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试题.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264kb)。
溫 病 學 試 題
第一章:緒 論
A、型題
1.溫病學的病名首見於:A
A.黃帝內經 B.傷寒論 C.外臺秘要 D.時後方 E.諸病源候論
2.首先提出運用辛溫發表劑治療外感病,必須因時、因地、因人而靈活加入寒涼清熱等藥物的醫家是:C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劉河間 E.王叔和
3.創立三焦辨証的醫家是:D
A.王孟英 B.葉天士 C.余師愚 D.吳鞠通 E.喻嘉言
4.余師愚的代表著作是:B
A.廣溫疫論 B.疫疹-得 C.溫疫論 D.傷寒溫疫條辨 E.臨證指南醫案
5.全面發展了溫病辨舌、驗齒、辨斑疹、白瘩等診斷方法的醫家是:B
A戴天章 B.葉天士 C.王孟英 D.吳鞠通 E.余師愚
6.對溫病的治療首先強調初起不可純投辛溫,主張應以寒涼為主的醫家是:C
A.羅天益 B.王安道 C.劉河間 D.朱肱 E.汪石山
7.溫病學說形成的時代為:B
A.宋到元代 B.明到清代 C.新中國成立後 D.戰國到唐代 E.鴉片戰爭以後到新中國成立前
8.(溫熱經偉)的作者是:A
A.王孟英 B.葉天士 C.吳鞠通 D.薛生白 E.吳又可
9.提出"癘氣"病因學說的明代醫家是: B
A.汪石山 B.吳又可 C.李時珍 D.李中梓 E.王肯堂
10.首先提出溫病有新感,有伏氣的醫家是: B
A.王安道 B.郭雍 C.劉河間 D.朱肱 E.羅天益
11.我國醫學發展史上第一部溫疫專著是: C
A.溫熱論 B.溫熱經偉 C.溫疫論 D.濕熱病篇 E.肘後備急方
12.吳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
A.濕熱病篇 B.溫熱論 C.溫病條辨 D.溫熱經偉 E.溫疫論
13.在溫病學發展史上,首先提出溫病不得混稱傷寒的醫家是:E
A.吳又可 B.吳鞠通 C.劉河間 D.朱肱 E.王安道
14.被謄為"溫熱大師"的醫家是:B
A.王孟英 B.葉天士 C.吳鞠通 D.吳又可 E.薛生白
15.金元時期,在熱性病治療上提出新觀點,組創新方的醫家是: B
A.王安道 B.劉河間 C.張從正 D.李東垣 E.朱丹溪
16.在熱病治療上,首先提出以客寒涼清熱為主的醫家是:B
A.朱肱 B.劉河間 C.汪石山 D.吳又可 E.王安道
17..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
A.溫病分新感溫病與伏氣溫病 B.古方今病不相能
C.立新論、創新法 D.脫卻傷寒辨証溫病 E.靈活運用經方
18..溫病學發展到什麼時候才開始從傷寒論體系中擺脫出來:C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
19..我國醫學發展史上可稱為溫病學的奠基專著是:A
A.溫病論 B.溫疫論 C.溫熱經偉 D.疫病篇 E.溫病條辨
20.溫病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是在: E
A.唐代 B.宗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
21.(廣溫疫論)一書的作者是:C
A.餘霖 B.揚栗山 C.戴天章 D.吳有性 E.俞根初
22.首創溫病衛氣營血辨證體系的醫家是:C
A.吳又可 B.薛生白 C.葉天士 D.吳鞠通 E.陳平伯
23.是誰在衛氣營血辨証理論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三焦辨証理論:E
A.劉河間 B.吳又可 C.雷少逸 D.王孟英 E.以上均不是
24.清代溫病學家中,成就最為卓著,影響最大的是:D
A.薛生白 B.王孟英 C.吳鞠通 D.葉天士 E.陳平伯
25.論述濕熱病的病因、病機、辨證施治的專著是:C
A.溫熱論 B.疫病篇 C.濕熱病篇 D.溫疫論 E.外感溫病篇
26.溫病學在因證脈治方面形成完整體系的標誌是:E
A.病因學說的確立 B.伏邪溫病學說的確立 C.新感溫病學說的確立
D.以寒涼清熱為主的治則的確立 E.以衛氣營血、三焦為核心的理論體糸的確立
27.認為溫病有伏邪、新感之下不同,其主要導源於下列哪部醫著:D
A.衛生寶鑒 B.醫經溯涸集 C.類證活人書 D.傷寒補亡論 E.外合秘耍
28.下列哪項不是吳又可的主要學ポ觀點: A
A.溫疫致病的病因主要是時行之氣 B.溫疫具有強烈的傳染性 C.感邪途經是從口鼻而入
D.治療以法邪為第一要義 E.病邪致病有一定的選擇性
B型 題
A.薛生白 B.王孟英 C.王安道 D.吳鞠通 E.戴天章
1.(醫經溯涸集)的作者是: C
2.(溫熱經偉)的作者是: B
3.(溫熱病篇)的作者是: A
A. 溫病學是研究溫病發生發展規律及其診治和預防方法的一門臨床學科.
B. B.溫病學是研究外感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及預防和診治方法的學科.
C. 研究急性傳染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及其預防和診治方法的學科.
D. 闡明溫病的病因、發病、病變化及其轉歸,以揭示溫病的本質;研究溫病的診斷方法、治療和預防措施,不斷提高中醫醫療水平,有效地保護人民的身體健康.
E. 研究四時溫病的證候類型和辨治方法.
4.溫病學的概念: A
5.溫病學的任務: D
A. "冬傷於寒,至舂發者,謂之溫病;冬不傷寒而春自感風溫氣而病者,亦謂之溫".
B. 運用麻黃湯、桂枝湯、等治療外感病,必須因時、因地、因人而靈活加入寒涼清熱等藥.
C. "歲中有癘氣,兼挾鬼毒相注,名日溫病".
D. "溫病不得混稱傷寒.
E. "人感乘戾之氣而生病"
6.宋朱肱(類讓活人書)提出: B
7.晉葛洪(肘後備急方)提出: C
8.宋郭雍(傷寒補亡論)提出: A
A. 傷寒六經傳變皆為熱證,治應以寒涼為主.
B. 溫病是伏熱由裏外發,治應清裏熱為主.
C. 不獨有伏邪溫病,且有新感溫病.
D. 溫疫的致病原因並非六氣,而是"癘氣"
E. 溫熱之邪不燥胃津,必耗腎液.
9.吳又可提出: D ......
溫 病 學 試 題
第一章:緒 論
A、型題
1.溫病學的病名首見於:A
A.黃帝內經 B.傷寒論 C.外臺秘要 D.時後方 E.諸病源候論
2.首先提出運用辛溫發表劑治療外感病,必須因時、因地、因人而靈活加入寒涼清熱等藥物的醫家是:C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劉河間 E.王叔和
3.創立三焦辨証的醫家是:D
A.王孟英 B.葉天士 C.余師愚 D.吳鞠通 E.喻嘉言
4.余師愚的代表著作是:B
A.廣溫疫論 B.疫疹-得 C.溫疫論 D.傷寒溫疫條辨 E.臨證指南醫案
5.全面發展了溫病辨舌、驗齒、辨斑疹、白瘩等診斷方法的醫家是:B
A戴天章 B.葉天士 C.王孟英 D.吳鞠通 E.余師愚
6.對溫病的治療首先強調初起不可純投辛溫,主張應以寒涼為主的醫家是:C
A.羅天益 B.王安道 C.劉河間 D.朱肱 E.汪石山
7.溫病學說形成的時代為:B
A.宋到元代 B.明到清代 C.新中國成立後 D.戰國到唐代 E.鴉片戰爭以後到新中國成立前
8.(溫熱經偉)的作者是:A
A.王孟英 B.葉天士 C.吳鞠通 D.薛生白 E.吳又可
9.提出"癘氣"病因學說的明代醫家是: B
A.汪石山 B.吳又可 C.李時珍 D.李中梓 E.王肯堂
10.首先提出溫病有新感,有伏氣的醫家是: B
A.王安道 B.郭雍 C.劉河間 D.朱肱 E.羅天益
11.我國醫學發展史上第一部溫疫專著是: C
A.溫熱論 B.溫熱經偉 C.溫疫論 D.濕熱病篇 E.肘後備急方
12.吳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
A.濕熱病篇 B.溫熱論 C.溫病條辨 D.溫熱經偉 E.溫疫論
13.在溫病學發展史上,首先提出溫病不得混稱傷寒的醫家是:E
A.吳又可 B.吳鞠通 C.劉河間 D.朱肱 E.王安道
14.被謄為"溫熱大師"的醫家是:B
A.王孟英 B.葉天士 C.吳鞠通 D.吳又可 E.薛生白
15.金元時期,在熱性病治療上提出新觀點,組創新方的醫家是: B
A.王安道 B.劉河間 C.張從正 D.李東垣 E.朱丹溪
16.在熱病治療上,首先提出以客寒涼清熱為主的醫家是:B
A.朱肱 B.劉河間 C.汪石山 D.吳又可 E.王安道
17..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
A.溫病分新感溫病與伏氣溫病 B.古方今病不相能
C.立新論、創新法 D.脫卻傷寒辨証溫病 E.靈活運用經方
18..溫病學發展到什麼時候才開始從傷寒論體系中擺脫出來:C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
19..我國醫學發展史上可稱為溫病學的奠基專著是:A
A.溫病論 B.溫疫論 C.溫熱經偉 D.疫病篇 E.溫病條辨
20.溫病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是在: E
A.唐代 B.宗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
21.(廣溫疫論)一書的作者是:C
A.餘霖 B.揚栗山 C.戴天章 D.吳有性 E.俞根初
22.首創溫病衛氣營血辨證體系的醫家是:C
A.吳又可 B.薛生白 C.葉天士 D.吳鞠通 E.陳平伯
23.是誰在衛氣營血辨証理論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三焦辨証理論:E
A.劉河間 B.吳又可 C.雷少逸 D.王孟英 E.以上均不是
24.清代溫病學家中,成就最為卓著,影響最大的是:D
A.薛生白 B.王孟英 C.吳鞠通 D.葉天士 E.陳平伯
25.論述濕熱病的病因、病機、辨證施治的專著是:C
A.溫熱論 B.疫病篇 C.濕熱病篇 D.溫疫論 E.外感溫病篇
26.溫病學在因證脈治方面形成完整體系的標誌是:E
A.病因學說的確立 B.伏邪溫病學說的確立 C.新感溫病學說的確立
D.以寒涼清熱為主的治則的確立 E.以衛氣營血、三焦為核心的理論體糸的確立
27.認為溫病有伏邪、新感之下不同,其主要導源於下列哪部醫著:D
A.衛生寶鑒 B.醫經溯涸集 C.類證活人書 D.傷寒補亡論 E.外合秘耍
28.下列哪項不是吳又可的主要學ポ觀點: A
A.溫疫致病的病因主要是時行之氣 B.溫疫具有強烈的傳染性 C.感邪途經是從口鼻而入
D.治療以法邪為第一要義 E.病邪致病有一定的選擇性
B型 題
A.薛生白 B.王孟英 C.王安道 D.吳鞠通 E.戴天章
1.(醫經溯涸集)的作者是: C
2.(溫熱經偉)的作者是: B
3.(溫熱病篇)的作者是: A
A. 溫病學是研究溫病發生發展規律及其診治和預防方法的一門臨床學科.
B. B.溫病學是研究外感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及預防和診治方法的學科.
C. 研究急性傳染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及其預防和診治方法的學科.
D. 闡明溫病的病因、發病、病變化及其轉歸,以揭示溫病的本質;研究溫病的診斷方法、治療和預防措施,不斷提高中醫醫療水平,有效地保護人民的身體健康.
E. 研究四時溫病的證候類型和辨治方法.
4.溫病學的概念: A
5.溫病學的任務: D
A. "冬傷於寒,至舂發者,謂之溫病;冬不傷寒而春自感風溫氣而病者,亦謂之溫".
B. 運用麻黃湯、桂枝湯、等治療外感病,必須因時、因地、因人而靈活加入寒涼清熱等藥.
C. "歲中有癘氣,兼挾鬼毒相注,名日溫病".
D. "溫病不得混稱傷寒.
E. "人感乘戾之氣而生病"
6.宋朱肱(類讓活人書)提出: B
7.晉葛洪(肘後備急方)提出: C
8.宋郭雍(傷寒補亡論)提出: A
A. 傷寒六經傳變皆為熱證,治應以寒涼為主.
B. 溫病是伏熱由裏外發,治應清裏熱為主.
C. 不獨有伏邪溫病,且有新感溫病.
D. 溫疫的致病原因並非六氣,而是"癘氣"
E. 溫熱之邪不燥胃津,必耗腎液.
9.吳又可提出: D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126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