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检测多成摆设(记者在行动)
本报记者探访12家菜市场、超市发现
在担心蔬菜是否农药残留超标时,你可能不知道,在你买菜的菜市场或者超市,就有快速农药残留检测仪,只需15分钟左右就能得出结果。《生命时报》记者调查发现,作为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关,这些便民检测设备,很大程度上却成了“摆设”。要么彻底闲置不用,要么检测了也不在显眼处公示。其中的隐患令人不安,资源浪费也令人无奈。
农药检测仪大多成摆设
11月14日早上7点,在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桥往西800米左右的天泽祥菜市场,听到记者询问后,一位摊主一脸惊讶。她在这里干了5年多了,还是第一次听说市场方面要对果蔬做农药残留的检测。对此,管理人员表示:我们这里有检测设备,但对消费者是不开放的,检测需要时间和费用,如果每个人都来测,这是不现实的。随后在朝内南小街菜市场的检测室里,记者看到检测设备被报纸盖住,身穿白大衣的检测人员一边干活,一边用电饭煲煲汤。检测人员告诉记者,每周会检测两次,如果做了检测会在一层公示。但记者11月11日、17日、24日看到公示牌上的黄色便签纸上检测品种、结果完全一样,甚至连张贴的位置都没变。
, 百拇医药
11月16日下午4点半,记者来到位于中关村一街的科内菜市场,这个设在居民楼附近的菜市场是海淀区第一批建立蔬菜检测室的定点市场。记者在售卖大厅看到,墙壁上张贴着市场规范准则和各种注意事项,唯独少了农残抽检公示的结果。就在与其相对不远的地方,有一间门上写着“检测室”的房子,占地大概两三平米,一张桌子和一个冰柜就足以将其填满,人几乎没有立足之地,桌子上面落了厚厚的一层灰。冰柜没有通电,记者也没有发现任何检测设备的踪影。随后,记者买了一些蔬菜,找到市场工作人员要求检测农残,但工作人员却给了这样的答复:“现在检测不了,你到哪里也检测不了!”带着疑问,记者随机采访了15位附近住的居民,他们均表示没有见过农残公示结果,更没有见过检测农残的过程,有的人甚至不了解检测室的用途。
有的菜市场检测室形同虚设,有的压根儿就没有。11月15日—16日,记者先后去了清河镇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展春园菜市场和永泰蔬菜综合市场,都未发现检测室的踪影。进进出出的蔬菜从来没有检测过农残,装满蔬菜的货车不需要任何检查,就能长驱直入驶入市场,商贩只需要交摊位费就能开卖,批发市场源头成为农残检测的一大盲区。
, 百拇医药
在本报记者调查的10家菜市场、2家超市中,其中4家没有检测设备。在其余8家有设备的市场中,2家摊主表示市场管理方从未做过检测,剩下的6家市场中,仅有2家公示了结果。
此次调查中,只有朝阳区的团结湖北社区菜市场、东联兴农贸市场摊主表示,每周至少会检测一次。检测人员告诉记者,每天9—10点她会做检测,并将结果记录在案。在她提供的记录本上,记者看到每天基本上会检测3—5种水果蔬菜,检测结果均为“合格”。
然而,11月17日,在记者观看了她检测的全过程后,却发现很多操作不规范的地方。按照她的介绍,有一种检测法主要分为四步:第一步是取样;第二步捣碎样品;第三是浸泡,需三五分钟;第四步是速测,需10分钟。第二步时,她一边将一颗提子(样品)随意剪碎成小块状时,一边说:“按道理,应该剪成均匀的薄片”;第三步时,她正想往装好样品的容器中倒入热水时,对记者说:“这个其实应该用纯净水,我们这没这个条件,就用自来水”。当她将速测卡放在检测仪上10分钟后,记者看到本来是白色的速测卡看上去有很淡的一点蓝色。她说,这说明是合格的,如果不合格的话,速测卡会呈现深蓝色,颜色越深说明农药残留越多。检测结束后,她看着速测箱里的塑胶手套说:“其实严格按照规范的话,还应该戴上手套,穿上白大褂。”
, http://www.100md.com
普遍存在四大问题
从调查结果来看,各大菜市场、超市等农副产品市场,在农药残留方面除了存在上述现象,以下四大问题也比较常见。
“检测人员”技术跟不上。目前,终端快速农残检测主要由工商部门监管。北京市朝阳区某工商所副所长臧明(化名)在工商系统工作了20余年,一直参与该所的农残检测工作。他坦诚,由工商部门主抓此事不专业。虽然快速检测操作相对简单,操作者也接受过培训,但农药残留检测毕竟是项专业工作,技术含量较高。他透露,目前90%左右的检测人员是兼职,同一个样品两个不同的非专业人士操作,很可能得出不同结果。比如,菜叶切碎后需在纯净水中浸泡,如果像那位检测人员一样不用纯净水、浸泡时间不够,都可能影响检测结果。所以,检测人员的认真程度和技术水平,也会导致误差的出现。
有检测,但结果却不公示。在8家有检测设备的菜市场或超市中,6家没有将检测结果对外公示。他们拒绝公示的理由如出一辙:检测结果主要是上报给有关部门的,并不对消费者公布。但事实上,不仅有规定要求公示,消费者也有知情的需求。目前,虽然还没有全国或全北京市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面的规范,但2007年8月开始推行的《海淀区农副产品市场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规范》就规定:“检测结果如实记录,并向消费者进行公示”。在朝阳区某工商所相关工作规定中,记者也发现有公布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的要求。记者在某京客隆超市随机调查时,不少人就表示:“测了不公示,那对我们消费者有什么意义?结果公布出来,我们看了才放心。”
, http://www.100md.com
市场管理者不重视。“我们这的蔬菜、水果,都是从正规批发市场进的货,在那里已经通过了非常严格的农药残留检测了,肯定没问题的!”这是我们在调查中听得最多的话,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很多市场管理人员对检测工作并不重视,往往是应付了事。事实上,作为农副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站”,它离老百姓最近。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快速农药残留检测查出农残超标一旦属实,就说明农残含量很高,容易引起急性中毒的恶性事件。他说,检测采用的是酶抑制率法,主要是查看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超标的情况,这两类农药会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
监督管理很难做到位。臧明表示,针对检测次数、公示等,北京市没有统一的规定,国家也没有相关法规约束,这导致在监管过程中,即便明知他们做得不到位,也没有处罚依据,他们的违规成本很低。再加上工商执法人员任务重,光靠工商部门的监管很难解决问题。拿朝阳区来说,平均每个执法人员要负责约2000名商户,强大的工作量也导致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
, http://www.100md.com 餐桌安全谁来保护
实际上,自2006年以来,全国各地对菜市场快速检测仪沦为“摆设”的质疑声不断。海口、合肥、重庆、上海等地不断有媒体曝光此类信息。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快速农残检测仪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2004年、2005年左右,北京市主要用于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超市,到了2007年、2008年,开始逐渐在普通的菜市场、超市等农副产品市场推广使用,这一时间进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国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不少农残检测专家认为,对菜市场、超市等终端市场的检测意义不大,要想控制农药残留,种植、生产环节更为重要,甚至有专家很心疼花在检测上的大笔投入。但在臧明看来,检测的意义并不在于直接控制农残,它有3个重要作用,第一,它是守住餐桌安全的最后一关,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第二,一旦出问题,可追根溯源,通过商贩这条线索找到进货及生产源头,更大范围排除隐患;第三,能对摊主和市场管理者形成威慑作用,迫使他们心理绷紧食品安全的弦,选择较好的农产品。因为如果超标属实,商户将受到处罚甚至退出市场。
, http://www.100md.com
然而,快速农药残留检测如今面临的悖论不得不引起重视。一方面,政府投入的财力、物力、人力仍在增加,可见国家对此的重视。拿北京市来说,多数农副产品市场已不再需要自己花钱买检测设备。今年6月份,朝阳区政府就投入100万元购买了52台快速检测箱免费发放;另一方面,正如本报调查所见,设备有了,但用得如何却是个问号。记者从快速检测仪的生产公司了解到,一台设备售价在1900元上下,再加上试剂的费用,投入并不算小,如果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就可能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
上海市人大代表沈国明关注过该现象,成为“摆设”的快速农残检测令他痛心。他对媒体表示,“既然购置了器材,就应该用起来,并且用好。”他认为,这是件好事,但好事没有做好,缺乏的就是一套长效机制。比如买了器材后,谁来使用、谁来维护,检测出问题后又该由谁来监管,这一系列问题都要考虑清楚。曾参与过检测的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原队长谭梁之认为,这项工作要做好,最关键的还是市场管理人员必须要自律,真正意识到检测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他还呼吁,结果一定要公示,检测品种、检测时间、检测结果等信息缺一不可。
如果对农药残留不放心,老百姓自己可以把好一道关。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何洪巨提醒,冬天可用40℃左右的温水洗菜。农残中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在温水中更易清除,营养素也不会流失。叶菜类农残较多,可先用温水浸泡15分钟再冲洗,白菜、卷心菜、西兰花等需切开后再清洗;扁豆、茄子等果菜类应在温水中完全浸泡后再切;对于梨、苹果等水果表面的蜡和保鲜剂,温水也能较快洗掉,还可以加点盐,用盐粒摩擦洗净。 ▲, http://www.100md.com(● 梁馨)
在担心蔬菜是否农药残留超标时,你可能不知道,在你买菜的菜市场或者超市,就有快速农药残留检测仪,只需15分钟左右就能得出结果。《生命时报》记者调查发现,作为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关,这些便民检测设备,很大程度上却成了“摆设”。要么彻底闲置不用,要么检测了也不在显眼处公示。其中的隐患令人不安,资源浪费也令人无奈。
农药检测仪大多成摆设
11月14日早上7点,在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桥往西800米左右的天泽祥菜市场,听到记者询问后,一位摊主一脸惊讶。她在这里干了5年多了,还是第一次听说市场方面要对果蔬做农药残留的检测。对此,管理人员表示:我们这里有检测设备,但对消费者是不开放的,检测需要时间和费用,如果每个人都来测,这是不现实的。随后在朝内南小街菜市场的检测室里,记者看到检测设备被报纸盖住,身穿白大衣的检测人员一边干活,一边用电饭煲煲汤。检测人员告诉记者,每周会检测两次,如果做了检测会在一层公示。但记者11月11日、17日、24日看到公示牌上的黄色便签纸上检测品种、结果完全一样,甚至连张贴的位置都没变。
, 百拇医药
11月16日下午4点半,记者来到位于中关村一街的科内菜市场,这个设在居民楼附近的菜市场是海淀区第一批建立蔬菜检测室的定点市场。记者在售卖大厅看到,墙壁上张贴着市场规范准则和各种注意事项,唯独少了农残抽检公示的结果。就在与其相对不远的地方,有一间门上写着“检测室”的房子,占地大概两三平米,一张桌子和一个冰柜就足以将其填满,人几乎没有立足之地,桌子上面落了厚厚的一层灰。冰柜没有通电,记者也没有发现任何检测设备的踪影。随后,记者买了一些蔬菜,找到市场工作人员要求检测农残,但工作人员却给了这样的答复:“现在检测不了,你到哪里也检测不了!”带着疑问,记者随机采访了15位附近住的居民,他们均表示没有见过农残公示结果,更没有见过检测农残的过程,有的人甚至不了解检测室的用途。
有的菜市场检测室形同虚设,有的压根儿就没有。11月15日—16日,记者先后去了清河镇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展春园菜市场和永泰蔬菜综合市场,都未发现检测室的踪影。进进出出的蔬菜从来没有检测过农残,装满蔬菜的货车不需要任何检查,就能长驱直入驶入市场,商贩只需要交摊位费就能开卖,批发市场源头成为农残检测的一大盲区。
, 百拇医药
在本报记者调查的10家菜市场、2家超市中,其中4家没有检测设备。在其余8家有设备的市场中,2家摊主表示市场管理方从未做过检测,剩下的6家市场中,仅有2家公示了结果。
此次调查中,只有朝阳区的团结湖北社区菜市场、东联兴农贸市场摊主表示,每周至少会检测一次。检测人员告诉记者,每天9—10点她会做检测,并将结果记录在案。在她提供的记录本上,记者看到每天基本上会检测3—5种水果蔬菜,检测结果均为“合格”。
然而,11月17日,在记者观看了她检测的全过程后,却发现很多操作不规范的地方。按照她的介绍,有一种检测法主要分为四步:第一步是取样;第二步捣碎样品;第三是浸泡,需三五分钟;第四步是速测,需10分钟。第二步时,她一边将一颗提子(样品)随意剪碎成小块状时,一边说:“按道理,应该剪成均匀的薄片”;第三步时,她正想往装好样品的容器中倒入热水时,对记者说:“这个其实应该用纯净水,我们这没这个条件,就用自来水”。当她将速测卡放在检测仪上10分钟后,记者看到本来是白色的速测卡看上去有很淡的一点蓝色。她说,这说明是合格的,如果不合格的话,速测卡会呈现深蓝色,颜色越深说明农药残留越多。检测结束后,她看着速测箱里的塑胶手套说:“其实严格按照规范的话,还应该戴上手套,穿上白大褂。”
, http://www.100md.com
普遍存在四大问题
从调查结果来看,各大菜市场、超市等农副产品市场,在农药残留方面除了存在上述现象,以下四大问题也比较常见。
“检测人员”技术跟不上。目前,终端快速农残检测主要由工商部门监管。北京市朝阳区某工商所副所长臧明(化名)在工商系统工作了20余年,一直参与该所的农残检测工作。他坦诚,由工商部门主抓此事不专业。虽然快速检测操作相对简单,操作者也接受过培训,但农药残留检测毕竟是项专业工作,技术含量较高。他透露,目前90%左右的检测人员是兼职,同一个样品两个不同的非专业人士操作,很可能得出不同结果。比如,菜叶切碎后需在纯净水中浸泡,如果像那位检测人员一样不用纯净水、浸泡时间不够,都可能影响检测结果。所以,检测人员的认真程度和技术水平,也会导致误差的出现。
有检测,但结果却不公示。在8家有检测设备的菜市场或超市中,6家没有将检测结果对外公示。他们拒绝公示的理由如出一辙:检测结果主要是上报给有关部门的,并不对消费者公布。但事实上,不仅有规定要求公示,消费者也有知情的需求。目前,虽然还没有全国或全北京市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面的规范,但2007年8月开始推行的《海淀区农副产品市场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规范》就规定:“检测结果如实记录,并向消费者进行公示”。在朝阳区某工商所相关工作规定中,记者也发现有公布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的要求。记者在某京客隆超市随机调查时,不少人就表示:“测了不公示,那对我们消费者有什么意义?结果公布出来,我们看了才放心。”
, http://www.100md.com
市场管理者不重视。“我们这的蔬菜、水果,都是从正规批发市场进的货,在那里已经通过了非常严格的农药残留检测了,肯定没问题的!”这是我们在调查中听得最多的话,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很多市场管理人员对检测工作并不重视,往往是应付了事。事实上,作为农副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站”,它离老百姓最近。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快速农药残留检测查出农残超标一旦属实,就说明农残含量很高,容易引起急性中毒的恶性事件。他说,检测采用的是酶抑制率法,主要是查看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超标的情况,这两类农药会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
监督管理很难做到位。臧明表示,针对检测次数、公示等,北京市没有统一的规定,国家也没有相关法规约束,这导致在监管过程中,即便明知他们做得不到位,也没有处罚依据,他们的违规成本很低。再加上工商执法人员任务重,光靠工商部门的监管很难解决问题。拿朝阳区来说,平均每个执法人员要负责约2000名商户,强大的工作量也导致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
, http://www.100md.com 餐桌安全谁来保护
实际上,自2006年以来,全国各地对菜市场快速检测仪沦为“摆设”的质疑声不断。海口、合肥、重庆、上海等地不断有媒体曝光此类信息。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快速农残检测仪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2004年、2005年左右,北京市主要用于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超市,到了2007年、2008年,开始逐渐在普通的菜市场、超市等农副产品市场推广使用,这一时间进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国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不少农残检测专家认为,对菜市场、超市等终端市场的检测意义不大,要想控制农药残留,种植、生产环节更为重要,甚至有专家很心疼花在检测上的大笔投入。但在臧明看来,检测的意义并不在于直接控制农残,它有3个重要作用,第一,它是守住餐桌安全的最后一关,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第二,一旦出问题,可追根溯源,通过商贩这条线索找到进货及生产源头,更大范围排除隐患;第三,能对摊主和市场管理者形成威慑作用,迫使他们心理绷紧食品安全的弦,选择较好的农产品。因为如果超标属实,商户将受到处罚甚至退出市场。
, http://www.100md.com
然而,快速农药残留检测如今面临的悖论不得不引起重视。一方面,政府投入的财力、物力、人力仍在增加,可见国家对此的重视。拿北京市来说,多数农副产品市场已不再需要自己花钱买检测设备。今年6月份,朝阳区政府就投入100万元购买了52台快速检测箱免费发放;另一方面,正如本报调查所见,设备有了,但用得如何却是个问号。记者从快速检测仪的生产公司了解到,一台设备售价在1900元上下,再加上试剂的费用,投入并不算小,如果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就可能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
上海市人大代表沈国明关注过该现象,成为“摆设”的快速农残检测令他痛心。他对媒体表示,“既然购置了器材,就应该用起来,并且用好。”他认为,这是件好事,但好事没有做好,缺乏的就是一套长效机制。比如买了器材后,谁来使用、谁来维护,检测出问题后又该由谁来监管,这一系列问题都要考虑清楚。曾参与过检测的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原队长谭梁之认为,这项工作要做好,最关键的还是市场管理人员必须要自律,真正意识到检测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他还呼吁,结果一定要公示,检测品种、检测时间、检测结果等信息缺一不可。
如果对农药残留不放心,老百姓自己可以把好一道关。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何洪巨提醒,冬天可用40℃左右的温水洗菜。农残中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在温水中更易清除,营养素也不会流失。叶菜类农残较多,可先用温水浸泡15分钟再冲洗,白菜、卷心菜、西兰花等需切开后再清洗;扁豆、茄子等果菜类应在温水中完全浸泡后再切;对于梨、苹果等水果表面的蜡和保鲜剂,温水也能较快洗掉,还可以加点盐,用盐粒摩擦洗净。 ▲, http://www.100md.com(● 梁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