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更多...
编号:12213428
用恭敬心传承中医药文化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27日 中国医药报 2012.04.27
     □ 朱晓春 马 明

    “放眼中国,能够望、闻、问、切诊断,能够辨证论治,且有一定水平的中医大夫,估计只有1万~3万人了。有人担心,今后中国人学正宗中医,要像玄奘取经那样远赴异国。”这句话来自2009年第34期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张冉燃的专题报道《忧患中医》。正如文中所忧虑的那样,中医药文化的衰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近些年来,很多有识之士对此忧心忡忡,纷纷为重振中医药文化献计献策。2009年,国务院也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也从完善中医药师承和继续教育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政策上为中医师承提供了制度保障。显然,恢复承认中医师承制度,极大地鼓舞了有心致力于中医药文化传承人士的信心,为中医文化传承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平台。但是,应当看到中医药文化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他不仅具有一些外在的像针灸、刮痧、诊脉、中草药等这样的“形而下”属性,更重要的他还具有“形而上”的属性。正如《易经·系辞上传》所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著名中医学者刘力红老师将中医比喻为一种“道器合一”的学问。这个有形“器”的传承我们可以用师承等制度来保障,那么“道”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如何传承呢?孩子有疑问问父母,子孙有疑问问祖先,让我们从祖先那里找找答案吧。
, http://www.100md.com
    东汉时期著名才子魏昭,年少时见到郭林宗(当时的大儒,熟读各家典籍,人称“有道先生”),以为“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愿在左右,供给洒扫”,就拜郭林宗为师。一日,郭林宗生病,就命魏昭煮粥,煮好之后,魏昭就端给郭林宗吃。郭林宗这时候就大声地呵斥魏昭说:“为长者作粥,不加意敬,使不可食!”魏昭就再次煮粥,而且恭敬事奉;郭林宗又同样地呵斥了他三遍,而魏昭的容貌脸色丝毫都没改变;郭林宗这时才对他说:“吾始见子之面,而今而后,知卿心耳!”,从此以后,他正式收魏昭为徒,把自己的所有学识全教给了他,而魏昭也终成大器。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震亨(丹溪),少年时得知在武杭修道的罗知悌医道很好,于是登门拜访。往返10次,不予接见,丹溪“日拱立其门,大风雨不易”,感其至诚,罗才全授其术。朱丹溪学成之后悬壶济世,成为一代宗师。

    历史有记载的这种事例很多,经典的如慧可断臂求法,张良路遇黄石老人的故事等等,无一不是具有尊师重道品德,能够对老师至诚恭敬的学生才能获得老师的青睐,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 百拇医药
    由此可见,古人求学时对师道是多么的至诚恭敬。

    目前,全国中医药大学及中医学院就有20多家,很多优秀的老师也苦口婆心地传道授业,他们通过教室的实地教学,网络、广播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其心不可谓之不真,其意不可谓之不切,其方法不可谓之不灵活,其资料不可谓之不丰富。那么,为什么传承的效果不好呢?为什么出不了像张仲景、朱震亨(丹溪)这样的大师,出不了像《伤寒论杂病论》、《备急千金要方》这样的不朽的经典著作。

    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的学生缺乏古人那种至诚恭敬之心。那么,为什么需要这种至诚恭敬之心才能传承道业呢?原因在于,中医是一门道器合一的或者说形神兼备的学问,他与自然规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道”相一致,是一门圆满的学问。这个至诚恭敬之心与中医的“道”性质是相同的,也只有这种心态才能与老师产生共鸣,才能与老师传授的道产生共鸣。如《礼记·学记》所说:“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你对老师和老师传的道有一分恭敬,就得一分利益,对老师和老师传的道有十分恭敬,就得十分利益。各人受益多少,全在恭敬心之深浅。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上十分重视尊师重道的真实意义所在。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韩愈老夫子当年的感慨,到今天显得尤为恰如其分,愿天下有志于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努力从自我做起,重拾师道尊严,重拾对传统文化和老师的恭敬心,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尽点微薄之力。

    (作者单位: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