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198754
无偿献血不该贴上“有价”标签(时评)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7日 《生命时报》 2012.02.07
     1月底,北京市卫生局下发文件,要求各高校把无偿献血工作纳入对学校各部门、社团组织以及师生个人等评优考核指标。新闻一出,随即引发各方争论,无偿献血该不该贴上这样的“有价”标签?

    对于争论,北京血液中心解释说,献血与否并不强制,献血也不是评优绝对化的唯一标准。但事实上,既然成为“一项指标”,也就具有了考核功能,当然也就被赋予了有偿性,违背了“自愿无偿”的献血本意。

    不得不承认,血荒已成为一个老问题。常看报纸的人会发现,隔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有报道说:某地医院出现血荒,某地血库告急,某地急需输血的患者因储血不足,无法手术,生命受到威胁。而将献血与评优挂钩,显然是为了缓解血荒。

    从短期来说,这一做法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血荒问题,但并非治本之策。现在,公众减少献血的意愿,并不是因为优惠政策不够,也不是爱心不多。有调查显示,不少献血者最担心的是传染疾病,其次是担心献的血被拿去牟利。

    担心传染病并非不能理解,但这可以通过加强宣传和安全保护措施来化解;担心自己无偿献出的血被人拿去牟利,则无论如何也令人难以接受。从医学上讲,少量献血对身体无害,但一旦献的血被人拿去牟利,无偿献血就变了味,仿佛用自己的身体去饲养了一群贪婪的“吸血鬼”。这一问题不解决,就算将献血纳入高校师生个人评优考核指标,人们也会从心理上有所排斥。

    还有一个让人们对献血质疑重重的,就是许诺的优惠政策不能落实到位。目前全国通行的规定是献血者可享受一次免费用血,苏州还曾出过“献血累计满1000毫升,就能得到一张体检卡”的政策。然而不管是哪种,在兑现过程中,都曾遭遇过程序复杂,耗时太长,最终导致不能落实的问题。

    因此,说到底,是诚信危机导致了血荒。这些问题不解决,血荒还会继续,将“无偿”化作“有价”也是徒然。▲

    (作者为长江商报评论员), http://www.100md.com(廖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