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 物质循环中的一个驿站
有了人类就有了关于死亡的论述,庄子把死亡比喻为游子回乡,陶渊明对死亡的认识是“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世界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都在不断地进行循环,形成各种循环圈。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一个个循环组成大大小小的圆,相互交叉或者包容。人类也参与在这些循环中,生命是宇宙大圆圈中的一个小圆圈,死亡便是物质转换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因他爸爸喝酒时一时兴起,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式的乳名——— 二狗,村里人常常拿他的乳名取乐。二狗到远离家乡的地方上中学,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响亮的“大名”高飞,高飞当上了班长,同学们叫他“高班长”,工作了,同事们对他的称呼也在不断地变换:“高干事”、“高科长”、“高处长”、“高厅长”。官至厅长时,高飞同志光荣退休了,退得非常彻底,非常干净,丝毫没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思。他谢绝了返聘的请求,谢绝了某协会邀请出任会长的职务,谢绝了某研究所邀请出任顾问的请求,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叫“六十不惑”。
, 百拇医药
他卖掉了省城的房子,回到山村去养老,起初村里人叫他“高厅长”,他要求儿时的朋友还叫他“二狗”,他说:“我的听力不好,你们叫我‘厅长’,我听不见了。”后来,大家只好叫他“二狗”了。乡亲对高飞同志称呼的变换可见人生的循环。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相同的起点、相同的终点,体会到过程才是最真实的。无论你是开奔驰、宝马的,还是驾奥拓、QQ的,还有骑自行车、步行的,我们的终点都是殡仪馆。上帝不会因为你是开奔驰的,就允许你再开回去,人生就是单行道。
常常有人写文章或者做演讲,要和大家讨论一个主题:“如果我明天就死去,今天应该如何度过?”我认为这是一个无聊的论题,既然今天活着,就要把今天过得灿烂。奥运会要搞倒计时,新年的钟声要做倒计时,死亡永远没有必要去做倒计时,弄得自己诚惶诚恐。死神在哪里等待我们,没法确定,不必确定,随时坦然地恭候它的光临。谁学会了直面死亡,谁就拥有不再被奴役的心灵,就能无视一切的束缚,泰然对待生活中的任何事。
, http://www.100md.com
如果你现在就开始盘算你的生命还剩下几分分秒,人生还有意义吗?正如一位失眠患者说道:“我上床5分钟还没有睡着,我就觉得浪费了5分钟时间挺可惜;半小时没有睡着,我就有些着急了,赶紧选择最传统的催眠术——— 数绵羊,一只只的数到一群群的数,数得非常投入,数得睡意全无了。把白绵羊数成了黑绵羊,又把黑绵羊数成了白绵羊,想到现在应该差不多了吧,往窗外一看,原来是东方发白了,露出了羊肚色。”只要做倒计时,人就会变得浮躁焦虑。
在人生旅途中,我也曾目睹了很多死亡的情形。很小的时候,看着亲人离去,曾让我很痛苦。后来,我成了一名医生,我尽心尽力地救治病人,看到他们康复,倍感欣慰。但医学的发展总是难以超越疾病的步伐,永远滞后于疾病。我见到病人在病榻上呻吟,见到同样痛苦或者焦躁的病人家属,我出于对生命的尊重,觉得对不治之症的放弃可能是一种人道与博爱。
我有一位朋友,40多岁,肝癌中晚期了,他渴望活着,卖掉自己的房屋与家产,恳求父母也卖掉了房子,又恳求单位为他垫付部分费用,东挪西借,凑了几十万,到北京大医院住了三个多月,还是没有逃脱死亡的追捕,留下一个8岁的儿子和几十万的债务。可怜的妻子一直没有工作,靠在老公生前的单位做临时工养家,她的收入别说还债,连交儿子的学费都十分困难。在凑钱的时候,他的亲人、同事、医生心里都在嘀咕一句话:“犯得着这样折腾吗?”但谁也不敢说出这句话,这也算是中国的国情吧。
, http://www.100md.com
人的一生,犹如一条小溪,开始的时候很弱小,流淌在山间,与岩石和泥土撞击出清脆的响声。汇集之后变成了河流,也会有波涛汹涌。临近暮年,渐渐地汇入大海,深沉、广博而宁静。死亡是与自然的融合,意味着进入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我虽不向往,但也绝不惧怕。
有人把死亡场景描绘成电闪雷鸣,山崩地裂的悲壮,让人感受到一个人的死去就像地球的毁灭一样,这是用来形容伟人死亡的情形的,后来连普通人葬礼上也学会了营造这种恐怖的氛围。事实上,无论你多么伟大还是多么平庸,死亡都是物质的变化,没有必要做出这种渲染造势,用死人吓唬活人。
死亡是生命礼花的最后一次绽放,同样绚烂多彩。礼花的烟雾犹如一个人的思想与精神,化作天地之气,在宇宙间永存;燃放后的灰烬散落在野草丛中,变成了野草的生命元素。生与死,就像昼夜的更替一样,都是人生的驿站,一个昼夜的人生是生命中的小驿站,生与死是物质循环的交换站,犹如从1路公共汽车转乘2路公共汽车,进入另一个循环的圆圈。
有没有来生?有没有鬼神?文章写到这里,再讨论这些问题就纯属多余。物质是不灭,变成杂草与变成鬼神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摘自潘习龙著《人生何处不绽放》), 百拇医药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因他爸爸喝酒时一时兴起,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式的乳名——— 二狗,村里人常常拿他的乳名取乐。二狗到远离家乡的地方上中学,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响亮的“大名”高飞,高飞当上了班长,同学们叫他“高班长”,工作了,同事们对他的称呼也在不断地变换:“高干事”、“高科长”、“高处长”、“高厅长”。官至厅长时,高飞同志光荣退休了,退得非常彻底,非常干净,丝毫没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思。他谢绝了返聘的请求,谢绝了某协会邀请出任会长的职务,谢绝了某研究所邀请出任顾问的请求,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叫“六十不惑”。
, 百拇医药
他卖掉了省城的房子,回到山村去养老,起初村里人叫他“高厅长”,他要求儿时的朋友还叫他“二狗”,他说:“我的听力不好,你们叫我‘厅长’,我听不见了。”后来,大家只好叫他“二狗”了。乡亲对高飞同志称呼的变换可见人生的循环。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相同的起点、相同的终点,体会到过程才是最真实的。无论你是开奔驰、宝马的,还是驾奥拓、QQ的,还有骑自行车、步行的,我们的终点都是殡仪馆。上帝不会因为你是开奔驰的,就允许你再开回去,人生就是单行道。
常常有人写文章或者做演讲,要和大家讨论一个主题:“如果我明天就死去,今天应该如何度过?”我认为这是一个无聊的论题,既然今天活着,就要把今天过得灿烂。奥运会要搞倒计时,新年的钟声要做倒计时,死亡永远没有必要去做倒计时,弄得自己诚惶诚恐。死神在哪里等待我们,没法确定,不必确定,随时坦然地恭候它的光临。谁学会了直面死亡,谁就拥有不再被奴役的心灵,就能无视一切的束缚,泰然对待生活中的任何事。
, http://www.100md.com
如果你现在就开始盘算你的生命还剩下几分分秒,人生还有意义吗?正如一位失眠患者说道:“我上床5分钟还没有睡着,我就觉得浪费了5分钟时间挺可惜;半小时没有睡着,我就有些着急了,赶紧选择最传统的催眠术——— 数绵羊,一只只的数到一群群的数,数得非常投入,数得睡意全无了。把白绵羊数成了黑绵羊,又把黑绵羊数成了白绵羊,想到现在应该差不多了吧,往窗外一看,原来是东方发白了,露出了羊肚色。”只要做倒计时,人就会变得浮躁焦虑。
在人生旅途中,我也曾目睹了很多死亡的情形。很小的时候,看着亲人离去,曾让我很痛苦。后来,我成了一名医生,我尽心尽力地救治病人,看到他们康复,倍感欣慰。但医学的发展总是难以超越疾病的步伐,永远滞后于疾病。我见到病人在病榻上呻吟,见到同样痛苦或者焦躁的病人家属,我出于对生命的尊重,觉得对不治之症的放弃可能是一种人道与博爱。
我有一位朋友,40多岁,肝癌中晚期了,他渴望活着,卖掉自己的房屋与家产,恳求父母也卖掉了房子,又恳求单位为他垫付部分费用,东挪西借,凑了几十万,到北京大医院住了三个多月,还是没有逃脱死亡的追捕,留下一个8岁的儿子和几十万的债务。可怜的妻子一直没有工作,靠在老公生前的单位做临时工养家,她的收入别说还债,连交儿子的学费都十分困难。在凑钱的时候,他的亲人、同事、医生心里都在嘀咕一句话:“犯得着这样折腾吗?”但谁也不敢说出这句话,这也算是中国的国情吧。
, http://www.100md.com
人的一生,犹如一条小溪,开始的时候很弱小,流淌在山间,与岩石和泥土撞击出清脆的响声。汇集之后变成了河流,也会有波涛汹涌。临近暮年,渐渐地汇入大海,深沉、广博而宁静。死亡是与自然的融合,意味着进入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我虽不向往,但也绝不惧怕。
有人把死亡场景描绘成电闪雷鸣,山崩地裂的悲壮,让人感受到一个人的死去就像地球的毁灭一样,这是用来形容伟人死亡的情形的,后来连普通人葬礼上也学会了营造这种恐怖的氛围。事实上,无论你多么伟大还是多么平庸,死亡都是物质的变化,没有必要做出这种渲染造势,用死人吓唬活人。
死亡是生命礼花的最后一次绽放,同样绚烂多彩。礼花的烟雾犹如一个人的思想与精神,化作天地之气,在宇宙间永存;燃放后的灰烬散落在野草丛中,变成了野草的生命元素。生与死,就像昼夜的更替一样,都是人生的驿站,一个昼夜的人生是生命中的小驿站,生与死是物质循环的交换站,犹如从1路公共汽车转乘2路公共汽车,进入另一个循环的圆圈。
有没有来生?有没有鬼神?文章写到这里,再讨论这些问题就纯属多余。物质是不灭,变成杂草与变成鬼神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摘自潘习龙著《人生何处不绽放》),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