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建筑改造实践(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日
引言
建筑改造项目在目前的建筑市场上,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由于改造项目在设计上存在诸多限定和不确定性,设计时面对的困难和阻力远比新建建筑大得多,在进行创作时,如何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是项目设计之初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次改造的项目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旧病房楼。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旧病房楼是国家“七五计划”重点工程,始建于1984年,1988年竣工,1991年正式投入使用,距本次改造设计16年。项目启动前对此工程进行医疗流程和结构安全性评估,发现建筑从使用功能格局,流线组织以及各种设施的配备上均已不能满足当前人民医院的使用要求,改造迫在眉睫。
改造平面
1总平面设计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旧病房楼位于整个院区北部,新病房楼南侧。在新病房楼并未启用时,进入旧病房楼的主要人流是从建筑南侧,新病房楼落成使用后,与旧病房楼以连廊相通,形成一个整体病房楼,病人出入院手续办理等功能安置在新病房楼的首层大厅。对于旧病房楼的总平面图流线设计来讲,主要病患及探视人流已从旧病房楼南侧转为新病房楼西侧了,首层南侧出入口保留作为辅助疏散口,南侧出入口也作为整个病新旧房楼的医护人员主要出入口。在此基础上,考虑旧病房楼各个科室使用的具体要求,在首层东西两侧端部也设置了辅助疏散口。同时按照院方要求,在旧病房楼北侧设置妇科检查的独立入口。
, 百拇医药
2楼层平面设计
旧病房楼改造前的平面中是没实现医患分流和洁污分流的,实际使用时,走廊上医护人员、病患人员、患者家属混杂在一起,杂乱无章:洁品和污物流线混在一起,物品运输时,要在走廊中相互交错避让,不能满足卫生防疫要求:楼层卫生间是医护人员、病患和家属共用的,现场卫生条件无法保证。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医护区,医护人员的办公室和更衣室门前有病患和家属从容穿行,无法对医护人员及病患的隐私进行保护,也毫无洁净度可言。最亟待改造的还有病房楼内的三个天井,三个天井从首层贯通至顶层,楼层问的气体、液体、固体在天井中相互流通着,这为传染病流行提供了“良好的”交叉感染环境。人民医院院长针对这种现状在谈起非典时期的感染控制时,用他的话说“我们是吃过亏的!”
本次楼层平面设计时,针对改造项目和医疗建筑的特点,设计时立足于院区现状,在满足医护使用人员诉求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医院建设的先进设计理念、在平面布局中合理划分医患分区,明确各类人员的流线,切实提升病房的护理环境,力争创造一个功能合理、设施完备的医疗住院系统。
, 百拇医药
医疗建筑设计十分复杂,其中在方案阶段设计人员一个主要的工作量是跟各个科室的使用者明确使用要求,这是一个漫长而又繁杂的工作。由于医院的不同科室(尤其是ICU、骨髓移植、产房、特殊治疗室、睡眠监测、配液等特殊科室)对于医疗流程的要求大不相同,水房间或机房的上下对位几乎无法实现,给设计带来很大困扰,不过技术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但是在医院病房楼改造项目中,对于迁就与新病房楼的功能楼层布局而限制科室的楼层功能分区,无法将功能近似的科室集中布置这些几乎无法调节的矛盾才是问题的难点。经过三个月的时间,协调各个科室的使用诉求,尽一切可能满足使用方的要求,最终将此事“摆平”。
3楼层功能分区
改造原则及措施
明确区分医护区与病患区,最大限度避免流线交叉,合理组织人流。改造现状楼内天井,将其中两个天井改造成污物电梯,结合污物间形成专属污物通道,有效实现洁污分流。
, 百拇医药
公共部分:将楼内原有的两大一小三个天井封堵,避免病房楼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医护部分:将平面北侧走廊定义为医护走廊,与公共区及病患走廊以门相隔,并设置门禁系统,保护了医护人员的隐私与安全。
病房部分
对住院楼内病房进行重新设计,将其南侧外墙外移至原阳台外皮处,扩大病房可使用面积,并在每间病房内加设供病房独立使用的卫生间。同时原楼层公共卫生间专供医患家属使用。
4改造后各主要楼层建筑使用功能
首层:西侧为儿科病房,共26床;普通儿童病房14床:新生儿病房共10床,(其中新生儿监护病房3床,新生儿隔离病房1床):东侧为产前诊断及标准病区设计,共17床。各病区配置独立的医护用房及相应的备餐间、污物间等病区服务用房,层高3.9m。
, 百拇医药
二层:西侧为产休病房,共37床,东侧为产区,其中:待产7床、产房5床,包括大产房1间(2床),温馨产房2间(各1床),隔离产房1间(1床)。病区配置独立的医护用房及相应的备餐间、污物间等病区服务用房,层高3.6m。
三、五、七、八、十、十一层:为标准病区设计,西侧病区41床,东侧病区31床。各病区配置独立的医护用房及相应的备餐间、污物间等病区服务用房,层高3.6m。
四层,西侧为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共17床。其中北侧8床为现状保留床位,南侧1床为隔离ICU,病区配置独立的医护用房及相应的备餐间、污物间等病区服务用房,东侧南部设有5间特殊治疗室,其中2间带有铅板防护。同时在本层东侧设置有通往急诊楼的医护通道,东南侧设置有通往门诊特殊治疗楼的病患通道,层高3.6m。
六层:西侧为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共17个ICU床位,其中1个隔离ICU床位,东侧为心脏外科监护室(HSICU),8个ICU床位,其中1个隔离ICU床位。各病区配置独立的医护用房及相应的备餐间、污物间等病区服务用房,层高3.6m。
, 百拇医药
九层骨髓移植病房,共44床,(其中层流病房10床,过渡病房34床),各病区配置独立的医护用房及相应的备餐间、污物间等病区服务用房,层高3.6m。
设备夹层管道设备层。层高2.2m。
十二层:西侧为保留现状营养部;东侧包括保留现状电教中心,配液中心、呼吸睡眠监测中心(睡眠监测病房9床),层高4.2m。
屋顶:学术交流厅、电梯机房、屋顶设置风冷热泵式冷水机组及通风设备。
改造立面
人民医院旧病房楼原本是院区内最高的建筑,在建筑风格上,统领着全院。但自2007年新病房楼落成以后,旧病房楼的形象地位已被新楼取代。而新病房楼的灰色铝板外墙立面与整个园区内的建筑立面并无任何协调和融合。因此,如何处理这新老建筑立面风格的矛盾是本次立面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我们决定将旧病房楼立面风格向新病房楼靠近,首先二者在功能上是一致的,都是病房楼:其次二者在位置关系上比较紧密,旧楼每层的公共区都与新楼相连。这样一来,也为今后院区其他建筑的改造定一个基调。
然而,从当前国内大多数工程项目最终的实施结果来看,并不是以建筑师的意志为转移的。本项目立面设计时,建筑师的意志就遭遇了这么一次“强权政策”。甲方在节省造价和其他一些未知的理由下,决定对旧病房楼立面进行“修旧如旧”,即保持原有建筑色彩和材质感觉不变。考虑继续使用面砖作为外墙材料的话,会存在安全隐患,便用仿石涂料实现面砖的效果。于是,最终的建筑立面,便成了一个20几层的灰色铝板幕墙建筑与浅黄色条砖外墙建筑的毗邻,对于设计来, 百拇医药(王亚东)
建筑改造项目在目前的建筑市场上,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由于改造项目在设计上存在诸多限定和不确定性,设计时面对的困难和阻力远比新建建筑大得多,在进行创作时,如何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是项目设计之初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次改造的项目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旧病房楼。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旧病房楼是国家“七五计划”重点工程,始建于1984年,1988年竣工,1991年正式投入使用,距本次改造设计16年。项目启动前对此工程进行医疗流程和结构安全性评估,发现建筑从使用功能格局,流线组织以及各种设施的配备上均已不能满足当前人民医院的使用要求,改造迫在眉睫。
改造平面
1总平面设计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旧病房楼位于整个院区北部,新病房楼南侧。在新病房楼并未启用时,进入旧病房楼的主要人流是从建筑南侧,新病房楼落成使用后,与旧病房楼以连廊相通,形成一个整体病房楼,病人出入院手续办理等功能安置在新病房楼的首层大厅。对于旧病房楼的总平面图流线设计来讲,主要病患及探视人流已从旧病房楼南侧转为新病房楼西侧了,首层南侧出入口保留作为辅助疏散口,南侧出入口也作为整个病新旧房楼的医护人员主要出入口。在此基础上,考虑旧病房楼各个科室使用的具体要求,在首层东西两侧端部也设置了辅助疏散口。同时按照院方要求,在旧病房楼北侧设置妇科检查的独立入口。
, 百拇医药
2楼层平面设计
旧病房楼改造前的平面中是没实现医患分流和洁污分流的,实际使用时,走廊上医护人员、病患人员、患者家属混杂在一起,杂乱无章:洁品和污物流线混在一起,物品运输时,要在走廊中相互交错避让,不能满足卫生防疫要求:楼层卫生间是医护人员、病患和家属共用的,现场卫生条件无法保证。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医护区,医护人员的办公室和更衣室门前有病患和家属从容穿行,无法对医护人员及病患的隐私进行保护,也毫无洁净度可言。最亟待改造的还有病房楼内的三个天井,三个天井从首层贯通至顶层,楼层问的气体、液体、固体在天井中相互流通着,这为传染病流行提供了“良好的”交叉感染环境。人民医院院长针对这种现状在谈起非典时期的感染控制时,用他的话说“我们是吃过亏的!”
本次楼层平面设计时,针对改造项目和医疗建筑的特点,设计时立足于院区现状,在满足医护使用人员诉求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医院建设的先进设计理念、在平面布局中合理划分医患分区,明确各类人员的流线,切实提升病房的护理环境,力争创造一个功能合理、设施完备的医疗住院系统。
, 百拇医药
医疗建筑设计十分复杂,其中在方案阶段设计人员一个主要的工作量是跟各个科室的使用者明确使用要求,这是一个漫长而又繁杂的工作。由于医院的不同科室(尤其是ICU、骨髓移植、产房、特殊治疗室、睡眠监测、配液等特殊科室)对于医疗流程的要求大不相同,水房间或机房的上下对位几乎无法实现,给设计带来很大困扰,不过技术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但是在医院病房楼改造项目中,对于迁就与新病房楼的功能楼层布局而限制科室的楼层功能分区,无法将功能近似的科室集中布置这些几乎无法调节的矛盾才是问题的难点。经过三个月的时间,协调各个科室的使用诉求,尽一切可能满足使用方的要求,最终将此事“摆平”。
3楼层功能分区
改造原则及措施
明确区分医护区与病患区,最大限度避免流线交叉,合理组织人流。改造现状楼内天井,将其中两个天井改造成污物电梯,结合污物间形成专属污物通道,有效实现洁污分流。
, 百拇医药
公共部分:将楼内原有的两大一小三个天井封堵,避免病房楼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医护部分:将平面北侧走廊定义为医护走廊,与公共区及病患走廊以门相隔,并设置门禁系统,保护了医护人员的隐私与安全。
病房部分
对住院楼内病房进行重新设计,将其南侧外墙外移至原阳台外皮处,扩大病房可使用面积,并在每间病房内加设供病房独立使用的卫生间。同时原楼层公共卫生间专供医患家属使用。
4改造后各主要楼层建筑使用功能
首层:西侧为儿科病房,共26床;普通儿童病房14床:新生儿病房共10床,(其中新生儿监护病房3床,新生儿隔离病房1床):东侧为产前诊断及标准病区设计,共17床。各病区配置独立的医护用房及相应的备餐间、污物间等病区服务用房,层高3.9m。
, 百拇医药
二层:西侧为产休病房,共37床,东侧为产区,其中:待产7床、产房5床,包括大产房1间(2床),温馨产房2间(各1床),隔离产房1间(1床)。病区配置独立的医护用房及相应的备餐间、污物间等病区服务用房,层高3.6m。
三、五、七、八、十、十一层:为标准病区设计,西侧病区41床,东侧病区31床。各病区配置独立的医护用房及相应的备餐间、污物间等病区服务用房,层高3.6m。
四层,西侧为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共17床。其中北侧8床为现状保留床位,南侧1床为隔离ICU,病区配置独立的医护用房及相应的备餐间、污物间等病区服务用房,东侧南部设有5间特殊治疗室,其中2间带有铅板防护。同时在本层东侧设置有通往急诊楼的医护通道,东南侧设置有通往门诊特殊治疗楼的病患通道,层高3.6m。
六层:西侧为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共17个ICU床位,其中1个隔离ICU床位,东侧为心脏外科监护室(HSICU),8个ICU床位,其中1个隔离ICU床位。各病区配置独立的医护用房及相应的备餐间、污物间等病区服务用房,层高3.6m。
, 百拇医药
九层骨髓移植病房,共44床,(其中层流病房10床,过渡病房34床),各病区配置独立的医护用房及相应的备餐间、污物间等病区服务用房,层高3.6m。
设备夹层管道设备层。层高2.2m。
十二层:西侧为保留现状营养部;东侧包括保留现状电教中心,配液中心、呼吸睡眠监测中心(睡眠监测病房9床),层高4.2m。
屋顶:学术交流厅、电梯机房、屋顶设置风冷热泵式冷水机组及通风设备。
改造立面
人民医院旧病房楼原本是院区内最高的建筑,在建筑风格上,统领着全院。但自2007年新病房楼落成以后,旧病房楼的形象地位已被新楼取代。而新病房楼的灰色铝板外墙立面与整个园区内的建筑立面并无任何协调和融合。因此,如何处理这新老建筑立面风格的矛盾是本次立面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我们决定将旧病房楼立面风格向新病房楼靠近,首先二者在功能上是一致的,都是病房楼:其次二者在位置关系上比较紧密,旧楼每层的公共区都与新楼相连。这样一来,也为今后院区其他建筑的改造定一个基调。
然而,从当前国内大多数工程项目最终的实施结果来看,并不是以建筑师的意志为转移的。本项目立面设计时,建筑师的意志就遭遇了这么一次“强权政策”。甲方在节省造价和其他一些未知的理由下,决定对旧病房楼立面进行“修旧如旧”,即保持原有建筑色彩和材质感觉不变。考虑继续使用面砖作为外墙材料的话,会存在安全隐患,便用仿石涂料实现面砖的效果。于是,最终的建筑立面,便成了一个20几层的灰色铝板幕墙建筑与浅黄色条砖外墙建筑的毗邻,对于设计来, 百拇医药(王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