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新药快迅 > 新药研究
编号:12245585
搭建创新体系比研发单个产品更重要 ——从恒瑞艾瑞昔布看中国新药研发模式转变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27日 中国医药报 2012.06.27
搭建创新体系比研发单个产品更重要 ——从恒瑞艾瑞昔布看中国新药研发模式转变

     □ 胡 芳

    2011年被业界称为“新药研发成功的爆发期”。除了先声制药的艾拉莫德(艾得辛)、贝达药业的盐酸埃克替尼(凯美纳)外,恒瑞医药的艾瑞昔布(恒扬)也拿到了国家1.1类化学药新药证书。相对于业界的兴奋和资本的追捧,恒瑞医药表现得极为淡定。

    在采访过程中,恒瑞医药总经理周云曙表示,对恒瑞医药而言,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比研制出单个产品更为重要。

    艾瑞昔布上市

    2011年6月15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研制的国家一类新药“艾瑞昔布片及原料”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证书》及《药品注册批件》。当日,恒瑞医药股票大涨。

    资料显示,艾瑞昔布由以中国医科院药物研究所郭宗儒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进行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初步活性评价;恒瑞医药则负责动物评价试验及后续的研发工作。艾瑞昔布的研发工作始于1999年,从分子设计、化合物合成到临床试验、报批,历时近12年。
, 百拇医药
    在该公告发布之后,资本市场纷纷看好该产品具有的市场潜力。中信证券分析师指出,昔布类药物是高选择性的COX-2抑制剂,通过阻断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药物。以同类药物西乐葆(塞来昔布)为例,该品作为全球重磅炸弹,1998年在美国上市,现已成为全球抗风湿药第一品牌,2010年其全球销售额超过23亿美元。2005年以后,受默克同类药物万络(罗非昔布)和辉瑞伐地昔布因副作用退市的影响,塞来昔布销售受到一定冲击,但之后仍维持20多亿美元的年销售规模。

    “艾瑞昔布主要用于缓解骨关节炎的疼痛症状,它继承了传统昔布类药物抗炎镇痛的确切疗效,但对胃肠道没有明显副作用。”该分析师指出,“我国关节炎患者占到人口总数的10%。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关节炎患者数目将进一步增加。作为风湿性关节炎的最新一代药物,艾瑞昔布市场前景广阔。”

    作为新一代非甾体抗炎类创新药,艾瑞昔布是恒瑞医药第一个获批上市的国家一类新药。周云曙告诉记者,艾瑞昔布的研发成功也是几经周折。不过在高兴之余,周云曙表示,要谈艾瑞昔布的研发,必然要谈到恒瑞医药研发模式的转变以及研发体系的建立。事实上,“在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看来,建立完备的创新体系比单个产品的研发成功更为重要”。
, http://www.100md.com
    创新模式探索

    1990年,刚过而立之年的孙飘扬成为恒瑞医药前身连云港制药厂厂长。创业之初,他就确立了企业走“新、特”药路子的策略。1993年专利法的修订及实施、国际大公司成功的案例,都令孙飘扬下定决心进行专利药研发。1994年连云港制药厂的研发大楼破土动工。

    然而,专利药到底该如何研发呢?当时,无论是政府还是业界,都无法给先人一步的孙飘扬一个明确的答案,一切都必须摸着石头过河。

    2000年,恒瑞医药迈出专利药研发第一步:尝试布点进行产学研联合研发。当时,恒瑞医药根据企业感兴趣的研发方向,与国内几家知名研究院所分别签署开发协议,共建实验室。其合作模式与当下风险投入极为相似:研发装备、人员工资等,均由企业承担,研究院所只需要按照企业设定的方向进行研发攻关。如果研发失败,损失由企业负责;如果顺利,双方便就知识产权等系列问题再谈合作。应当说,当时各大研究院所与恒瑞医药合作的积极性非常高,但合作一段时间后,孙飘扬发现,双方最终目标并不一致:研究院所要的是论文,而企业要的是市场需要的产品,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 http://www.100md.com
    “艾瑞昔布就是那段时间硕果仅存的研发项目。”周云曙说,“前面几个产品全都死掉了。”2003年,恒瑞医药将艾瑞昔布的研发成果拿了过来。

    恒瑞医药于是将目光投向了海外——这个过程也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一开始,恒瑞医药选择与国际大型制药企业合作。双方达成协议:由大公司进行化合物设计,恒瑞发挥自身合成特长将其合成后再将其交回大公司,由大公司进行筛选、评价和再改造,之后再由恒瑞进行合成;一旦研发成功,中国市场交给恒瑞医药,其他市场则由跨国药企自己完成。这种合作模式“看起来很美”,但有一个致命的硬伤,那就是核心技术永远掌握在别人手里,恒瑞人无法知道新药研发的整套游戏规则,且一旦药物研发进入佳境,恒瑞医药就要受制于人。

    2003年,恒瑞医药与瑞典生物技术公司MedivirAB签约合作。此次合作令恒瑞医药受益匪浅。根据协议,对方公司出技术,恒瑞医药出资金,双方所有合作数据公开,Medivir化合物筛选的全过程对恒瑞开放,开发出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市场共享。“我们的技术人员参与研发全过程。通过那次合作,我们实实在在地了解了从靶标的确定到化合物合成等药物研发全过程。”周云曙说。
, 百拇医药
    完善创新体系

    在学习的过程中,恒瑞医药很快就搭建起了自己的研发框架。2003年,恒瑞医药上海研发中心建成。该中心投资近2亿元,其设计、规划、建设等都参照美国第四大生物制药企业Chrion研究中心的标准,具有世界水平,公司所聘海外高层次科研人员按照美国的工资待遇。

    “之所以把研发中心放在上海,是为了更好地招揽人才,有些高级研发人才,尤其是在国际大型药企工作过的海外人才,不大可能到连云港工作,但可能愿意到上海。”周云曙说。

    2005年,恒瑞医药投资300万美元成立了恒瑞医药(美国)创新药物研究公司,主要从事创新药研发和ANDA、API美国市场准入及销售业务。实验室就近招聘美国科技人员进行创新药研发,并追踪世界药物研究前沿技术。此外,恒瑞医药在上海建立了医学部。

    至此,恒瑞医药创新体系全面建立。上海和连云港两大研究中心、美国研究所及上海医学部,分工明确、统一协作:上海中心与美国研究所保持紧密的联系,积极跟踪最新的前沿技术,开展创新药物研究的上游工作,如靶结构的确立、新化合物的结构设计等;连云港科研中心主要承担工艺开发、制剂研究、质量标准的制定、药理毒理评价样品提供等下游研究工作;上海医学部主要从事新药临床研究工作。
, 百拇医药
    构建整个创新体系,恒瑞医药用了整整5年时间。谈到这些时,孙飘扬很是淡定。他说:“企业通过5年、10年建立起一个研发团队,构建起一个研发体系,比研发出一个产品更有价值。研发体系搭建好了,恒瑞医药即使失败了一个项目,还可以做第二个、第三个。”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恒瑞医药完备的创新体系吸引了海内外大量专业人才的加盟。海归高层次人才张连山,在国外从事了10多年的新药研究开发工作,2010年5月作为“千人计划”入选者,加盟恒瑞医药,成为该公司的副总经理兼全球研发总裁,其带领的创新团队被列为“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

    恒瑞医药在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终于获得了硕果。5月30日,恒瑞医药发布的2011年年报称,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5亿元,净利润9.40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53%和24.49%。有证券分析师指出,恒瑞医药成功基础在于,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立、完整的创新体系,在某些创新领域能与国际水平接轨。特别是他们抓住了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企业具备自身“造血”功能,赢得了跨越式发展,并打造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资料显示,2011年除了艾瑞昔布获批上市外,该公司共申报SHR8735等临床品种12个,申报甲磺酸阿帕替尼等生产品种5个。同时,碘佛醇注射液等3个品种获得生产批件。在专利申请方面,2011年共获批国内专利授权14件,国外专利授权9件,另新提交大陆专利申请24件,新提交中国澳门专利申请2件,有9件PCT专利进入外国国家阶段。,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