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350568
家庭保存药品讲究多 等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3日 京华时报
     家庭保存药品讲究多

    本报讯(记者叶洲)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刚买回家不久的药物变色了,或是原本是软胶囊结果变硬了,有些糖浆出现絮状悬浮物了。是药品的质量有问题吗?专家表示,这多半是由于我们保管不当造成的。

    现在许多家庭会备有一个小药柜,来应对一些小病小灾。朝阳医院药事部药师于晓佳表示,药柜中的药品该怎样存放学问很多。首先,要给药品找个舒适的家。不一定非要用医用药箱来贮藏药品,一个普通的整理箱就可以收纳它们,然后将整理箱放置在阴凉、干燥处,就可以满足绝大多数药品保存所要求的避光、避热、避湿的环境,并且方便取用。

    其次,环境因素对药品的质量影响很大,许多药物易吸湿、易氧化或易挥发,这些药物是需要密闭保存的。在取用后请旋紧瓶盖,若片剂、胶囊或胶丸是水泡眼包装,则应在服用前才将其从铝箔中取出。要注意一些需要冰箱保存的药物。各种疫苗、血清、毒素、干扰素等生物制品是需要低温(2~8℃)保存的。
, http://www.100md.com
    朝阳医院药事部药师李盟提醒,市民应该经常查看药品的有效期。药物过期后其药效会下降,且有些成分分解或氧化后可能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因此,药物过期后一定要及时丢弃,不再服用。

    

    冠心病患者最好早起后服药

    本报讯(记者杨凤立)冬季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的高发季节。专家提醒,长期规律服药是减少冠心病威胁的有效手段,每天最好在早起后或早餐后服药。

    朝阳医院心脏中心主任杨新春教授指出,冬季冠心病高发,一是天气寒冷时人的平均血压会偏高,血管收缩,如果变细的血管内壁已有粥样硬化斑块,便可能引起心脑供血不足。二是冬季干燥,人的血液黏度容易过高,引起血液流通不畅甚至血管堵塞。
, 百拇医药
    杨新春指出,患者应坚持长期规律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来预防冠心病的急性发作。

    除遵医嘱长期、足量用药外,服药时间也有讲究,最好每天按时定量服药,养成规律,不易漏服。每天上午6点到12点,尤其是睡醒后的头3个小时内,最易发作心脏病。因此最好在每天早晨醒来或早餐后就服药,而且千万不要擅自停药或减药。

    

    入冬吃银杏果不宜太多

    本报讯(记者朱瑞娟)入冬后,金黄色的银杏叶飘落满地,随之飘落的还有一些银杏果。记者在京城一些路边看到,不少市民在银杏树下捡拾银杏果食用。对此,专家提醒,银杏果不可随意食用,否则可能引起中毒。
, http://www.100md.com
    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左小霞表示,银杏具有通畅血管、改善大脑功能、延缓大脑衰老、增强记忆能力、治疗老年痴呆症和脑供血不足等功效。此外,银杏还可以应用于哮喘、移植排异、心肌梗塞、中风、器官保护和透析等疾病人群的辅助治疗。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银杏果就可以随便食用。左小霞表示,银杏果用量和食法不当,会引起中毒。因为其中含有氢氰酸毒素,毒性较强。为了预防中毒,生吃银杏果以3-5粒为宜。而要预防银杏中毒,熟食、少食是其根本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便煮过的银杏果毒素仍未完全受到破坏,所以不宜吃得太多,每次10-20粒为宜。

    

    服中药期间慎喝绿豆汤
, 百拇医药
    ■专家说药

    本报讯(记者杨凤立)绿豆本身也是一味中药,有清热解毒、消暑生津、利水消肿的功效。那么,服用中药的时候到底能不能吃绿豆呢?

    北京军区总医院东院耳聋治疗中心高留华主任指出,服中药时能否吃绿豆不可一概而论,这和所患疾病的种类有关,应根据病情的寒热虚实及所服中药性味而定。如患有中暑、咽喉疼痛、咳嗽且咳吐黄痰、口干、口苦、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便秘等热症实症时,在服中药的同时服用绿豆汤(粥)或绿豆糕等,可起到相辅相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绿豆偏寒,对脾胃虚寒、身体阳虚者无益,因此患有慢性胃肠炎、肢体关节冷痛、腹痛、腹泻、痛经等虚症寒症时,服用中药应禁食绿豆。否则不仅会降低中药的药效,而且会加重病情。同样,耳聋耳鸣患者服药期间也不能喝绿豆汤,以免降低药物疗效,引起病情反复。

    另外,服中药时能否服用绿豆,还和所服中药的药性有关:在服用黄连、黄芩、黄柏、大青叶、板蓝根、牛黄、金银花、石膏等清热类中药时,可与绿豆同服,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 百拇医药
    在服用人参、黄芪、肉桂、附子、丁香、高良姜等温补类药物及桂枝、干姜、细辛等温经散寒类中药时,未经医生许可,不要擅自服用绿豆,以免降低药效,影响治疗效果。

    

    吃止痛药当心吃出胃病

    本报讯(记者杨凤立)出现疼痛后,很多人习惯依赖于止痛药。殊不知,一些止痛药可能导致胃病。专家提醒,吃止痛药先要看医生,遵医嘱服用。

    北医三院消化科夏志伟教授指出,导致胃肠道疾病的诱因很复杂,但有一点往往被人们忽略,那就是服用对胃肠道有损害的药物导致的,如很多人发生疼痛后,自行服用止痛药,他们很少知道,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是引发胃肠道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又以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最为常见。
, 百拇医药
    专家指出,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分为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和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两大类。前者可对胃黏膜造成损害,单次或多次使用增加上胃肠道出血、穿孔风险4.7倍;健康人服用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镇痛药两周,就会导致68%~75%的人发生小肠炎症或糜烂。

    因此专家建议,使用止痛药一定要遵医嘱,有胃病高危因素的,最好选择对胃肠道来说相对安全的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尤其是胃病的高危人群,包括60岁以上人群、烟民、酗酒者、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

    

    多种药物可致失眠

    ■专家说药
, 百拇医药
    本报讯(记者叶洲)失眠让人痛苦不已。专家表示,除了一些常见的原因外,失眠很有可能是降血压等药物所致。

    朝阳医院药事部主管药师苏晔表示,不少药物都可造成失眠,如降压药物选得不合适或用量不当,可造成夜间低血压,导致失眠。患者应主动和医生说明自己有失眠问题,由医生决定是否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平喘药如麻黄碱、茶碱等因具有中枢兴奋作用,有些患者服用后会发生激动不安、失眠等。剂量过大还可发生谵妄、惊厥等。这类药物在晚间服用时,宜加服一些镇静催眠药以防失眠。

    另外,抗生素也可能引发失眠。大部分抗生素对胃肠道都会有刺激,若在晚上入睡前服用,可因产生恶心、上腹不适而影响睡眠。

    
, 百拇医药
    甘油三酯高可致心血管意外

    本报讯(记者杨凤立)有心血管病、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除了控制血压、血糖等传统危险因素外,还要关注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二者的异常也可能导致心血管突发事件。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指出,这些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即使高血压、高血糖和肥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等都已达标,但也要关注甘油三酯(TG)是否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否较低,因为以高TG和低HDL-C为主的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异常,也会导致患者发生心血管风险,要进行恰当的干预。尤其对于已有冠心病、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应更加积极地治疗。

    
, 百拇医药
    服藿香正气应远离生冷食物

    本报讯(记者叶洲)天一热,人们就爱待在空调房内,这样室内外的温差开始变大,感冒常常不请自来。对付这个时候的感冒,藿香正气就开始登场唱主角了。不过,专家表示,一出现感冒或者呕吐等症状就拿来用,却是不行的,还得对症下药才有效。

    朝阳医院药事部药师沈羽表示,之所以叫藿香正气,因为此方以藿香为主药,其功效能正不正之气。藿香正气根据其制剂的不同种类有散剂、片剂、丸剂、水剂、胶囊剂等。

    通常来说,藿香正气具有解暑祛湿、和胃止呕、芳香化浊的功效。临床使用藿香正气的关键是认准“湿”邪为患和“寒湿”为患。简单理解为脾胃运化失常和在盛夏感受寒邪,因天热贪凉,骤遇冷风或过嗜冷饮所致引起的疾病。

    藿香正气虽然是夏天常备也是特有的药物,但是也不能乱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风热、风寒型感冒,服用藿香正气也是无效的。

    同时,有的腹泻、恶心、呕吐并非感冒引起,不能用藿香正气水掩盖问题,要及时就诊。

    另外,在服用藿香正气的时候,还应当少食或者禁食生冷油腻的食物,比如水果、饮料、油炸食品等,同时,甜食也是要远离的。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