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教育 > 信息
编号:12187322
中医诊察仪器发展困境亟待突破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2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661期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为首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到学术研究的各个领域,这在中医临床现代化研究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学者致力于舌诊仪、脉诊仪等中医诊察仪器的研究,至今已取得不小的成就。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来,舌诊仪等设备在临床上应用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

    实际应用研究缺少突破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科研人员解决了很多技术性问题,相继开发出中医舌诊专家系统、ZM-Ⅲ型智能脉象仪、MTY-A型脉象仪等系统仪器已能很好地对舌象、脉象进行初步诊断,但现阶段中医诊察仪器的应用研究却少有突破性进展,具体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

    仪器的稳定性与可重复性差

    现有的舌诊仪在光照控制、舌色校正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但仍不能排除由于患者个人伸舌姿势、情绪、病情状态等诸多人为因素对图片采集造成的影响,这就使得舌诊仪再次采集出数据的可对比性差。
, 百拇医药
    现有各类脉诊仪在脉象采集时的定位和压力调节均要求医生手动进行,由个人经验与手法差异造成的脉图形态与各种监测数据的差异不可避免,造成前后多次采集的结果无法进行客观对比。同时,患者兴奋、紧张情绪等方面对信息采集的干扰也使仪器的稳定性与可重复性面临严峻的考验。

    信息分析处理、综合识别水平低,分类标准不明确

    目前,舌诊仪的研究已用RGB量值诊断对舌色和舌苔进行定量分析,但对老嫩、胖瘦、齿痕、点刺、润燥等舌质形态及软、硬、缩、颤、抖的动态舌象分析研究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对舌象的诊断。

    而脉诊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尚处于摸索阶段,主要有时域分析、频域分析等,尚有小波变换分析、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多尺度估计理念等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分析方法,但总的来说,仍没有建立起成熟而能被广泛采用的分析和处理方法。与此同时,由于各种仪器的参数标准和分析方法的不统一,造成多种类脉象仪进行对比验证困难。
, 百拇医药
    此外,现有中医诊察仪器都缺乏舌、脉象变化与临床症状变化的相关性综合分析。

    舌脉图像信息诊断的方法、描述等相关问题都缺少统一的客观化指标,多停留在形象描述阶段,直接影响了中医诊断客观化的推广和应用。

    传统脉诊的脉法分类、命名标准尚不统一,脉诊理论的医理设计停滞与概念化,且主观因素对建模影响大,所建模型离散度大,稳定性差;而脉图的判别标准也尚未建立。

    片面强调仪器必须自动辨别、四诊合参

    很多仪器的研发片面强调仪器的自动判别,在没有统一标准的前提下,笔者认为,不可能存在具有普适性的辨别程序,得出在临床上能够得到公认的结果,而且将量化数据转为定性数据也并不可取,脉图与医生手感下的脉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并不完全等同。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定要求心电图的发明者将每种心电表现都还原为听诊器所听到的心音,心电图技术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
, 百拇医药
    四诊合参是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但四诊合参是建立在每一诊均可正确反映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基础上,如果其中一诊或更多的诊察方法所取得的信息并不准确,合参的结果很可能误导医生的判断,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优先选用成熟的技术进行合参,比追求样样都全更为重要。

    科技研发与临床应用脱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形成良好的研发模式,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不可能取得卓越研究成果的。目前各类课题很少支持在临床中应用中医诊察仪器的研究,工科院校研发出的中医诊察仪器多用于各专业院校的教学,而科研单位对于教学实践后的反馈信息却没有及时吸取并予以改进。

    有高校教师曾发表论文,指出中医诊察教学仪器的电子芯片不稳定、材料易老化、仪器运作时噪音大、配套计算机软件不稳定、机身后侧闪烁灯暴露、诊脉部位不明确、与临床实际指感差异大等若干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而这应是相关科研单位该完成的工作。由此可见,教学实践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尚未有效解决,临床上又怎能有广泛应用?
, 百拇医药
    此外,部分研发人员单纯从科研角度出发,对仪器的应用考虑不足,有的研制组缺乏中医人员或缺少从事临床工作的中医人员参与,其分析结果很难与临床实践结合。

    仪器自身条件限制,公众认识不足

    舌诊仪、脉诊仪等中医诊察仪器多价格偏贵、操作较复杂。由于仪器软硬件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大,同时缺少对检测分析人员的组织培训,使非专业人员难以掌握操作要领,学习和应用较困难,医生往往不清楚如何使用。

    同时,有关部门、科研单位、医院对中医诊察仪器的宣传和使用较少,生产厂商缺乏宣传渠道、国家缺乏相关的对中医诊察仪器的收费及医保支付制度的建立,也是患者不了解或不接受的主要原因。

    缺乏跨专业、跨学科中医人才

    中医诊察仪器的研究是集中医学、西医学、物理力学、数学、生物信息学、组织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为一体的科学研究,需要大量跨学科人才及各学科人才的广泛通力合作,且所需资金多,制作周期长。而国内现有尖端科技资源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等一二线城市。近年来,这些地区虽然研发成果频多,但国内其它地区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常处于低水平重复,对人力、财力造成极大的浪费。
, 百拇医药
    而目前中医专业培养的一般人才多,有目的培养中医诊察技术的专业人才却远未起步,要推动中医药的发展,需要有远见卓识的院校领导重视这方面工作。

    有竞争才能有进步,有比较才有发展。中医诊察仪器的研发想要取得飞跃性突破,就需要一个充满竞争力的研究环境。笔者建议,全国应建立一个共同研发与信息交流的平台,集中展示各类研究成果,资源共享;各地研究人员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不断满足中医诊察仪器发展的要求。

    同时,要培养一批以中医为主,兼通中医药工程技术,能担负起中医临床检测任务的跨学科中医人才是发展中医、推动中医诊察仪器前进的必然趋势,是进一步实现多学科无缝联合,发展中医诊断客观化研究,生产出更适合临床高端产品的重要一步。, 百拇医药(朱琳 天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