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医业 > 杂谈
编号:12141488
中医药进社区要克服“人才荒”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655期
     早在去年初,《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580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在生病时,表示“经常”或“有时”想到看中医的人占67.9%,“很少”的人为24.6%,“不会”的人仅为7.4%。另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调查,前年全国有6.7亿人次看过中医,约占总就诊人次的1/5。

    又据卫生部门统计,国人花费的医疗费,超过80%是被慢性疾病所消耗掉的,而中医药调理及治疗慢性病具有明显优势。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患慢性疾病、“富贵病”的人越来越多。

    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医人才断档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有权威调查显示:未来5年,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意向需求将达到51.76万人。尤其是“有病人无医生”已成为中医社区发展的最大难题。

    如南京玄武区两年来投入500多万元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了中医馆,但由于中医人才培养“断档”,全区只有中医师90多人,而且50岁以上的就有50多人、30岁以下的有近40人,“一老一少,两头翘”,而30~50岁年龄段的人才青黄不接。

    应该说,推广中医药进社区是一项系统工程。但目前在政策、法规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配套的地方。

    一方面,基层许多中医师是从“师带徒”方式培养出来的,他们没有文凭、学历,因此在职称评定、执业资格方面就很麻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进社区的进程。

    另一方面,中医治疗收费较低,难以体现学中医的价值。如中医师推拿一次需要20分钟,只能收10~20元钱;针灸一次5元钱左右。而培养一名能独立开方子的中医师至少要10年以上,远长于西医师的培养周期。

    由此可见,收入低、发展慢、教育时间长,是导致不少人不愿意当社区中医师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想鼓励中医药人才进社区,政策措施一定要跟进。

    一方面要适当提高社区医生的收入待遇,缩小社区中医师与大医院医生的收入差距,让他们的劳动物适其值;另一方面,要给社区中医师提供进修、深造的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医术水平,不让他们在同行面前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百拇医药(吴学安 江苏省连云港市司法局法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