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229326
做临床 但求明理实效 从《杏林散叶》看名医成长路(上)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726期
     早慕王庆其老师之名,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训期间,有幸侍诊其侧,得以领略老师诊疗风采,诚名师大医也。去岁秋月,老师将其新作《杏林散叶》一书赠吾等,尝谓余曰:“裘老医人之病有《壶天散墨》,我作《杏林散叶》以应。”吾展卷而读,竟不忍释手,其内容之丰富,立意之新颖,非长期潜心求索不可为,可谓吉光片羽,弥足珍贵。是书装帧浅灰素雅,亲题书名端庄隽永,凸显主人风采。书名《杏林散叶》,老师谦之曰“竹头木屑而已”,全书采用医话随笔形式,分四篇阐述,其中:跟师札记131篇记录了作者跟随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20余年的心路历程及体会。临床走笔95篇为作者多年的实践体验,成败得失尽在其中。耕读拾遗116篇集中反映了作者多年徜徉岐黄读经典做临床其“读、化、用、悟”的心得体会。医余闲话20篇则是作者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内心感悟。国医大师路志正为本书所作序云:“虽自喻为散叶,实是跟师、临证、读书心得与体会,每片杏叶都凝聚其苦读、深思、析疑、善于总结之心血结晶,散发出沁人肺腑之芳香。是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之又一成果。”

    跟名师,重在继承创新
, 百拇医药
    王庆其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对岐黄之道情有独钟。后又考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成为中医历史上首批研究生,刻苦砥砺,好学不倦,深得著名中医学家方药中教授厚爱。嗣后躬身实践,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岐黄之道间“沉潜往复,从容含玩”,勤求博采,精研融通。师事裘老后,20年间朝夕相处,耳提面命,学业益精。在国医大师裘沛然的悉心传授下,将医道、文道、人道熔于一炉,书中一百多篇跟师札记,既记录了裘老为人、为学、医病、医人的真知灼见;又揭示了师承教学中如何继承发扬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方法,为吾等后学之辈跟师学习树立了一个标杆。

    在“跟名师学医,做岐黄传人”一篇中,王庆其教授提出了:跟名师,学中医,重点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指出:“跟名师,继承学习的重点是老中医药专家的独到经验和一技之长。……然而,通过十多年的跟师学习和思考,我认为一方一药继承的是‘有形’的知识,对其学习和继承并不算难,一般经过一段时间的跟师学习,大致即可掌握。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有形’知识和经验的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无形’知识和思想需要学习和继承。”承此之意,在“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篇中将裘老的治学之道,治医之道,治病之道作了高度的概括。治学之道要猛火煮,漫火温,读书要在“化”字上下工夫。治医之道,主张医道、文道、人道熔于一炉。为人之道:以仁为本,以礼为节,以义为衡。为文之道:医学是小道,文化是大道。大道通,小道易通。为医之道:最重要一是识病,二是遣药。即识病要精审,遣药须精灵。治病之道,主张医病先医心,立方遣药倡导大方复治,反激逆从。对名老中医学习传承方法,王庆其告诉我们应三个阶段:旁搜远绍,旨在搜集整理名老中医经验;刮垢磨光,意在取其中经验的精华深入研究;取精用宏,为了让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发扬光大。
, 百拇医药
    做临床,但求明理实效

    王庆其曾说过,“不做名医但求做明医”,所谓“明医”,就是明理之医,“理”就是事物的义理、法则和规律。追求科学的真理,做个明白义理的中医,应该作为医生的终生心愿。王庆其从医40多年,孜孜汲汲,勤于实践,潜心钻研临床,围绕“促进学术发展,提高临床疗效”为中心,以善治脾胃病、心身疾病及疑难杂病著称。临床走笔95篇,既有肝硬化腹水案,抽动综合征案,肿瘤案,桥本案,氮质血症案,腹型癫痫案,脑挫伤后高热神昏案等疑难杂症诊治成功的案例;又有通过临床病例及诊治得失总结分析,由感而发的心得体会,以及源于实践而高于实践的学术观点,学术思想。

    治脾胃可以调五脏。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气旺盛则四季不易受病邪的侵袭;脾胃充盛五脏安和,脾胃受损五脏不安。王庆其既有通过调治五脏治疗脾胃疾病的经验,又有通过调治脾胃治疗五脏疾病的案例,可谓左右逢源,皆能应手而效。

, 百拇医药     治病当心身同治。现代难治病的不断涌现,让即便如裘老那样的医学大家都发出“世犹多病愧称医”的感叹。王庆其总结“病难治”的原因大致有五:人体中有许多奥秘,远未被世人所认清,现成的认识和技术尚不能剖析疑议;目前滥用、服用药物成风,包括抗生素,激素,补品,保健品等使机体对药物处于不敏感或耐药状态;人们崇尚服药,未重视预防和病后调摄;社会越进步,由此产生的一些“文明病”常常令药不效;复杂的社会关系产生大量的心理问题,非无情药物所能解决。他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几乎所有的疾病在其发生或演变过程中,均与心理行为因素有关,或因心理因素而引发疾病,或因病变而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心身相关的理论本质是形神合一,善治病者先治其心,而治心王庆其认为贵在把握“三心”,专心:即专心倾听病人的诉说,疏泄病人的积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耐心:即耐心引导病人认识自己的问题;信心:即让病人建立起信心。只有身心同治,许多疾病才能迎刃而解。

    顽病从风论治。前人有“久病多瘀”,“怪病治痰”之论。王庆其教授对于疑难杂病的治疗提出了“顽病治风”的独到见解。所谓顽病,指病机错杂,病情迁延,久治少效,证情反复的病证,治疗比较棘手。他从“风为百病之长”,“风善行而速变”等理论基础上,结合临床探索,总结了阴虚生风、阳化内风、血虚生风、蕴热生风、液枯生风、肝逆动风、脾虚生风、蕴毒生风、瘀结蕴风、痰阻生风、穷则生风等十一种病机,说明在疑难杂病过程中,风的形成具有广泛的病理基础。在治疗过程中,在辨证的基础上,佐以各种祛风药,往往能出奇制胜。, 百拇医药(王邦才 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 陈永灿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