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文化信息
编号:12271011
从文化视角看皇甫谧故里拜祖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2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762期
     拜祖归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拜祖具有巨大的教化、凝聚和传播功能。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奠定了针灸学发展的基础,拜谒皇甫谧,有助于固本清源,回归针灸源头;有助于提升认同,弘扬中医文化,体现针灸原创优势;通过人文教化,提升医学道德价值认同;凝聚行业,提升针灸学人向心力,振奋中医精神,促进针灸的全面发展。

    皇甫谧撰写的《针灸甲乙经》是中医针灸学科开门立户的传世经典著作,为针灸学科门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因此,皇甫谧被誉为针灸先祖。拜祖寻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以增强对发源地人文代表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尊崇感。“中医针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后,开展祭拜针灸先祖活动,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文试从文化的视角,探析皇甫谧故里拜祖对中医针灸传承发展的意义。

    拜祖溯源归根 提升文化认同

, http://www.100md.com     拜祖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信仰行为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是构成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思想因子。可以肯定的是,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正由初期的文化符号、文化资源,散发出强大的文化力量,对海内外华人加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在追溯中医针灸历史长河的源头时,无论从历史性,还是从传承性而言,将皇甫谧尊为针灸先祖,已经达成业界的共识。拜祖归根不是保守、倒退,在于固本清源。中国是针灸的故里,皇甫谧是针灸的代表,拜谒皇甫谧,是针灸源头文化的神圣回归。

    中医针灸作为一种古老医术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而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实践价值在与西方医学的交融中,又不断被重新发现和认识,充分显示了文化的多元传承是人类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基石与智慧源泉。随着现代科技和医学的普及,中医针灸理论及其文化内涵却被忽略和淡化,如针具的改良和电针技术的应用,淡化了传统针刺法和手法,某些需长期实践体验才能掌握的特色技法面临失传的危险;针灸对外翻译中如国际上针灸腧穴命名用代码,失去了穴位名称所包含的病因、功效及证治概念等。
, http://www.100md.com
    开展各种形式的传承与保护活动,有利于对古代文明传承下来的思想和技术进行保护,鼓舞针灸传承人的信心,加强传承、应用和研究,使宝贵的有效经验和方法被发掘和推广,民众对针灸的认知度会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对针灸的选择和应用,既有助于传统文化的现代还原展示(穴位名称、特殊针刺技法的文化内涵等),也有助于针灸医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

    目前,全球有160多个国家在使用针灸,随着中医针灸对外交流,举办皇甫谧故里拜祖大典有助于让民众知道中国是针灸的发源地,增强海外针灸学人对中医针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作为现代针灸学人文化再认同的方式,为针灸发展模式提供多样性参照,避免盲目追随的西方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此外,通过拜祖活动开展针灸学术交流,增进国际间的合作。

    针灸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中的精髓部分,这也是它能够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古今针灸名家之所以能成为不同时期针灸传承的代表人物,也正是由于他们拥有扎实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从而对针灸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和对针灸技法的熟练掌握。而在现代西方科技知识教育背景下的很多人,因传统文化知识的削弱,很难理解针灸的深刻内涵,因而影响中医针灸文化的有效全面传承。
, http://www.100md.com
    由儒从医、文仕通医是古代中医传承中的特色之一。“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一方面形象地道出了具有传统文化知识背景的人,相对比较容易学习中医,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应该遵循其自身的特点,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不可忽视。开展皇甫谧故里拜祖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播,而且有助于我们思考如何在现代医学背景下,培植中医文化根基,加强文化建设,完整地继承中医针灸。

    弘扬人文精神 发挥中医优势

    从历史上看,医学是由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两部分构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注重医学所包含的人文文化属性。

    中医是用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方法实现医学科学的知识体系,以维护健康、防治疾病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中医学反映了人体的客观规律,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同时,中医学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大量的人文内容,人文因素是中医理论的特色。科学精神赋予了科学以创新的生命,人文精神则赋予科学以创新所必需的深厚的文化土壤和道德基础。对中医药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人文内涵的认知与继承,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壮大发展的重要动力。正如王永炎院士所说:“科学为人文奠基,人文为科学导向,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人文合而不同互补互动,科学人文水乳交融,体现中医学原创思惟、原创成就、原创优势”。只有弘扬中医的特色思维模式,借鉴现代自然科学的前沿知识、技术,以科学精神体现人文关怀,以科学研究推动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医药学不断进步,丰富生命科学内涵,才是中医药学现代化的正确途径。
, 百拇医药
    中医针灸申遗成功,有助于传统针灸的保护和传承,使其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为中医针灸在自我发展困局和西医冲击的处境下提供一个契机,如何获得更好的发展,还需要针灸学人从科学和人文方面探讨针灸的发展,不只重视其科学体系中的理论形态和技术形态,还更重视其科学体系中的精神形态和价值形态。皇甫谧故里拜祖活动的举办,有助于对中医认知特点和中医文化内涵的理解,弘扬中医人文精神,体现针灸的原创优势。

    强化人文教化 不断激励后学

    拜祖本身是一个对先人的尊崇悼念,就是追魂。“医乃仁术”是中国传统的精髓,本着“爱人之心”和“恻隐之情”对病人倾注关怀之情,仁爱之意,成为古代医学家人文精神最本质的特点。医学应该把科技和人文结合在一起,回到“医乃仁术”的传统上来。

    祭拜皇甫谧,是对中医针灸人文思想的寻根,是一种心理情结和激情的存在和跃动。举办皇甫谧故里拜祖大典,用多种形式展示、瞻仰皇甫谧的伟大历史性贡献,以传承和弘扬他为救死扶伤而致力医学的高尚医德,他的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严肃认真、理论联系实际、敢于创新的治学作风,赤诚济世、清廉正直的献身精神,直到今天,仍然值得医务工作者学习、借鉴和发扬。通过祭拜活动,“皇甫谧文化”将成为激励针灸学人不断创新发展的精神旗帜和针灸文化传承发展的力量源泉。

    拜祖这一文化传统具有巨大的教化、凝聚和传播功能,是团结和联系的重要纽带,提升中医针灸学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医针灸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延绵数千年传承至今,不仅是一种保健和治病的实践技术,而且是人类有关生命与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已成为我国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标志之一。祭拜皇甫谧,不是把皇甫谧当成神灵来祭拜,而是在一种肃穆的气氛中追思我们的先辈如何创造文明以维护健康;祭拜皇甫谧,不仅要学习他的治学精神和高尚医德,学习和研究他的学术思想和诊治经验,弘扬“大医精诚”以“救死扶伤”;祭拜皇甫谧,更重要的是拜祖以归根,固本以清源,提升文化和学科认同,发挥中医针灸的优势,促进中医事业发展,为人民大众的健康贡献力量。, 百拇医药(杨金生 王莹莹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