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人才匮乏的文化思考
中医临床人才断档和匮乏的呼声近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中医学界尤其是中医教育界对它的反思和讨论也在继续。中医人才匮乏的原因何在?多数的意见认为是人才培养模式出了问题。是的,培养模式随着时代变化和需求是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的,固定不变就会影响到人才的培养。但是,作为中医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又不可能有太大改变,这是中医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硬要改变,就会违背中医教育规律。那么中医人才的培养是哪里出了问题?不妨让我们从大学文化的视角去思考,或许可以为问题的破解找到一些启示。
校风折射人才培育方向
在大学文化中,校风是最显明的表征要素。通过校风便可得知某一大学的文化特征。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校风,便有什么样的大学文化。校风体现了一所大学在办学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具有行为和道德意义的风气,是在校内乃至社会具有较大影响并被普遍认可的思想和行为风尚。校风最终折射的是一个大学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思想,表达的是人才培养的方向,如果一个大学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思想不明确,那么它的人才培养方向也一定是模糊的。
, 百拇医药
中医人才的培育,需要一种特定文化的滋养,医乃仁术,它的核心应当使受教育者始终朝着做一名合格的“仁医”方向发展。而不是一开始就倡导他们去做一名名医或者大师。虽然说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一心想做名医的医生未必能成为好医生。中医药大学是造就名医的摇篮,但它首先是培养仁医的地方。中医药大学,应该让学生一跨进校门就知道未来的方向首先是要成为一名仁医,成为一名能一心为患者解除身心痛苦的好医生,而不是为了成名成家。临床真正的名医大师,也都是从一名优秀的医生做起的。
不能回避的是,由于受社会某些思潮的影响,成名成家、追名逐利风气严重浸染着大学校园,乃至影响到我们的教育方针。 如果中医药大学一开始就倡导学生成名成家,并成为一种风气,必然影响学生的发展方向。毕竟能成为名医大师的还是少数人,更多的是要做一名普通医生,做不成名医怎么办?难道就不能做一名优秀的普通医生吗?
在中医人才培养上时常发生这样的误区,名医大师是人才,普通医生不是人才;在大医院工作是人才,在基层医院工作就不是人才。这完全背离了中医文化的历史传统,古代名医的成长历史告诉我们,名医大家几乎都是成长于民间,从乡里走出来的,都是在为最底层劳苦大众服务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何为大医?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为我们给出了准确的回答。大医首先重德,然后才是术。没有高尚的医德是不能成为大医的,不论你技术有多高超。而当下的认识似乎反过来了,是不是名医大师,都要先从医术上去考量,而不管医术的真假虚实,至于临床水平和社会评价更成为了次要。在这样一种扭曲的文化氛围中,学生不再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普通医生去准备,而是想毕业后如何尽快成名,如何能在大医院工作。似乎去了基层医院就意味着不成功,甚至有人宁可改行也不愿去基层医院。人才匮乏,首先是基层中医人员不足。这样走下去,就难以解决基层中医匮乏的问题。
, 百拇医药
学风透视人才培养质量
在大学文化中,与校风同等重要的是学风。学风既是一种学习氛围,同时又是一种群体行为,学生受其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内化为一种向上的精神动力,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意志情感,乃至成长成才和职业生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学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讲,学风特指学生的学习风气;从广义上讲,学风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良好的学习风气是形成良好的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的基础,而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又会直接影响到学习风气的形成。
有目共睹的是,近年来大学出现了太多关于学术腐败的事例。这不能不说我们大学的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到了应该认真反思的时候了。学术风气不正,导致的不仅仅是学术造假、科研虚构的问题,更严重的是引发学风败坏,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学术不端事件为什么会屡屡发生,这与我们的教育导向不无关系。教师本来是以教学为天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科研成为了学校的重任,有没有科研成果也成为了对教师水平评价的重要指标。于是,教师便把主要心思用在了搞科研、发表论文上,然而,机会和成功总是有限的,于是有人便选择铤而走险。不仅如此,在科研项目争取和成果评奖过程中,大学老师也终于抛却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和斯文,巧用心机,不择手段,以达到目的为终愿。甚至学校将在这方面有能力有作为的人视为人才和学习的榜样。
, 百拇医药
这些现象给学生造成怎样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教师是学校办学思想、教育方针的执行者,教师在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其思维方式、治学态度、行为准则无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德、言行以及知识的积累和才能的增长。教风之于学风,其影响是最直接的,具有鲜明的导向性。 在当下的环境影响之下,一些教师心态失去平衡,育人意识淡化,职业道德滑坡,一心为自己的前途忙忙碌碌,不能专心于教学,学生也便浮躁起来。学习还没有打下基础,也开始考虑起自己毕业后的去向和未来的前途。
急功近利下的浮躁学风,直接影响的是人才质量。这些年社会对中医药大学培养的学生颇有微词,甚至一些中医院在招聘时,宁可选择西医院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要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这恐怕不仅仅是偏见问题,临床能力低下当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读完书本不认真实践是难以独立走上临床的。在实习的重要阶段都去忙于准备考研和找理想的工作,临床能力一定是不被社会认可的。
中医的生命在于临床,中医临床水平不能保证,社会的认可度就不会高。如果中医院校培养的学生一到社会就能表现出较好的临床能力和服务能力,中医人才匮乏的问题就不再成为问题。
, 百拇医药
中医药大学要有自己的文化
中医药大学的文化,应当突出中医特色,突出社会需求,突出中医人才培养的规律。没有中医自己的文化,就难以培养出真正社会需要的中医人才。这是一个中医药大学高层管理者需要思考和明晰的问题。大学校长,是学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但首先是教育家。他知道自己的学校应该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知道用什么样的思想来指导教育,然后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形成自己的校风。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校风。
一所学校出一两名大师不足为奇,一所学校如果能为社会培养一大批能力强的临床家,那它的贡献和意义会远远胜于前者。大学教育就是在平凡中体现自己的不平凡。
把握社会对中医的人才需求,是中医药大学确立人才培养方向的根本。不要一说人才,就一定是指名医大师。中医人才匮乏,其中包括名医大师的减少,而更多的是指能力强、服务好的普通人才的缺乏。大学的任务是对学生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是对道德品质、思维方法、创新能力的培养,总体说来仍然是基础教育。所以,中医药大学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的首先是具有较好社会医疗服务能力的普通人才。名医大师的培养则是需要走上社会之后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磨砺来完成的。这些要在中医药大学文化中凸显出来。
大学文化就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营造的,它要形成一种强烈的氛围,化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催促着每一位学生朝着一个共同目标发奋努力。《大医精诚》的精神,不仅是中医文化的核心,同样也是中医药大学的文化核心。要把其中的思想化为我们的校训,浸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化为一种文化自觉。没有文化自觉,就形不成文化精神,产生不了文化力量,形不成文化自律。而它同时需要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的支持,没有社会大环境的配合,文化自觉的形成就会很困难。, 百拇医药(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
校风折射人才培育方向
在大学文化中,校风是最显明的表征要素。通过校风便可得知某一大学的文化特征。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校风,便有什么样的大学文化。校风体现了一所大学在办学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具有行为和道德意义的风气,是在校内乃至社会具有较大影响并被普遍认可的思想和行为风尚。校风最终折射的是一个大学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思想,表达的是人才培养的方向,如果一个大学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思想不明确,那么它的人才培养方向也一定是模糊的。
, 百拇医药
中医人才的培育,需要一种特定文化的滋养,医乃仁术,它的核心应当使受教育者始终朝着做一名合格的“仁医”方向发展。而不是一开始就倡导他们去做一名名医或者大师。虽然说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一心想做名医的医生未必能成为好医生。中医药大学是造就名医的摇篮,但它首先是培养仁医的地方。中医药大学,应该让学生一跨进校门就知道未来的方向首先是要成为一名仁医,成为一名能一心为患者解除身心痛苦的好医生,而不是为了成名成家。临床真正的名医大师,也都是从一名优秀的医生做起的。
不能回避的是,由于受社会某些思潮的影响,成名成家、追名逐利风气严重浸染着大学校园,乃至影响到我们的教育方针。 如果中医药大学一开始就倡导学生成名成家,并成为一种风气,必然影响学生的发展方向。毕竟能成为名医大师的还是少数人,更多的是要做一名普通医生,做不成名医怎么办?难道就不能做一名优秀的普通医生吗?
在中医人才培养上时常发生这样的误区,名医大师是人才,普通医生不是人才;在大医院工作是人才,在基层医院工作就不是人才。这完全背离了中医文化的历史传统,古代名医的成长历史告诉我们,名医大家几乎都是成长于民间,从乡里走出来的,都是在为最底层劳苦大众服务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何为大医?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为我们给出了准确的回答。大医首先重德,然后才是术。没有高尚的医德是不能成为大医的,不论你技术有多高超。而当下的认识似乎反过来了,是不是名医大师,都要先从医术上去考量,而不管医术的真假虚实,至于临床水平和社会评价更成为了次要。在这样一种扭曲的文化氛围中,学生不再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普通医生去准备,而是想毕业后如何尽快成名,如何能在大医院工作。似乎去了基层医院就意味着不成功,甚至有人宁可改行也不愿去基层医院。人才匮乏,首先是基层中医人员不足。这样走下去,就难以解决基层中医匮乏的问题。
, 百拇医药
学风透视人才培养质量
在大学文化中,与校风同等重要的是学风。学风既是一种学习氛围,同时又是一种群体行为,学生受其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内化为一种向上的精神动力,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意志情感,乃至成长成才和职业生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学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讲,学风特指学生的学习风气;从广义上讲,学风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良好的学习风气是形成良好的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的基础,而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又会直接影响到学习风气的形成。
有目共睹的是,近年来大学出现了太多关于学术腐败的事例。这不能不说我们大学的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到了应该认真反思的时候了。学术风气不正,导致的不仅仅是学术造假、科研虚构的问题,更严重的是引发学风败坏,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学术不端事件为什么会屡屡发生,这与我们的教育导向不无关系。教师本来是以教学为天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科研成为了学校的重任,有没有科研成果也成为了对教师水平评价的重要指标。于是,教师便把主要心思用在了搞科研、发表论文上,然而,机会和成功总是有限的,于是有人便选择铤而走险。不仅如此,在科研项目争取和成果评奖过程中,大学老师也终于抛却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和斯文,巧用心机,不择手段,以达到目的为终愿。甚至学校将在这方面有能力有作为的人视为人才和学习的榜样。
, 百拇医药
这些现象给学生造成怎样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教师是学校办学思想、教育方针的执行者,教师在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其思维方式、治学态度、行为准则无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德、言行以及知识的积累和才能的增长。教风之于学风,其影响是最直接的,具有鲜明的导向性。 在当下的环境影响之下,一些教师心态失去平衡,育人意识淡化,职业道德滑坡,一心为自己的前途忙忙碌碌,不能专心于教学,学生也便浮躁起来。学习还没有打下基础,也开始考虑起自己毕业后的去向和未来的前途。
急功近利下的浮躁学风,直接影响的是人才质量。这些年社会对中医药大学培养的学生颇有微词,甚至一些中医院在招聘时,宁可选择西医院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要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这恐怕不仅仅是偏见问题,临床能力低下当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读完书本不认真实践是难以独立走上临床的。在实习的重要阶段都去忙于准备考研和找理想的工作,临床能力一定是不被社会认可的。
中医的生命在于临床,中医临床水平不能保证,社会的认可度就不会高。如果中医院校培养的学生一到社会就能表现出较好的临床能力和服务能力,中医人才匮乏的问题就不再成为问题。
, 百拇医药
中医药大学要有自己的文化
中医药大学的文化,应当突出中医特色,突出社会需求,突出中医人才培养的规律。没有中医自己的文化,就难以培养出真正社会需要的中医人才。这是一个中医药大学高层管理者需要思考和明晰的问题。大学校长,是学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但首先是教育家。他知道自己的学校应该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知道用什么样的思想来指导教育,然后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形成自己的校风。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校风。
一所学校出一两名大师不足为奇,一所学校如果能为社会培养一大批能力强的临床家,那它的贡献和意义会远远胜于前者。大学教育就是在平凡中体现自己的不平凡。
把握社会对中医的人才需求,是中医药大学确立人才培养方向的根本。不要一说人才,就一定是指名医大师。中医人才匮乏,其中包括名医大师的减少,而更多的是指能力强、服务好的普通人才的缺乏。大学的任务是对学生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是对道德品质、思维方法、创新能力的培养,总体说来仍然是基础教育。所以,中医药大学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的首先是具有较好社会医疗服务能力的普通人才。名医大师的培养则是需要走上社会之后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磨砺来完成的。这些要在中医药大学文化中凸显出来。
大学文化就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营造的,它要形成一种强烈的氛围,化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催促着每一位学生朝着一个共同目标发奋努力。《大医精诚》的精神,不仅是中医文化的核心,同样也是中医药大学的文化核心。要把其中的思想化为我们的校训,浸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化为一种文化自觉。没有文化自觉,就形不成文化精神,产生不了文化力量,形不成文化自律。而它同时需要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的支持,没有社会大环境的配合,文化自觉的形成就会很困难。, 百拇医药(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