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方药解析
编号:12126234
读方与用方(26) 藿香醒脾与黄连苦燥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2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636期
     读方与用方(26)

    泻黄散方中,用到藿香,没用黄连。

    关于方中藿香,方书多谓其“醒脾”。《汤液本草》中言其“入手足太阴经。……《心》云:芳馨之气,助脾开胃,止呕。”小儿“脾常不足”,脾胃娇嫩,用药稍有不慎即可影响其胃纳脾运。在泻脾方中佐用一味“助脾开胃”之品,实为高明之作。笔者临证治疗中、上焦热证时,常喜在清热药中佐用一味藿香,往往收热去胃开之效。值得注意的是,此处藿香与常用消食开胃之“焦三仙”有升降之别,不可混同。

    后世医家注意到泻黄散方中没用黄连。吴昆在《医方考》中指出:“或问何以不用黄连?余曰:黄连苦而燥,此有唇口干燥,则非黄连所宜,故惟栀子之苦而润者为当耳。”王旭高在《退思集类方歌注》中指出:“脾中伏火,何以不用黄连?吴鹤皋谓恶其燥也,非也,乃恶其遏也。”

    笔者认为,黄连未尝不可用。凡可清泻中焦之苦寒之品似都可择用。此处唇口干燥为邪热所致,并非阴津不足所致,泻其热则干燥当愈,谈不上恶黄连之燥。事实上,藿香、防风较黄连更燥。至于恶黄连之遏,于理更是不通。有藿香、防风之辛、之温,何惧黄连之遏?何况临证可以在剂量上调整辛温与苦寒之比例。

    如果黄连确有不宜于该方者,笔者认为当“恶其苦”。俗语说“苦不过黄连”,患者为小儿,大苦之品确当慎用。, http://www.100md.com(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清热剂 > 清脏腑热 > 泻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