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血糖试纸保存有讲究 糖友锻炼应持之以恒 等
测血糖试纸保存有讲究
本报讯(记者杨凤立)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会自己在家测血糖。专家提醒,测血糖有很多要注意的,一不注意就可能影响测试的准确性。
北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郭晓蕙教授提醒,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学会看懂测量血糖的各种设备的说明书,否则一些不适当的做法都可能影响患者的血糖测量准确性。
如糖尿病患者快速测血糖时使用的试纸对保存的条件要求比较高,如果打开后忘记关好,就可能受潮而影响测血糖的准确性。
而且,最好把试纸单独包装,不要把棉签、酒精等和试纸放到一个罐子里。
专家还提醒,在采集指尖血测血糖时还要注意,手指中间神经末梢丰富,采血时比较疼,手指侧面末梢神经少些,因此采血时可以在手指侧面采血。
, http://www.100md.com
而且,采集指尖血时不能为了更快地采集足够的血液量而使劲挤压指头,否则采集到的就不只是毛细血管里的血液,而可能含有组织液,会起到稀释的效果,就可能影响测量血糖的准确性。
社会不应歧视糖尿病患者
■业界声音
本报讯(记者杨凤立)在日前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上,专家呼吁,不应歧视糖尿病患者。
在大会上,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起、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和雅培中国公司支持的“呵护生命,携手同行”1型糖尿病患者关爱项目启动,计划征集100位长期带病生存的1型糖尿病患者,连续3年向他们免费捐赠胰岛素、血糖/血酮仪、试纸等。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纪立农介绍,在很多国家,1型糖尿病患者拥有正常的寿命,享受多彩的生活。但我国1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现况不容乐观。他们血糖控制很不理想,死亡率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还面临歧视,甚至失去上学、就业机会。目前,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在增多,广东省1型糖尿病转化医学研究项目就是致力于探索适合中国1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模式,为帮他们像正常人一样走向社会摸索有效模式。
, 百拇医药
专家还指出,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缺乏预防后期并发症和肝肾功能减退意识,很多患者肝肾功能下降。然而,由勃林格殷格翰—礼来制药糖尿病联盟支持的“媒体眼中的糖尿病防治”调研发现,人们普遍对糖尿病肝肾安全的关注不够。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肝脏疾病发生风险增加77%。60%以上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有合并肾病。如果不重视,患者一旦发生肾损伤,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往往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糖友锻炼应持之以恒
本报讯(记者叶洲)适当运动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谓是百益无一害。但怎么运动,对糖友来说是门大学问。
, http://www.100md.com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文英教授表示,运动是糖尿病患者的一剂“良药”。只要能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就能花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运动能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与受体的亲和力,并且能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有效地改善糖代谢,达到降糖目的。同时,运动还有助于增强糖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病情的控制也有效。
专家表示,糖尿病患者应根据病情选择锻炼方式,总的来说,最好选择低阻力、高重复性、低负重的运动方式,快走是最佳方式,此外,也可选择慢跑、骑脚踏车、游泳。但切忌选择举重、伏地挺身,尤其是有视网膜出血者。
同时,糖友锻炼应持之以恒,最好每天都运动。建议1次运动不少于30分钟,如果是从没参加过运动的患者,可从每天5-10分钟、每周2-3次开始,逐渐增加;每周运动不少于5次;运动强度应该以浑身发热、出汗但不大汗淋漓为宜,脉搏应控制在170次/分钟以内,这样才能保证安全、有效。如果实在不能保证每天运动,也可以将每周5次减为3-4次,但为了达到最理想的健身效果,最好达到每周中等强度锻炼2.5小时。
此外,锻炼不能与服药相冲突。比如,晨练前最好不要吃药,以防出现低血糖,可带点糖果、饼干,随时充饥,或者干脆在早饭后再锻炼。其他锻炼时间的选择,也最好在饭后1-2小时,因为患者服药通常在饭前,饭后的血糖水平比较稳定,同时也不易伤害肠胃。
, 百拇医药
本报讯(记者杨凤立)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会自己在家测血糖。专家提醒,测血糖有很多要注意的,一不注意就可能影响测试的准确性。
北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郭晓蕙教授提醒,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学会看懂测量血糖的各种设备的说明书,否则一些不适当的做法都可能影响患者的血糖测量准确性。
如糖尿病患者快速测血糖时使用的试纸对保存的条件要求比较高,如果打开后忘记关好,就可能受潮而影响测血糖的准确性。
而且,最好把试纸单独包装,不要把棉签、酒精等和试纸放到一个罐子里。
专家还提醒,在采集指尖血测血糖时还要注意,手指中间神经末梢丰富,采血时比较疼,手指侧面末梢神经少些,因此采血时可以在手指侧面采血。
, http://www.100md.com
而且,采集指尖血时不能为了更快地采集足够的血液量而使劲挤压指头,否则采集到的就不只是毛细血管里的血液,而可能含有组织液,会起到稀释的效果,就可能影响测量血糖的准确性。
社会不应歧视糖尿病患者
■业界声音
本报讯(记者杨凤立)在日前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上,专家呼吁,不应歧视糖尿病患者。
在大会上,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起、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和雅培中国公司支持的“呵护生命,携手同行”1型糖尿病患者关爱项目启动,计划征集100位长期带病生存的1型糖尿病患者,连续3年向他们免费捐赠胰岛素、血糖/血酮仪、试纸等。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纪立农介绍,在很多国家,1型糖尿病患者拥有正常的寿命,享受多彩的生活。但我国1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现况不容乐观。他们血糖控制很不理想,死亡率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还面临歧视,甚至失去上学、就业机会。目前,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在增多,广东省1型糖尿病转化医学研究项目就是致力于探索适合中国1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模式,为帮他们像正常人一样走向社会摸索有效模式。
, 百拇医药
专家还指出,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缺乏预防后期并发症和肝肾功能减退意识,很多患者肝肾功能下降。然而,由勃林格殷格翰—礼来制药糖尿病联盟支持的“媒体眼中的糖尿病防治”调研发现,人们普遍对糖尿病肝肾安全的关注不够。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肝脏疾病发生风险增加77%。60%以上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有合并肾病。如果不重视,患者一旦发生肾损伤,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往往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糖友锻炼应持之以恒
本报讯(记者叶洲)适当运动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谓是百益无一害。但怎么运动,对糖友来说是门大学问。
, http://www.100md.com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文英教授表示,运动是糖尿病患者的一剂“良药”。只要能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就能花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运动能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与受体的亲和力,并且能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有效地改善糖代谢,达到降糖目的。同时,运动还有助于增强糖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病情的控制也有效。
专家表示,糖尿病患者应根据病情选择锻炼方式,总的来说,最好选择低阻力、高重复性、低负重的运动方式,快走是最佳方式,此外,也可选择慢跑、骑脚踏车、游泳。但切忌选择举重、伏地挺身,尤其是有视网膜出血者。
同时,糖友锻炼应持之以恒,最好每天都运动。建议1次运动不少于30分钟,如果是从没参加过运动的患者,可从每天5-10分钟、每周2-3次开始,逐渐增加;每周运动不少于5次;运动强度应该以浑身发热、出汗但不大汗淋漓为宜,脉搏应控制在170次/分钟以内,这样才能保证安全、有效。如果实在不能保证每天运动,也可以将每周5次减为3-4次,但为了达到最理想的健身效果,最好达到每周中等强度锻炼2.5小时。
此外,锻炼不能与服药相冲突。比如,晨练前最好不要吃药,以防出现低血糖,可带点糖果、饼干,随时充饥,或者干脆在早饭后再锻炼。其他锻炼时间的选择,也最好在饭后1-2小时,因为患者服药通常在饭前,饭后的血糖水平比较稳定,同时也不易伤害肠胃。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