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树强:医患双方是利益共同体
开放夜门诊让患者满意
昨天下午6时,中日友好医院的所有门诊科室和医技科室依然全面开放,能拔牙,能号脉,能做B超……各科都有大夫,各种检查全能做。
去年8月,中日友好医院成为国内首家全方位开放夜门诊的医院,这是继7年前该院开始实行无假日门诊后又一便民举措。“上班族和学生族是最大的受益人群。”许树强说,每周一到周四开放的夜门诊不是“做做样子”,而是真正的全面开放,“服务范围包括全院所有的临床和医技科室,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各科、放射科、超声科、病理科、检验科等43个科室。此外,其他相关配套的行政后勤科室也要跟着上班到晚8时半。”为了能够维持夜门诊的正常运转,每天的夜门诊需要动用200多名医务人员和行政后勤人员。
许树强说,医改要顺应百姓的需求,开放夜门诊就是顺应了患者的需求。
让医生有机会进修提高
, http://www.100md.com
中日友好医院是卫生部部属的三家医院之一,是“国家队”的成员。许树强说,正因为“国家队”的这种身份,中日友好医院更要积极成为医改的参与者和践行者。
“为什么要医改?就是因为患者和医生都不满意。医患双方不满意,政府和社会也就不满意。如果要改,首先要让患者和医生满意。”开放夜门诊是增加患者满意度的方式。同时,许树强也在思考如何让医生满意,“我也要为职工谋福利。”对于中日友好医院的医生来说,最大的“福利”莫过于高层次的进修。从2010年起,医院连续3年每年在人才培养上投入2000万元,把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送出国门去培训,他们去的国家都是医学水平很高的国家: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等;选择的院校都是所在国的一流院校:哈佛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东京大学、剑桥大学……各个学科的医生们都有同样的机会学习。中日友好医院还与京外的众多名院,包括西京医院等形成战略联盟,让医生也能在“联盟”中得到提升。
公立医院必须坚持公益性
, 百拇医药
在望京的东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每天都能找到前来出诊的中日友好医院专家;在顺义区人民医院,如果遇到棘手的医疗难题,中日友好医院的医生会立刻驱车前往支援。这些基层的医疗机构,都是由中日友好医院负责进行对口支援的。这种支援是双向的:基层的医生可以到中日友好医院进修,中日友好医院的专家也会走进社区,讲课、出诊、会诊。在京外,还有众多的医疗机构也与中日友好医院密切联系着,内蒙古、陕西、新疆、西藏、青海、云南、贵州……一共有20多家县级医院都在中日友好医院的对口帮扶网络中。许树强说,医院每年都派医生到对口支援的医疗机构,“这是有制度保障的;医院也会给医生适当的补助。”与此同时,对口帮扶的医疗机构每年都会有医生到北京进修,一些对口支援医院的医生还可以去国外进修,学费由中日友好医院承担。
许树强说,目前正在进行的医改中,明确大型公立医院必须要坚持“公益性”。“公益性”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就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基本医疗服务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科研、教学、突发应急公共卫生保障、对口支援等多个方面,“挣钱不是公立大医院的首要任务,代表政府满足基本医疗需求才是第一要务。”
, http://www.100md.com
医患双方是利益共同体
医患双方的矛盾一直是待破解的难题。作为一名医院管理者,许树强对医患关系有着独到的认识:医患双方应该是利益共同体,他们共同的“敌人”是疾病。许树强说,医患关系是特殊阶段、特殊时期、特殊情况下的特殊关系:医生与患者都共同希望能够战胜疾病,促进健康,延长寿命,两者在目标、利益、理想等方面是相同的,因此,医患双方的价值观从本质上是统一的。但是这种本质目前还未被所有的医生和患者所认识。根据卫生部公布的数字,目前每年全国发生的医疗纠纷超过百万起,平均每年每家医疗机构医疗纠纷的数量40起左右,“医闹”和医患冲突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许树强说,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是医患双方相互尊重,患者由于缺乏医学专业分辨能力,没有选择的余地,容易产生疑惑的心态,医生如果能够在沟通交流中说出一个“请”,一个“您”,一声“谢谢”,一句“对不起”,患者立即会感受到医护人员对他的尊重。正常的医患关系需要建立在互尊、互信的基础上,“双方互相信任,医生不再过度防卫,患者不再猜忌”,医患之间相互理解、积极沟通,相互包容,才可能实现和谐的医患关系。
本报记者 贾晓宏 J146
阎彤 摄 J124
人物档案
许树强,中共党员,汉族,医学硕士,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及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曾荣获“全国抗洪模范”、“中央保健工作先进个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