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信息
编号:12141645
伏邪之毒探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652期
伏邪之毒的形成及特点,毒伏部位与外发途径,排毒解毒扶正是主要治法
     伏邪之毒属于伏邪范畴,伏邪学说,应溯源于《内经》,至明代以前皆依据《伤寒论》之言,称为“伏气”。明代末年,吴有性在《温疫论》中创造性地改为“伏邪”。所谓“伏邪”,顾名思义,“伏”是隐匿、潜伏;“邪”是指随着气候变异所产生的,并且有一定毒性的致病因素。毒分为两种:一是外来之毒,包括六淫之邪毒、戾气、杂气和环境毒等;二是内生之毒,指机体在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由于机体代谢障碍,本来正常的生理性物质,亦可转化为对机体有害的物质而成为毒。人体内的物质代谢十分复杂,它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过程,是有规律进行的。某种因素打破了这种规律,就会导致毒邪不能外排而伏留体内形成“伏邪之毒”。

    笔者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姜良铎教授通过反复观察大量临床病例,证实了前贤提出的“伏邪之毒”理论,对此理论做到了合理继承和发展。此论是人体感邪发病过程推导出的理论,它不是具体的病因论,而是论述毒邪伏藏和发病情况的一种学说。

    伏邪之毒的形成及特点

    毒邪其性既好入血分,又善伏于津液聚集之处,外来原发性毒邪或内在继发性邪毒,其性恶而好窜,尤其是原发性毒邪最易伏经潜络,藏于骨髓。伏邪之毒是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病邪潜入人体,此时,由于邪气量少毒轻,对人体没有造成显性损害,而正虚无力驱邪外出,邪毒伏于体内,待时而发。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中指出:“其冬月温暖之时,人感乖候之气,未即发病,至春或被积寒所折,毒气不得泄,至天气暄热,温毒乃发。”伏邪之毒的产生与外界气候太过或不及的异常变化关系十分密切,机体不能很好地适应,以致气血随着气候寒暑往来的变化由内向外,由外转内的运行规律发生失调,寒热的分布失常。当气血过多地聚集于内部则里热表寒现象加重,当气血过多地聚集于外部则表热里寒的情况增强,这种气血运行的失调,寒热分布的偏在状态,就给季节性疾病、疑难杂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这就是伏邪之毒。也包括内伤杂病所致伏邪之毒,如经过治疗的内伤疾病,病情得到控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6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