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业界动态
编号:12212175
“理论+临床+新药”模式促进络病学发展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23日 中国医药报 2012.02.23
     第八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北京召开

    本报讯 记者熊昌彪报道 日前在京召开的第八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上传来消息,络病理论在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均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应用脉络理论防治重大疾病研究取得新进展。

    以吴以岭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科研团队,在我国传统的络病防治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研究,丰富理论内涵,系统构建了中医脉络学说,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显著提高了以微血管损伤为核心机制的急性心梗、脑梗及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三大疾病及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显示了络病学说的巨大临床价值。在络病学发展的同时,“理论+临床+新药”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有力促进了络病学的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推进了临床特色科室的建设,带动了国家专利新药的研发,形成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相互促进的良好循环机制。

    据介绍,由于历史原因,“经脉”与“经络”概念混淆,致使传统的关于血脉及脉络病变的大量理论和治疗方药缺乏系统的整理研究,更未形成系统的脉络学说。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主任委员吴以岭院士带领研究团队,系统整理了历代文献有关脉络理论的论述与治疗方药,在其创立的络病理论研究“三维立体网络系统”的基础上,提出广义的络脉分为经络和脉络,“脉络”与西医学中小血管、微血管(包括微循环)具有高度相关性的观点,使之成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血管病变的结合点。
, 百拇医药
    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揭示了营气与血管内膜、卫气与血管外膜的相关性,阐明了“脉络——血管系统病”发病、病机、辨证、治疗的内在规律,总结出了“搜剔疏通”的用药规律,首次系统构建了对血管病变防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的“脉络学说”。

    2004年出版《络病学》,2010年出版《脉络论》,反映了络病学研究从“络病证治”体系的建立到“脉络学说”的形成,体现了络病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络病学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005年吴以岭院士主持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围绕络病学分支学科之一的脉络学说开展系统研究,经过5年包括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中药学、系统生物学等领域专家团队的共同努力,首次系统构建了对于血管病变防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的“脉络学说”,从营气与血管内皮、卫气与血管外膜及全身性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营卫交感异常与“内皮—中膜—外膜”相互影响,全面深刻地揭示了血管病变由外到内与由内到外的发病机制;揭示了络气郁滞与络气虚滞等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在血管病变发病中的始动作用,为血管病变早期干预提供了实验依据;通过3469例血管病变临床调查,揭示了“脉络—血管系统病”共性病机及病理演变规律,总结出中药“搜剔疏通”用药规律。
, http://www.100md.com
    通络代表药物通心络稳定易损斑块的实验研究由张运院士主持,其研究论文发表于《美国生理杂志心脏循环生理》上,配发的编辑部评论文章——《传统中医药向现代医学的挑战》指出,“本研究为未来可能发展成冠心病事件的高危患者点燃了希望之灯”。2011年10月,吴以岭院士、张运院士、杨跃进教授受邀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开展通心络研究的学术交流,受到国际医学界的关注。

    本次国际络病学大会召开之际,恰逢脉络学研究的国家“973”项目——基于微血管病变性疾病的营卫“由络以通,交会生化”研究工作启动。该研究围绕有效阻断心血管事件链,形成对心、脑、肾微血管病变的共性发病规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和有效药物。

    本次络病学大会还围绕脉络学说的科研成果研讨了对《络病学》教材的修订,以反映络病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据悉,在目前已有40余家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络病学》课程的基础上,还将在更多高校开设这一课程,以扩大在校教育与继续教育。同时,以20余个省市建立的络病专业委员会为推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

    此次国际络病学大会是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