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 盲目消费纵容造假行为
近年来,保健品市场发展迅猛,年销售规模已达1000亿元。但笔者调查发现,在市场快速增长的同时,保健品行业也逐渐成为掺杂造假的“重灾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法分子用非食用物质加工名贵药材,在保健品中添加多种违禁成分,或者假冒药品进行销售,给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埋下重重隐患。更令人担忧的是,此类违规现象不仅屡禁难止,而且花样不断翻新。名贵药材造假利益惊人
用普通人参加胶水拼接而成的“野生参”,浸水后能搓出一团泥巴的“冬虫夏草”,腹腔中灌入了石灰粉的“海马”,色素染成的“血燕”,硫黄熏制的“白参”……随着近年来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各种名贵中药材的价格一路走高,部分品种甚至供不应求。
“名贵中药材价格动辄每千克上千元,造假的利润相当惊人。”上海市中药质量监督检验室叶愈青教授介绍说,国内名贵中药材造假主要有三种手段:
其一,“易容术”。除了比较常见的用硫黄熏蒸药材进行美白之外,一些不法分子还把个头较小的野生参,甚至普通的园参作为原料,使用强力胶等一些化学黏合剂,拼接成体型较大的野山参,然后高价出售。
其二,“增肥术”。冬虫夏草被称为“软黄金”,造假者会用胶水在虫体表面黏上铅粉,用高锰酸钾等化学药剂浸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