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逸趣
编号:12396859
“乱七八糟”源战乱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26日 老年日报
     成语“乱七八糟”,是形容极端混乱、毫无条理和秩序。

    通常,人们爱从字面上的“乱”和“糟”来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按字典的解释,“乱”是“没有秩序,没有条理”之意;“糟”,本指“做酒剩下的渣子”,后来也常指“把事情办坏”。其实,“乱七八糟“来源于历史上两个很重要的典故,它和战乱有很大关系。

    “乱七”,指的是发生在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汉初,刘邦为了巩固皇权,在铲除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又分封了一批刘姓子弟为王。但是,随着诸侯王的势力不断扩大,到汉景帝时诸王势力越来越大,严重地威胁着汉王朝的中央政权。汉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下令在众同姓王中推行“削藩”的政策,激起诸王的强烈反对。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结果是汉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率兵征讨,取得了胜利。

    “八糟”,指晋朝皇室内宫争权夺利的“八王之乱”。西晋初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后,把皇室子弟分别封为诸侯王。司马炎死后,继位的惠帝司马衷为人庸愚弱智,朝政大权落入他外祖父杨骏的手里。这引起司马炎的妻子贾后的不满,她便暗中用计,杀掉了杨骏及其同党。后来,为独霸朝野,贾后又将皇太子司马遹废为庶人后毒死。赵王伦趁机发动兵变,进攻洛阳。先后参与这场乱事的共有八个同姓王,因而被形象地称为“八糟”。

    后人把“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这两个历史事件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乱七八糟”这个成语。

    ■梁文俊,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