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2993862
药妆经营为什么惨淡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3日 医药经济报
     一周经营观察

    中国连锁药店的药妆之旅已超过十个年头,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过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最早试水药妆的西安市场一直水波不兴,而离西安不远的宝鸡医药大厦则已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当年雄心勃勃的杭州武林药店和梧州百姓大药房,几年下来仍在感叹“药妆之路还很漫长”;益丰的尚薇、国大的C+、已撤离的台湾药妆店康是美等,赢利能力均不乐观;稍微高调一点的贵州舒普玛,去年开始进军成都市场,但面对记者采访时也仍然“语焉不详”……

    药妆经营惨淡的原因何在?有说消费习惯原因的,有说市场体系原因的,也有说经营策略和技巧原因的。诚然,这些原因确实存在。但笔者认为,药妆经营惨淡最本质的原因,是推广主体的错位。

    任何一个新产品(包括新品类)要想被消费者接受,都有一个推广的过程,在推广中开展广泛的产品利益点宣传、消费习惯培养、服务体系完善等。史玉柱当年推广脑白金,前期市场投入数以亿元计;海王金樽的推广曾经耗费数千万元,但至今仍未形成气候;康美药业的国参及中药饮片系列之所以销量不错,与其强大的高空传播和巨额前期推广费用不无关系。从这些个案出发,考察中国零售市场的健康产品不难发现,所有新产品的推广主体都是上游企业,药店充其量只是一个平台。新品的消费者教育做好了、服务体系完善了、市场推广到位了,平台才有可能发挥促进销售的功能。

    再来看近年的药妆经营,推广主体已然明显错位。很多药妆的上游生产企业把市场推广重任“委托”给了药店,但药店其实并不具备推广新品的资源和条件,而且很多药店在推广的时候不是推广药妆产品而是在推广品牌。这就等于是叫长跑运动员去参加举重比赛,焉有不败之理?

    新品推广投入巨大,风险也大,非药店功能所能胜任。药店只是销售平台,还是让药妆推广回归上游吧。 (文 肖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