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人生:心理学家的减压心得 等
心理学家的减压心得(笑看人生)
美国《好主妇》杂志撰文分享
“压力大”、“负担重”……这样的抱怨似乎总是如影随形地纠缠着我们。事实上,生活中有多少没用的“鸡肋”因为扔了可惜被你收藏着?日前,美国《好主妇》杂志结合多位心理学家的亲身体会,教你如何清理心理垃圾,给心灵减负。
改掉手机不离手的习惯。很多人走到哪儿都要把手机抓在手里才踏实,总是担心错过什么重要电话或短信。其实,手机在包里也能听得见,与其依赖“电子朋友”,不如约朋友面对面沟通,更让你畅所欲言。
把几年没翻的旧书送人。我们需要知识更新,因此,最好让自己的书柜也时常保持新鲜血液,定期“辞旧换新”是相当有必要的。当然,如果有人需要这些旧书,送给他们是最好的归宿了。
, 百拇医药 扔掉无价值的资料。很多人抽屉里保存着一大叠购物单据、缴费发票等。这些票据的使用机会其实几乎为零,过了一定期限如保修期后最好扔掉,给生活腾空间。
与不适合交的朋友“拜拜”。有人是天生的“麻烦制造者”,有问题时才想到你。跟那些会给你带来负面情绪的朋友说再见,多和富有想法、独立有为的人结交,给自己建立正向的氛围。
别老盯着过去的成功。成绩能鼓励人奋进,可也是逼着你“超越自我”的压力来源之一。把奖状、奖品等放到看不见的地方,告诉自己,抛开过去的束缚,才能创作出更好的成绩。
删除不联络的联系人。很多人的通讯录里保留了五、六百个电话,可真正联系的不到1/3。不妨把这些联系人进行一次彻底分类,只留下需要经常联系的100—200个,其他号码找个地方备份即可。
及时清理短信和邮件。管理好自己的手机短信和邮箱,就像管理好个人形象一样,能够增加快乐。一般来说,手机上保留的短信不要超过十条,电子邮件保留最近的20封左右即可,这会让生活更清爽。
, 百拇医药
用有品味的书代替八卦书报杂志。很多八卦书报、杂志,既没有“营养”,又会浪费我们大量的宝贵时间。把它们放到一边,可以尝试用一些有品味、有哲理的图书、杂志充实自己的生活,或者外出运动健身,既带来快乐,又丰富心灵。
换掉超负荷的工作。有的工作虽然待遇发展都不错,但实在太辛苦。虽然舍弃需要勇气,但“长痛不如短痛”,换一份弹性更大的工作,会让你的生活充满趣味。▲
(吉 宁)
会省钱,很快乐(笑看人生)
美国消费专家支招
, http://www.100md.com
“又超支了”、“就是管不住钱包”……该怎么办呢?日前,美国“智慧面包”网站结合消费专家的建议,教我们快乐省钱。
等一等再买。看上一件东西,最好先等一段时间,如果依然想买再“出手”。这种“一小时原则”或“三十天原则”,效果非常明显。
别在焦虑时购物。不开心的时候,疯狂购物是很好的缓解方法。可是,冲动过后,只会更加后悔、自责。
改变购物方式和地点。如果你的钱主要花在网络购物上,那么下次就去商店买东西。——远离让你掏钱最多的地方和购物手段,钱包自然鼓起来。
选对逛街伙伴。如果你和“购物狂”一起逛街,很容易被传染。购物时,不妨找一些勤俭节约、会过日子的朋友,互相监督。
给自己丰厚的“奖励”。不要对自己太抠门,可以规定,两个月买件新衣服、两周吃顿大餐等,有了这样的心理安慰,你也不会那么着急想花钱了。
, 百拇医药
只买能退货的商品。如果花钱时真的管不住自己,不得已的方法就是,只买那些可以无条件退货的商品,好给自己一颗“后悔药”。
不要去大减价的地方。“大减价”的宣传很容易造成冲动消费,而且这些东西不一定是你真正需要的。看到“大甩卖”、“跳楼价”的标志,最好果断走开。
列出购物清单。这个方法虽然“老土”,但确实有效。有了一张明确的购物清单,就能随时提醒自己,到底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
出门别带太多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身上没钱时,自然会看好自己的钱包。因此,出门不要带太多现金;同样的道理,最好也别给自己设太高的信用卡额度。▲
(吉 宁)
, 百拇医药
心理弹性越练越坚韧(笑看人生)
吃点苦、交朋友、会求助,都能让内心更强大
变幻莫测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遭遇各种突发事件,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意外”,谁都无法预知:也许疾病袭来,也许工作受阻,甚至碰到天灾人祸……
遭遇逆境,有人会拒绝、逃避,有人从此陷入焦虑、抑郁的情绪漩涡,还有人彻底被困难打败,以极端的方式伤害自己或家人……然而,也有一些人,就像身体里的“小宇宙”被激发一样,越挫越勇、迎难而上,最终突破难关。他们的“成功”背后,“心理弹性”的作用功不可没。
“心理弹性”,最早是受物理学中弹性力学的启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乔治·伯纳诺在文章《一个国家能承受多少》中提出这一概念后,随即引起了广泛关注。心理弹性,总的来说代表一种心理恢复能力,包括抗压能力、看待问题的灵活度、抵御和应对挫折能力等。良好的心理弹性,就像一套心理上的“免疫系统”,可以帮我们有效对抗各种精神刺激和危险因素侵袭。
, http://www.100md.com
一个人的心理弹性,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个体因素,包括智力水平(如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社交能力、自信心、高度的自尊以及坚定的信念等。家庭因素,生活在家庭关系和睦、社会地位良好、与亲戚联系紧密的家庭中,心理弹性通常更好。环境因素,经常参与各种社交活动、有固定的朋友圈子和支持力量,内心也会更“强大”。
心理弹性并非一成不变。就像身体素质可以通过加强锻炼、合理作息等方法增强一样,人的心理弹性,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变得更加坚韧。
第一,经历挫折才能幸福。适当“吃点苦”,比如拒绝那些“饭来张口”的安排、体验一些困难生活等,有助于认清自己的能力,学习为人处世的学问。这不仅会让人更加懂得珍惜生活,真的遇到困难时,也不会手忙脚乱。
第二,家人朋友常在一起。用心享受与家人欢聚的时光,经常与朋友们一起分享生活、讨论时事,有益于拓展思维、理性看待问题。此外,还可以主动学习一些社交技巧,比如怎么让自己看上去更亲和、可信赖等。
, http://www.100md.com
第三,遇到难题主动求助。“宅”在家里,你的思想也只会钻进死胡同。建立宽广的人际网络,并学会寻求帮助。遭遇困境时主动开口,寻求所有可能的帮助,才称得上“大智慧”。▲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副教授 李 君)
“现代人守则”帮你梳理人生(笑看人生)
城市越来越大、生活越来越忙,我们的心却日益迷茫。该如何突破?最近,一则200来字的“现代人守则”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不妨借鉴一二,也许能帮你梳理方向,找到合适的人生定位。
结交两种人:良师、益友。在这个充满压力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危机和挑战。多一个人开导和支持,也许就多一份力量。珍惜你身边的人际资源,特别是那些给你提醒和帮助的人。
, http://www.100md.com
多吃两样东西:吃亏、吃苦。物质的富裕往往会带来精神上的空虚,而只有经历生活艰辛的人,才能更多地获得宝贵的人生经验。不怕挫折,适当“吃点苦”,才能脚踏实地开启人生。
自备两个医生:营养、运动。真正懂得生活的人,绝不会用身体和健康作为代价。把吃饭当成一种享受,让身体时常动起来,你的心灵也会注满活力。
练就两项本领:做事让人感动,说话让人高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没有实际行动的人,就像一个从不浇花的人说自己爱花。“爱”是动词,行动才是爱最好的说明书。
培养两个习惯:看好书、交好友。书籍几千年不变地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和经验,不仅让人放眼世界、汲取经验,还能满足人的归属感,帮你赶跑孤独、交到朋友。
追求两个一致:兴趣和事业一致,爱情和婚姻一致。要想热爱你的工作,最重要的是找到让自己愉快的细节,增强成就感和价值感。同样的道理,要想经营好一份婚姻,就不要怀疑彼此的爱,用真心换永远。
, http://www.100md.com
记住两个秘诀:健康在于早上、成功在于晚上。日本时间管理专家高井伸夫提醒你,早上1小时能抵下午2、3个小时。每天早晚留出一点“私人时间”,你会轻松不少。
争取两个极致:把潜力发挥到极致、把生命延续到极致。美国畅销书作家艾迪·约翰逊建议,把生活中值得珍藏的瞬间记录下来;同时告诉自己,心愿总会实现。你会发现,生命会多出很多快乐。
交友两原则:交了不弃,弃了不交。没有无来由的爱,也没有无原因的恨。朋友贵在坦诚相待,不要认为别人的爱和付出理所应当;也不要因为不值得的“怨恨”,增添自己的心理负担。
朋友四项基本原则:当面尊重、背后赞扬、好事想着、难时帮着。善于赞美的人,总能给周围的人带来自信和快乐,让人们围在你的身边。认真感谢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并用同样的真诚帮助、回馈他,孤独和迷茫自会远离你。▲ (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汪 冰)
, 百拇医药
问自己12个问题,甩掉压力(笑看人生)
美国心理学家教你调慢生活
快节奏生活中,我们不断提醒自己,要“慢生活”、“零压力”。可压力不断袭来,怎样才能甩掉这些包袱?近日,美国“自我平衡”网站综合心理学家建议:问自己12个问题,也许就能过得轻松。
我照顾好自己了吗?很多时间,我们会因为太过于关心他人而忘了照顾自己,这很容易就把自己遗忘。记住,永远不要为了满足他人让自己太“委屈”。
我的杂物是不是太多了?拥有太多的物品,最后会给你带来心理压力。不妨清点一下,哪些东西是自己肯定需要、哪些是可以丢弃的,然后迅速处理。
, 百拇医药
每天能否抽点时间给自己?无论多忙,每天也要留出一些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无论读书、发呆、看电视、烹饪、清理房间……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好。
我吃得健康吗?饮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身体和情绪上的感觉,而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放弃那些会导致烦躁、精力分散的垃圾食品,水果、蔬菜等健康饮食会让你身体轻松、情绪高涨。
我最在乎的是什么?困惑茫然、缺乏激情时,不妨问自己,对你来说什么是重要的,家庭、健康、信仰、工作还是其他?这会帮你分清生活的轻重主次,从而追寻自己最在乎的东西。
人际关系让我感到快乐吗?生活中,是否有一段关系让你感觉很麻烦?或者每天要花很多心思维持人际?保持清醒的头脑,结交那些能给你“减压”的朋友,远离经常让你头疼的伙伴。
我是否工作太辛苦了?如果回答“是”,你需要调整一下节奏,适当“随心所欲”,从工作或学习压力中解脱出来,试着自由呼吸,哪怕只有几分钟。
, http://www.100md.com
我是否玩得太过火了?疯狂玩乐并不能起到太大的减压效果,事后反而容易感到筋疲力尽,更有压力。不要因为休息得过了头而使效率降低,平衡好时间,才能“工作娱乐两不误”。
我花钱太多了吗?过度消费会导致压力、混乱及焦虑等种种并发症,最终形成一种“危险习惯”。每月给自己存些“应急钱”,遇到突发状况,你就不会乱了阵脚。
我是否总是在担忧未来?老是考虑和担忧某些尚未发生的事情,会导致压力和焦虑。适当提醒自己,当下的一切更值得你去关注,并为之做出努力和改变。
我是否徘徊过去?回顾过去、沉迷于那些让我们遗憾或者错过的事情,常常让人难以自拔。把更多心思放在对待当前将要面临的选择上面,才会让将来更少后悔。
有什么事情让我一直放不下?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担心害怕,比如工作是否满意、对家人关心够不够等。这些想法会反复纠缠你,而且无法确认。其实,只要问心无愧,又何必在乎其他。▲
, 百拇医药
(吉 宁)
坚守初衷,机会更多(笑看人生)
目标只是方向坚持才是列车
如果你在搜索引擎上输入“跳槽哥”,你会发现那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群在不断刷新跳槽记录的族群。有人毕业2年内换了9份工作,还有人频繁跳槽20多次,最长的工作时间是半年,最短的只有半天。《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显示,2009届毕业生中,有38%的人在半年内离职,其中近九成属于主动离职。
上一代职场人是,“谢谢给我这份工作”,这一代的职场人是“如果我不爽会随时走人”。当闪婚与闪离成为见怪不怪的流行现象,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的人都普遍地患上了一种“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知道自己不要什么”的毛病。于是无论对于爱情还是职业,不断的重新选择代替了培养,只因为“下一个会更好”。就好像天生我就要坐拥成功与财富,这些之所以没有到来,不是我的问题是工作的问题,公司的问题,领导的问题。这里面有不断膨胀的自我中心、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患得患失的斤斤计较,不能延迟满足的迫切欲望,更有希望一夜间功成名就的浮躁。
, 百拇医药
当然,在频繁跳槽的人日益壮大的同时,依然有一些人选择了“留守”,他们不会轻易被高薪或新鲜感所诱惑,无论渴望稳定还是珍惜现有的工作环境,他们的可贵之处在于知道什么对自己最重要。真正冷静的坚守者明白坚持自己的需要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否则不过是吃着别人的药治着自己的病,很多人投机得逞却更不满足,就是因为所得非所需。坚守初衷的人更明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高喊着要这要那却吝于付出,见异思迁的人就好像贪得无厌的乞丐一般。每个人都会为诱惑所动,否则那就不是诱惑,人生的分水岭只在于经历诱惑时的选择和行动,拒绝是因为知道什么对自己更有价值。
如果你研究一下成功人士就会发现,他们大概都符合两个条件“相信了别人不相信的”,“做了别人没做的”,这样的道路一定充满了孤独和未知,但是他们深信有价值的部分都值得坚守,事因难能而方显可贵,因此他们的轨迹大都符合四个字“坚守初衷”。上个世纪7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人工智能研究的开拓者赫伯特·西蒙和威廉·蔡斯在研究国际象棋大师的成长时指出:要在任何领域成为专家,一般需要约10年的艰苦努力。我们也许未必要成为大师,我们也未必要一份工作干到底,但是坚持的道理从来都未曾改变,事业成功与爱情美满的价签上都写着两个字“坚守”,而人生的任何目标都只是方向,坚持才是通往目的地的列车。▲ (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汪 冰)
, http://www.100md.com
度过爱的“空窗期”(笑看人生)
别成天埋怨 照顾好身体
一段恋情已经结束,另一段恋情尚未开始的感情阶段,人们称之为“空窗期”,空窗期会让人感到孤独、焦虑,于是有些人急于填满这个空白,随便找一个人恋爱,也有人会灰心失望,颓废自闭,甚至有些人采取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其实,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使自己顺利度过空窗期。
第一,别把时间花在埋怨上。空窗期的人不能把时间花在埋怨自己或别人上,应该要告诉自己 “我是个凡人,难免会犯错误,我现在要做的是从失败的经历中成长起来,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还有一些人遭遇恋情的变故却显得非常冷静,这种超级适应反而是努力压抑与否认情绪的结果。
, 百拇医药
第二,寻找支持系统。突然进入空窗期,原本井井有条的生活一下子变得杂乱无章,自尊心、自信心都很低落。在这种痛苦、迷惘的时刻,极其需要知心朋友或心理咨询师给予支持、倾听与鼓励,借着这些支持者,会感觉到自己仍是一个有人爱、有价值的人。
第三,照顾好身体。空窗期的人往往因为心情不好熬夜打游戏,这个期间更需要打起精神来照顾好自己,比如精心做两个好菜吃,早早休息,保证睡眠。这让身心都受到滋养,也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我一个人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第四,找到积极的爱好。找到能给自己支持和滋养的兴趣爱好,比如参加读书会、健身运动、爬山等,既可以用积极的方式充实自己,又可以接触外界的积极能量。
空窗期固然痛苦,却也是心理成熟、健全的契机。美籍华裔心理学家黄维仁曾说:“一颗受了伤的心,还愿意不断去学习,不断去爱,不断去医治的心,是一颗最美的心。”
, http://www.100md.com
所以,用这样一颗开放的心来面对生活,会顺利度过空窗期,并且收获心灵的成长。▲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余淑君)
7月,不再害怕分离季(笑看人生)
毕业生甩掉迷茫和失落 过来人珍惜回忆与幸福
又到一年7月,虽然天空骄阳似火,可有意无意看到一群群毕业生骄傲地照相留念、聚会活动……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那么一点触动,几丝伤感、几分甜蜜、几许羡慕,甚至还有微微的失落,种种滋味纷纷涌上心头。因为,我们都会经历7月,这个忧伤的“分离季”。
, 百拇医药
对于毕业的学生们来说,7月是浓浓的离愁,离开校园,告别同窗与师长,对过去的依恋、对未来的忐忑,让一颗颗年轻的心跳动不安。于是,有人抱头痛哭,有人把留言册写了一页又一页,也有人紧紧攥着拳头忍住眼眶里的泪光。而对于更多早已离开校园,历经世事的“过来人”来说,7月则是珍贵的回忆。于是,看着年轻人肆意发泄情绪,长辈们多会抱以宽容的目光,因为想起自己当年也是一样的青涩懵懂;陪着孩子在校园里转悠,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掏出手机,想问候一下曾经的老朋友,甚至干脆借此机会组织老同学聚会;可当孩子们真的背上行囊,踏上新的人生时,心中又是剪不断的牵挂与担心。
我们的一生似乎就是在不断的离别中成长和成熟,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过程。学生时代的离愁,恐怕少不了两个关键词:不舍和不确定。分离意味着与过去的生活说再见、与熟识的人从此天各一方,让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失落感;而处在过去与未来的交汇点,又难免彷徨和迷茫。人到中年、老年之后,离别的画面一方面很容易勾起心底深处那些曾经纯粹、不夹杂利益关系的情谊,进而感叹人生的无常;另一方面,对比少年时许下的豪言壮志,很多人忍不住对现实生活的跌宕一声叹息。
, http://www.100md.com
但是,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所说的,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在这个分离的季节,我们不排斥表达伤感,但聪明的人更应该找到快乐的理由。在毕业来临之际,应当用感谢代替抱怨、用表达代替发泄、用珍惜代替戏谑。可以写一封信,让自己和过去曾经帮助过你的人马上感到幸福;或者唱一首歌,把说不出来的情绪适当表达出来。此外,照一张相,让这些充满回忆和感动的凝固瞬间给自己带来温暖;看一本书,从书里学习别人的经验,增长自己的才干。
而作为成熟的长者,看到年轻人即将“起航”时,可以将自己的人生经验悉心传授,既让他们少走弯路,又让自己重新体验一回青春。而当心中的离别记忆挥之不去时,不妨到老校园里走一走,用恬淡的书卷气洗刷心头的浮躁和不安;或者邀请几个老同学小聚一番,聊聊过去,互相安慰鼓励。总之,伤感或不舍都无法改变未来,只有读懂离别的内涵,才能珍惜手中的幸福,创造美好的明天。▲ (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汪 冰)
, http://www.100md.com
四招克服攀比心(笑看人生)
同事买了件名牌服装,你就买了件更贵的;邻居家的孩子考试得了98分,你就非得让自己的孩子得100分;一旦别人的某些方面比你优秀,你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这是典型的攀比心在作怪。
适当与他人进行比较,有助于发现自身的不足,激发斗志和勇气。可若陷入攀比的漩涡,则会变得争强好胜、不会宽容他人,进而引起心理不平衡,甚至导致身心疾病。因此,每个人都有必要行动起来,和攀比心“过招”。
第一,拥有凡人心态。喜爱攀比的人,自尊心总是很强,习惯把目标定得很高,但是这往往是不切实际的,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对自己的期盼值太高,就会时时刻刻给自己带来种种烦恼。
第二,少设对手。很多人喜欢自觉不自觉中,把同事或朋友当成自己的“对手”,使自己经常处于竞争的紧张状态。要学会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你周围的人,而不是时时刻刻把别人放在自己的对立面上,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变“对手”为“帮手”。
, 百拇医药
第三,不要把想法强加于他人。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喜欢攀比的人在自己一个人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往往会把期望寄托在周围最亲密的人的身上,有的妻望夫贵,有的望子成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本身就不切实际。
第四,欣赏已经得到的东西。就如台湾漫画家蔡志忠所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知足常乐无疑是一剂心灵的良药,能帮我们赶走生活中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厦门仙岳医院精神科医师 张振清)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