发起进攻:从2004年开始对老年白血病进行系统的“微移植”试验和临床研究。微移植与传统的清髓移植(大移植)和非清髓移植(小移植)完全不同,它只要求尽可能地杀灭白血病或肿瘤细胞,而勿需对受者进行免疫抑制治疗,也不需要进行GVHD预防,它通过体外改造和增效供体的细胞并在患者体内形成供体微嵌合体,诱导和激发特异抗白血病效应,从而治愈疾病。因此,微移植既具备传统移植抗白血病作用强、造血恢复快的优点,又巧妙避免了GVHD等传统移植难题,并发症轻微,为白血病等血液肿瘤提供了新的更加安全高效的临床治疗手段。研究结果显示,58例年龄在60~80岁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微移植治疗后,其白细胞和血小板较单纯化疗组提前恢复7~10天,严重感染率降到26.7%,完全缓解率达到80%,2年白血病存活率提高38.9%。微移植后患者形成供者细胞微量嵌合体,而且全部病例均未见GVHD等移植相关并发症。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外所有老年白血病研究治疗中的最好结果。“微移植不受患者年龄和配型限制,小到儿童和青年,大到60~80岁以上的老人,家族或无关不相合供者均可接受这种治疗。而且,移植费用也可大大降低。毋庸置疑,微移植是今后移植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艾辉胜表示。
, 百拇医药
    迄今为止,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研究经历了因技术不成熟导致无法成功实施移植、加大预处理强度的清髓性移植以及减低预处理强度的非清髓性移植等不同发展阶段。艾辉胜强调,随着人们对移植认识的大大提高,未来研究人员需在清髓性移植和非清髓性移植的基础上,探索并发展毒副作用更低、疗效更好、花费更少且更安全可靠的新理念和新治疗模式,而微移植就是很有前景的一个方向。

    延伸阅读

    艾辉胜团队在微移植方面进行的探索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题为《半相合造血干细胞输注改善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疗效》的学术论文今年发表在全球顶级血液杂志《血液》(《Blood》)上后,国内外血液界反响强烈,并给予高度评价。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Mattiuzzi和Lichtiger教授称赞该研究为“新的更安全有效的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手段,为白血病和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路径”;英国皇家医院血液科SMackinnon和Chakraverty教授认为,该研究是在“最困难的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研究进展,开启了另一扇白血病治愈之门”。日前,该论文入选2011年F1000“全球最具科学价值的生物和医学论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