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育要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
从2007年起,北京中医药大学以“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为切入点,大胆进行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开设了中医教改实验班I期(院校+师承+家传)、II期(院校课程改革+师承+家传)、高中杏林班和岐黄国医班。这一系列探索意义何在?取得了哪些经验?日前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该校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翟双庆教授。众所周知,中医药高等教育有很鲜明的特点:形式上采取的是现代高等教育,但培养的却是带有浓厚传统色彩的、具有东方文化属性的中医药人才。这就使中医药高等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争论和变革。院校教育模式与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
2007年,国家教育部在全国8所中医药高校实施质量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使北京中医药大学有机会从国家的高度、宽松的政策环境中(拥有50万研究经费和政策支持),对中医人才培养进行了更多大胆尝试。
中医教改实验班:院校教育与传统模式有机融合
从2007年起,北京中医药大学连续三年设置中医教改实验班,以中医名家子弟自主招生为基础组班,每班招收30人左右。
记者:2007年,贵校最先实施的是中医教改的中医学专业5年制自主招生班,当时设此实验班目的是什么,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
翟双庆:主要是在培养模式上做一全新的探索,实行院校模式与家传、师承模式相结合的新型培养模式。
怎样培养出名师大家,我们做了很多思考。大师们所走的路是: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由此,我们觉得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的关键是两点:一是中医思维的建立,二是扎实的中医临床技能。既然明确了这种成才规律,就要找到一种最贴近这种规律的培养模式。过去一些医家确实是以家传和跟师学习为主,我们希望利用这种模式更多地实现多临床、早临床、反复临床,通过跟师临诊,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机结合,以培养深厚的中医思维和扎实的中医临床技能功底。
过去,徒弟是师傅一手带出来的,是手把手教的模式;徒弟直接把师傅宝贵的、几十年积累的经验直接学到手、拿过来用,少走很多弯路。而且多年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使他们看到中医的疗效,自然喜欢中医、坚信中医,这对于中医学子是很重要的。家学更是如此,甚至是几代人谋生的根本,没有真本事怎么能行呢。从这点上看,家传和师承的模式更适合中医学习。我们在尊重这种方式的前提下把它和现代教育相结合。
记者:为何说现有中医药高等教育模式未突出培养中医思维和中医临床技能的任务?
翟双庆:一般临床考核,往往是考病例,在病例上写有什么症状,有什么脉象,然后学生利用这个文本材料来分析病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34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