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326413
患者是医生最好的老师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日 当代健康报
患者是医生最好的老师

     ■ 本报记者 晨露

    本报先后多次报道癌症患者故事和癌症治疗方面话题,从身患两次癌症的九旬老人耿佃启,到带领大家共同抗癌的肺癌患者韩大白;从先天性癌症患者 岁女孩小春燕离我们而去,到癌症治疗中人所共知的过度医疗问题,均引起读者强烈反响。一些癌症患者纷纷来电来信,交流中记者发现,他们更相信患者的治病经历和抗病感受。这只是单纯的同病相怜吗?

    前不久记者采访的胃癌患者宋秉忠道出其中真谛:“医学大家张孝骞都说‘病人是医生真正的老师’,患者比医生更了解癌细胞好恶,更多的时候患者比医生知道得更详细更全面。”

    疑难杂症患者更有发言权

    遇到癌症晚期患者,尤其是肝癌患者,新疆农六师奇台医院内科退休老主任蔡孟君会建议他们尝试每天喝一些驴乳。原来,多年前有一位肝癌晚期患者,肝腹水严重,医院治疗手段基本上已经无济于事。救护车用担架把该患者抬回家,三个月后,这位患者在家属陪同下自己走着来医院复查,使所有的医生都震惊了。打听之后,蔡主任得知,这位患者在无法进食的情况下,家属找到维吾尔族朋友要来驴乳,坚持服用了三个月,再加上原有的药物,患者居然奇迹般地站起来了。蔡主任说:“驴乳是维吾尔族医学中推崇的调节免疫系统的食物,现在新疆自治区医学院也开设专门研究驴乳的项目。在医学无能为力的疾病面前,有时候患者可能会找到医学范畴之外的救命之法,而医生的治疗就显得很无力,也很无奈。”
, 百拇医药
    和癌症一样让患者家属感到无奈的,还有孤独症。1993年,中国第一家专门为孤独症儿童服务的教育机构成立。它的创办者田惠萍是一位孤独症患儿的母亲。即便是现在,田惠萍的博客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她的孤独和无奈:“儿啊,妈妈不可能永远厮守在你的身边。我是那么的害怕,害怕我走之后你的身边没有人了解你,没有人知道什么是孤独症或自闭症,那才是真正的孤独,是永无欢乐的自闭。”孤独症因为发病主要以儿童为主,确诊艰难、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只能依靠行为训练影响患儿,这一切都让孤独症家长们更加无奈。知道这种痛苦,正是带着儿子辗转全国各大医院未果,所以田惠萍才会创办“星星雨”,才会为孤独症患者及家庭构建一套独特的行为训练模式,受到全国孤独症诊断机构的认可和推崇。正如曾多次资助孤独症患者干细胞治疗的“吴祖泽基金”创办人、国家中科院院士吴祖泽所说:“在某些疾病面前,患者的力量可能比医生更强大,医生做得再多,也只是对患者的一种帮助。”

    专家的成长源于感同身受

    如果说,“星星雨”创办者田惠萍所做的一切,是一种无奈和被动的选择,那么心理专家、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理科老教授岳文浩从强迫症患者成为心理学专家绝对与积极的态度和感同身受地影响有密切关系。
, 百拇医药
    2008年汶川地震,为了采访“心灵重建”的选题,记者在他家中再次见到七十多岁的岳文浩教授。闲聊中,岳教授说起自己的经历:“那是六十年代,我参加工作不久,当时工作压力大,又要搞运动,整天很害怕、精神很紧张,不知不觉我就患上了强迫症。我的强迫症属于强迫思维,管不住自己、不停地胡思乱想,影响生活、学习,真的相当痛苦。我为此学习了大量的相关知识,工作以后又参与到心理疾患研究中,我认为治疗强迫症最主要的是顺其自然。如果反复洗手,那就告诉自己是手脏,多洗几遍也没关系,让自己的心理上没有负担;如果晚上睡不着胡思乱想,那就索性不睡了,想透了再睡,不强迫自己非要睡觉……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洗手的次数减少了,胡思乱想的时间短了,慢慢地我的强迫症好了。真正的心理研究者,感同身受才能和患者做朋友,才能帮助他们。”可以说,如果当年岳老没有患上强迫症,可能现在就没有岳老在强迫症方面独到的治疗方法。

    中医的成长更是如此,需要大量的积累。受到癌症患者和肿瘤专家认可的山东华圣肿瘤中医研究所、济南华圣医院院长王现军说:“伏羲尝百药制九针、神农氏尝百荜,传说虽然只是传说,但也足以说明,中医药是祖先从实践中发展而来的。对于癌症的辨证施治,也需要大量的治疗经验和与患者的交流。没有这些年治疗的上百名癌症患者的反馈,我肯定不敢说,对那些西医疗法不甚敏感或疗效不显著的肝癌、胰腺癌、小细胞肺癌,中医是有疗效的。”
, 百拇医药
    患者需求促进技术的提升

    病人的细节反应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更有利于提高医疗技巧。就拿剖宫产刀口来说,最初剖宫产都是竖切口,不仅疤痕大、难看,而且恢复时间长。随着产妇对剖宫产的要求,目前医学界在子宫上动的刀子全是横切口的,都是位于子宫下方。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妇产科副主任闫桂英解释说,横着切符合肌肉组织的规律,能使刀口康复速度更快,千佛山医院为了每一位产妇的刀口都小而美观,不仅做横切,而且还设立标准,缝合时医生使用标尺,尽量做到刀口最小。她还说:“患者的要求,不仅是医院发展的动力,更多的是对医生技术的考验,让医生想办法提高自我,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医学的发展离不开患者的需求。早在1853年弗雷德里克·热拉尔就用水杨酸与醋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但没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1898年,德国化学家菲霍夫曼为了治疗父亲的风湿关节炎,再次合成乙酰水杨酸,疗效显著才引起大家的关注。第二年,被运用到临床,取名为阿司匹林。从此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至今还在使用。如果没有菲霍夫曼父亲风湿关节炎的需要,可能阿司匹林还要沉寂多年,也是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过程中感受趋同,医生得知后进行检测,最终又发现阿司匹林在体内还具有抗血栓作用,又在临床上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 百拇医药
    医学发展也需要患者的宽容

    患者促进医学发展的同时,医学同样需要患者的宽容。1926年初,梁启超先生因尿血病住进北京协和医院,医生误诊为他的右肾生瘤,于是便做了手术,但右肾取出后,发现并无肿瘤。对于这一手术,当时社会上和梁启超先生的家人多有责言,但梁启超先生本人却十分通情达理,他提出责任不在医院。梁启超对协和医院误诊的宽容,主要是考虑到当时西医刚进中国,医术还不成熟,而老百姓对西医还缺乏认识,协和医院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西医医院,如果大加鞭挞,最终吃亏的是老百姓。在一定程度上,患者的这种胸怀和雅量,也是促进医学进步的“加速器”。

    在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镌刻着特鲁多医生的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与其说是概括了医学之功,不如说是坦言了医学的局限。这种局限性既来自生命现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来自医生作为人而非神的特性。也正是生命现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求医生必须明白,医学不能治愈一切疾病,但医生却能通过感同身受、了解患者的需求和体会,真正帮助病人、温暖病人,实现医学的目的。,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