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子当有作为
仰观星光璀璨的华夏文明,祖国医学是其中耀眼闪亮的恒星之一,她用强大的力量护佑着华夏子孙健康强盛繁衍至今。然而,在科技发达、人文鼎盛的今天,只因中医学的许多理论不能为现代技术所论证,而让这千年瑰宝成为一些人眼中的“鸡肋”、一些人牟利的道具、一些人攻击的活靶。我想:如此境遇是中医的痛,是我们中医人的痛,更是中华民族的痛。面对此境,我们当代中医青年应当有所作为、敢于作为、积极作为。
由于近现代历史的原因,中国文化屡受冲击并逐步与世界多元文化艰难融合,有利亦有许多弊端。中医作为人文气息和科学实践性都很浓郁的中国医学技术,其学科的血脉中深深地打上了中华文化烙印,故而在其积极寻求世界的文化认同感和科学认同感的历程上遇到了艰深的鸿沟。至今,中西医优劣之争、中医科学与否之争、中医存废之争等问题已经被持续讨论了将近一个世纪而仍然喋喋不休,似乎争论问题的意义已然远超治病救人的本质。也因此,中医作为千百年来的华夏守护神,在科文并盛、百花齐放的今天并没能绽放出我们期待中的炫目光彩。
, http://www.100md.com 那么,今天的中医是什么样子呢?当然,我们依然有信仰中医的医林同道,笃信中医的普通百姓,支持中医的专家学者乃至领导,甚至众多国际友人亦在主动地亲近中医、接纳中医。在众多中医拥护者的努力下,而今的中医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然而这远远不够,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中医是西医院推诿难治之证的下家,是部分百姓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救命稻草,是许多闲来无事者“调理调理”的消遣,在他们眼中,中医不是治病救人的首选,而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我们还可以看到某讲堂、某网站、某电台、某大师假借中医之名堂而皇之的夸大其词、神乎其技、玄之又玄、不知所云而只为牟取暴利,在他们眼中神圣的祖国医学不过是一件获利的道具;还有一些所谓学者经纶满腹却一意与中医势不两立,用片面之词、偏激之语对中医恶意诽谤、狂轰滥炸,丝毫没有学者应当具备的胸襟气度、客观冷静,在他们眼中中医是待宰羔羊、任人鱼肉。这就是残酷的中医现状,中医受难,我们中医人难辞其咎!
中国自古时起,任何一项技术的诞生都被先贤赋予浓郁的人文特性,我们的祖先擅于给冰冷的科技注入温热的人文灵魂,从而令一项单纯的技术身着道德和哲学的甲胄而能够在岁月流逝、朝代更迭中无往不利、源远流长。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前瞻性。中医便是受惠于此的一门医学技术,她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能够治病救人,更在于她渗透在养生保健、衣食住行、精神调摄等方面的生活中。因此,中医有了医疗以外更多的发展方向——保健、教育、产业、科研、文化,它们是国家为中医定义的发展方向,也是中医能够达到并做好的发展层面。这也标志着我们中医人有着更为广阔的选择余地。
, 百拇医药
而今一个可悲的现象是,中医院校人数不少,人才却屈指可数。为什么?究其原因,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大家能否坚持走中医之路。我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同学,不能够静下心来感受这门学科的魅力,也不愿意为这门学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愿给中医学一个机会,同时就没有留给自己一个机会,让大好青春白白流失在电脑前、被窝里。
不论何因,只要我们踏足中医领地,首先应当主动地拿起中医经典去静静聆听先贤耳语,感受学科魅力;读书之余,还应注重实践方能运用理论于临床;同样,如对临床感觉力不能及者,亦可专心于文献整理或科研探究,今后能够在教育和科研方面有所建树又何乐而不为呢;如果对于经商兴趣浓厚,我们亦可放眼社会,为中医寻找商机、拓展商路,中医药宝库物产丰足,只要用心挖掘,肯定商机无限。总而言之,我们作为中医人,只要肯用心用力地为中医做些事情,不论在何种行业中都坚定不移地走中医之路,就是给中医药这门学科一个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
最后,我想以四句话寄希望于自己,也寄希望于同道:“莫叹中医无盛景,我辈医人当作为;呕心立志继绝学,杏林春暖橘井香。”, http://www.100md.com(孙相如 湖南中医药大学)
由于近现代历史的原因,中国文化屡受冲击并逐步与世界多元文化艰难融合,有利亦有许多弊端。中医作为人文气息和科学实践性都很浓郁的中国医学技术,其学科的血脉中深深地打上了中华文化烙印,故而在其积极寻求世界的文化认同感和科学认同感的历程上遇到了艰深的鸿沟。至今,中西医优劣之争、中医科学与否之争、中医存废之争等问题已经被持续讨论了将近一个世纪而仍然喋喋不休,似乎争论问题的意义已然远超治病救人的本质。也因此,中医作为千百年来的华夏守护神,在科文并盛、百花齐放的今天并没能绽放出我们期待中的炫目光彩。
, http://www.100md.com 那么,今天的中医是什么样子呢?当然,我们依然有信仰中医的医林同道,笃信中医的普通百姓,支持中医的专家学者乃至领导,甚至众多国际友人亦在主动地亲近中医、接纳中医。在众多中医拥护者的努力下,而今的中医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然而这远远不够,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中医是西医院推诿难治之证的下家,是部分百姓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救命稻草,是许多闲来无事者“调理调理”的消遣,在他们眼中,中医不是治病救人的首选,而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我们还可以看到某讲堂、某网站、某电台、某大师假借中医之名堂而皇之的夸大其词、神乎其技、玄之又玄、不知所云而只为牟取暴利,在他们眼中神圣的祖国医学不过是一件获利的道具;还有一些所谓学者经纶满腹却一意与中医势不两立,用片面之词、偏激之语对中医恶意诽谤、狂轰滥炸,丝毫没有学者应当具备的胸襟气度、客观冷静,在他们眼中中医是待宰羔羊、任人鱼肉。这就是残酷的中医现状,中医受难,我们中医人难辞其咎!
中国自古时起,任何一项技术的诞生都被先贤赋予浓郁的人文特性,我们的祖先擅于给冰冷的科技注入温热的人文灵魂,从而令一项单纯的技术身着道德和哲学的甲胄而能够在岁月流逝、朝代更迭中无往不利、源远流长。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前瞻性。中医便是受惠于此的一门医学技术,她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能够治病救人,更在于她渗透在养生保健、衣食住行、精神调摄等方面的生活中。因此,中医有了医疗以外更多的发展方向——保健、教育、产业、科研、文化,它们是国家为中医定义的发展方向,也是中医能够达到并做好的发展层面。这也标志着我们中医人有着更为广阔的选择余地。
, 百拇医药
而今一个可悲的现象是,中医院校人数不少,人才却屈指可数。为什么?究其原因,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大家能否坚持走中医之路。我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同学,不能够静下心来感受这门学科的魅力,也不愿意为这门学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愿给中医学一个机会,同时就没有留给自己一个机会,让大好青春白白流失在电脑前、被窝里。
不论何因,只要我们踏足中医领地,首先应当主动地拿起中医经典去静静聆听先贤耳语,感受学科魅力;读书之余,还应注重实践方能运用理论于临床;同样,如对临床感觉力不能及者,亦可专心于文献整理或科研探究,今后能够在教育和科研方面有所建树又何乐而不为呢;如果对于经商兴趣浓厚,我们亦可放眼社会,为中医寻找商机、拓展商路,中医药宝库物产丰足,只要用心挖掘,肯定商机无限。总而言之,我们作为中医人,只要肯用心用力地为中医做些事情,不论在何种行业中都坚定不移地走中医之路,就是给中医药这门学科一个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
最后,我想以四句话寄希望于自己,也寄希望于同道:“莫叹中医无盛景,我辈医人当作为;呕心立志继绝学,杏林春暖橘井香。”, http://www.100md.com(孙相如 湖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