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信息
编号:12316301
健康节目可不能漏洞百出(社评) 等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28日 《生命时报》 2012.08.28
     健康节目可不能漏洞百出(社评)

    中国科学院教授金锋最近在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节目上的一句话,引得舆论一片哗然。他说:“炒菜的时候如果过早放盐和酱油,都可以让里边氯化钠的氯挥发出去,就剩下钠了,所以吃的时候感觉不到咸味……”

    金教授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专家,但在化学常识上,显然欠缺。事实上,氯化钠是非常稳定的化合物,熔点高达801℃,而一般家庭烹调的温度也就在200℃左右,这种情况下氯化钠根本不会分解,里面的氯也不会挥发。金教授自己解释,“做饭应最后放盐”的说法,是他在一本国外介绍生活常识的书中看到的,但原因却纯属自己推测。一个外行毫无依据的推测,却敢拿来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说,误导了全国观众。这种行为不仅值得金教授反思,也值得我们对近年来曾“教导”大家吃绿豆、茄子、生泥鳅养生,说出“牛奶不补钙还会带走钙”、“降压药会吃出脑梗”等错误观点的健康节目进行反思。

, 百拇医药     首先,节目的制作能否保证健康知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金锋教授参加的这期《健康之路》,据说是由外包的委托公司制作的。委托小公司制作节目,这大概在各大电视台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播放前电视台是不是应该负责任地审查一下:专家资质是不是可靠?专业领域是否对口?节目制作过程中,专家的话有没有乱剪辑、断章取义?制作好的节目有没有请其他权威专家审核把关?

    其次,专家对自己说的话是否负责任、经过了深思熟虑?像金教授这样的权威专家,也难免犯一些“想当然”的错误,也许平日随口说说影响不大,可一旦放到媒体上,其负面效果就被放大了千万倍。还有些专家说话有过于片面之嫌,今天说吃这个好,明天说吃那个好,让老百姓不知该听谁信谁。最应警惕的是“伪专家”,或为哗众取宠故作惊人之语,或借健康养生节目之名行推销产品之实,或在节目上为患者凭空开药方造成严重后果。

    第三,老百姓能否做到不盲从?为了不被不负责任的健康节目“忽悠”,把老百姓都培养成专家显然不现实。然而,在健康信息混乱的今天,掌握辨别能力非常有必要:这个专家是否有专业的教育背景,还是仅仅打着“祖传”的名义自我吹嘘?其他专家说的和他有什么不一样?多比较才能避免盲从。
, 百拇医药
    健康节目如今越来越多,本来是件好事,可一旦因为媒体的疏忽或急功近利,让它们错误百出,就会失去观众的信任和支持。健康知识是一种科学,就应该以科学的严谨态度来传播,这才是媒体对观众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任的做法。▲

    

    拿孩子炒作,缺德(社评)

    2012年初冬,武汉某“汽车文化节”火了一把。不过,引发人们关注的不是汽车本身,而是3个穿着比基尼走秀的四五岁小女孩。她们的照片在网上被大量转发,随之,有关商业活动过度消费儿童,商家炒作无底线的讨论也喧嚣而上。

    报道中,主办方一再澄清,孩子们的展示并非商业活动,只是一场亲子比赛的热身;孩子家长在后悔之余,也非常委屈地表示,“是不是大人们想歪了”。这或许都是实话,但却不能证明孩子穿比基尼做车模的行为就没问题。把纯真的孩子与非议不断的车模行当联系在一起,本就容易将他们带进争议的漩涡。即便想歪的是大人,可谁又能保证,孩子在日后不会因为这些非议受到伤害?
, 百拇医药
    事实上,利用儿童进行商业营销的事件并不少见。今年7月份,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做过一项调查,在1267名受访者中,69.6%的人直言,当前社会儿童参加商业活动的现象较多。“童模”群体正在形成一条规模不小的产业链:有电视节目让孩子们打扮入时地进行成人化表演,有商家盯上孩子为自己的产品站脚助威,有机构专门培训“童模”,而家长们就带着孩子四处“赶场”。所有这些,实在太容易让人联想到“炒作”二字。

    商家求利,无可厚非。但招人不齿的是,有些人为达目标不择手段。儿童可以成为炒作工具,道德可以踩在脚下,甚至连法律都可以弃之不顾。比如,有洗车店以“比基尼美女洗车”为噱头营销;有广告公司客户经理为推广手机,开微博自称“小偷”,并公开“炫耀”其“盗窃战利品”,以赚取公众的关注度。价值观底线、道德观底线,在商家逐利的战场上,已经被一降再降,面临失守的边缘。

    “无底线营销”正改变着人们对整个社会规范的认知,以至于只要有一件“奇事”出来,老百姓就会习惯性地问一句“炒作吧”。也许这些对成年人来说,不过是看过就忘的乐子;但在笑过之余,请想想那些成长中的孩子,扭曲的价值观、道德观对他们将会意味着什么?▲
, 百拇医药
    

    请把体育课还给孩子(社评)

    近日,多所高校运动会和中小学运动会都先后宣布,取消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等长跑比赛项目,原因是校方认为,学生体质达不到中长跑要求,害怕他们在比赛中“受伤”。

    乍一看,这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举措,目的是为了保护学生。然而再一想,中长跑比赛在学校运动会中早已有之,为何之前几十年都没有害怕学生“受伤”,偏偏现在成了取消的理由?如果是因为学生体质差,为何不想办法提高学生体质,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是实行简单的“一刀切”,企图用一纸禁令化解矛盾?如果按照这种思路,那么跳远、跳高比赛可能导致学生骨折,扔铅球可能砸伤学生,因为学生“体质差”,所有可能引发意外的比赛项目是否都应该被取消?
, 百拇医药
    这一新闻让人联想到不少关于中小学体育课被占的报道。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体育与美术、手工、书法等一样,成了学校里最不重要的课程。语文、数学等主科老师能以任何理由随意占用它们,甚至不需要征求这些科目老师的同意以及校方的批准。在学校里,学生从早到晚屁股像粘在椅子上、大脑像机器一样,疲于应对老师的题海战术;在家里,他们被当成重点保护对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除了写作业和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外,腾不出一点时间游戏打闹、在自然中奔跑喊叫。也因此让他们成为名副其实“温室里的花朵”,虚弱、娇贵,经不起任何风吹日晒。

    早晨升国旗的几分钟时间,都有学生晕倒在地;某些中学的校运动会上,30多年前的纪录至今无人能打破。中国孩子的体质,为何如此脆弱?最应反思的是成人社会。家长们个个期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前途,学校和老师们都希望孩子考上名牌大学提高升学率。然而,这些一厢情愿的想法,真能对孩子的人生有所帮助吗?

    高分低能的孩子我们见了很多,智商高情商低的孩子也屡见不鲜,除了学习外,他们的人格健康、心理健康等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体育课真的对孩子没有用处吗?它培养孩子的坚韧与毅力,帮助他们认识、支配并战胜自己。美术课真的没有用处吗?它培养孩子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酝酿浪漫与细腻的感情。音乐课没有用处吗?它教给孩子如何宣泄心中的情感,安慰他们的心灵。如果大人把这些路都断掉,孩子的人生既不健全,又将多么的寂寞和枯燥?
, 百拇医药
    每一个真正疼爱孩子的大人,都应该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是将我们所认为的幸福强加给他们,还是教会他们自己寻找幸福的能力。然后不难得出结论:把体育课还给孩子,把美术课还给孩子,音乐、书法、手工等一系列能培养美好人生的课程,都应该还给孩子!▲

    

    期待钢琴带走医院的冷漠(社评)

    敞亮的大厅,舒适的座椅,漂亮的绿植,耳边传来悠扬的钢琴声……这样的描述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星级酒店,但其实,这是一家医院。日前,一则有关南京鼓楼医院新大楼的报道引来了公众热议:该院刚刚投入使用的新大楼造价不菲,楼顶建有停机坪,最吸引眼球的,是大厅内放置了一架价值700万元的钢琴,以至于有网友称其为“星级”医院。
, 百拇医药
    尽管医院声称,这架钢琴是制琴师无偿借给医院使用的,但针对此事,依然引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样做就是为求一个噱头,高额的投入早晚要转嫁到患者头上;有人质疑,这优雅的琴声是否会曲高和寡;也有人对医院此举报以掌声,认为这是医院告别冷漠、走向人性化的有益尝试。

    医院里有钢琴之声,南京鼓楼医院并不是国内头一家。最早在医院里演奏钢琴的,是北京一家二级甲等小医院,一架能自动演奏的钢琴出现在这家医院的贵宾休息区里。2009年6月,重庆大坪医院新病房大楼的大厅里也传来了钢琴声。在鼓楼医院之前,一些规模较大的民营医院也将钢琴变成了“标配”。舒缓的音乐有抚慰心灵的作用,对健康人有益,对患病的人更有帮助。悠扬的钢琴奏鸣之声回荡在医院大厅,能缓解医患的焦虑,让浮躁的心情平静下来,其效果可能不亚于一针镇静剂。

    多年以来,医学一直以严肃、冰冷的形象示人:中国医院的门诊大厅,嘈杂、混乱;病房、手术室,静穆、苍白;医生的表情,淡漠、不苟言笑。患者本来已经深受病痛折磨,生理的痛苦加上心理的苦闷,往往身心疲惫,再受困于这样的氛围,难免痛上加痛。似乎,医生面对的不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是一个个零件出了问题亟待修理的机器。医生关注的是“病”,却忘了得病的“人”。
, 百拇医药
    近些年,人们终于认识到,现代医学应回归到它的起源——《剑桥医学史》中对古希腊医学的描述:“它是一种整体医学,强调心与身、人体与自然的相互联系……”在这个复杂的转化和纠偏过程中,钢琴是一个手段,也是一个符号。其实不只是钢琴,越来越多的医院一改往日僵硬的线条,正以日趋柔和的面目面对患者:有的医院开设了面包房,有的引进了咖啡厅,有的开展了“手术点歌”服务,让患者边听音乐边做手术。不过,钢琴、面包房、咖啡厅……再高级再温馨的硬件设施,解决的也只是一部分问题,最根本的还应在于人的改变:医生的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份耐心,都能带给患者无比的温暖和鼓舞。

    医学再进步,也有无法逾越的难题。我们期待它实现镌刻在美国医生特鲁多墓碑上的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让每个病人得到心灵的抚慰,钢琴声也许是个开始。▲

    
, 百拇医药
    别给孩子心灵写下“丑陋”(社评)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职业平凡而崇高。然而,近期曝光的几个涉及教师的负面新闻,在某种程度上,将“灵魂工程师”的形象败坏得体无完肤。看到受虐儿童的痛苦表情,每个有良知的人心里都会感觉生疼:孩子稚嫩的心灵将会因此受到多么深的摧残!我们不禁要问,师道尊严今何在,为何培育花朵的校园变成了发泄私欲的后院?

    一直以来,做父母的对孩子的老师和学校总是尊敬有加,言听计从。学校一方面平时大门紧闭,不欢迎家长的观摩;另一方面又不断地给家长“派活”和施压,让家长为孩子的每个缺点和不足深感愧疚。于是,不但孩子在老师面前是弱势群体,面对权威不敢说半个“不”字,连家长都退让三分。曝光的虐童案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偶然被外人发现的,不少孩子长期受虐,但慑于老师的淫威而不敢声张。世上所有的权力,但凡不受监督和质疑,都会膨胀到可怕的地步。
, http://www.100md.com
    虐童事件看似极端,其实绝不仅仅是几例个案。一系列新闻经媒体报道后,在公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在搜狐网所做的有关教师的专题里,很多网友回忆起当年所受的来自老师的暴力,可谓“声声泪”:把粉笔塞进学生衣服里揉、用竹鞭打、用脚踹、用侮辱性的语言贬损……“教师暴力”竟然存在了这么多年,而且就在我们身边。有人说,老师也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心理压力太大,可这绝不能成为虐待欺凌弱小者的理由。

    近些年,随着教育逐渐产业化,追逐升学率、名校崇拜愈演愈烈,“教书育人”越发地变了味,学生很多时候成了老师要挟家长的筹码。比暴力相向更加普遍的是,孩子正在变成老师的摇钱树——幼儿园收费甚至比大学还贵,而且以各种苛刻的条件进行遴选;中小学老师不停地办班敛财,连寒暑假都不放过;家长逢年过节得给老师送礼,否则孩子就会受到冷遇。甚至有老师以带学生出国为由头,自己到拉斯维加斯游玩。

    教师是个古老的职业,之所以长久以来受人尊重,在于其“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所在。“传道”在先,“授业”在后,也就是说,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要教导孩子,自己必须首先成为道德的楷模,否则就成了虚伪的说一套做一套。众多事件表明,如今的一些教师,非但没有为人师表,连最起码的做人底线都突破了,甚至触犯了刑律。
, 百拇医药
    专家指出,孩童时期的境遇在其成长中占据重要地位,成年以后的行为习惯都与幼年经历息息相关。因此,越是低龄孩子的教育,越需要高素质的师范人才。有多少人,曾经因为某个老师的鼓励而奠定了一生发展的方向;又有多少人,因为老师的一次体罚终身笼罩着阴影。

    孩子的心灵是一张干净的白纸,写上阳光,就回报你灿烂;写上丑陋,再擦去都难。我们多么希望,每个孩子长大了都能深情地怀念上学的日子;也多么希望,每个长大了的孩子都能由衷地说一句:谢谢您,老师!▲

    

    突击敬老,走偏了(社评)

    每到九九重阳节,人们心中的一份温情和责任就会被唤起。子女想起给父母打个电话,志愿者也记起要到养老院尽尽心力。可过了这一天呢,老人们是否就会被你抛之脑后?也许很多人忘了,不管是从传统,还是从文化而论,尊老敬老都该成为一种习惯。
, http://www.100md.com
    前几天,安徽合肥出了一则新闻,说的是重阳节前后,合肥市老年公寓的献爱心活动突然井喷了,前后有4拨人士来献爱心。仅10月23日一天,矛奶奶的头就被梳了2次,被剪了2次指甲,被洗了2次脚,被掏了2次耳朵……因为护理人员的疏忽,有位老人甚至一天被志愿者们洗了7次脚。与这样泛滥地“献爱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6月份,浙江却有义工因为找不到给敬老院老人理发的志愿者,不得不登报求助。

    诚然,对忙碌的中青年人而言,“到什么日子做什么事”算不上错,但效果如何却值得商榷。

    敬老,不同于一项做一次就完活的工作,它要求的是长期、持续的情感投入。就算父母住在养老院,子女常来看看,天天都是敬老节;子女不常来的,重阳节也只能徒增酸楚。

    老人需要的,不是大张旗鼓、轰轰烈烈的尊敬仪式,而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点点滴滴的关怀。就像那首传唱全国的《常回家看看》的歌词所写,身在外地的,“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家在身边的,常给爸爸妈妈“捶捶后背揉揉肩”。
, 百拇医药
    敬老,更是一种社会风气。老人上车,给让个座;老人过马路,伸手搀一把;老人摔倒了,可以不那么犹豫,帮忙扶起来。

    其实,不论是对自己的父母,还是对别人的父母,献上孝心、爱心,从来都不该流于表面。就像今年新出台的24孝标准,尽管引人争议,却没人可以否认,陪老人聊天、看电影,为他们做饭、拍照、买保险……这些生活中点滴的孝敬才是最实在的。即便我们不能条条做到,日日做到,但至少,不要只等到每年的重阳节才做,而且仅停留在洗脚梳头的形式上。

    敬老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老人节”的设立,只是一种提醒,希望年轻人别忘了“孝敬”二字。如果你只把它当成一项任务,一个节日,重阳敬老,便失去了本意,只能沦落为一场应景的“秀”。▲

    
, 百拇医药
    监管不能只堵明面上的(社评)

    9月1日,卫生部一纸禁令生效,婴儿牛初乳产品在商场、超市几乎绝迹。但近日,却有媒体调查发现,这些产品竟大规模转战网络卖得火热。难道禁令只对明面上的商场超市有效?

    还记得从2008年起实施的“限塑令”,就当时来说,宣传及监管力度声势浩大,但时至今日,除了大型商场、超市管得还行,市场小摊贩们照样在肆无忌惮地使用免费超薄塑料袋,大部分消费者自然也是心安理得地接受着。对此,我们虽不能说“限塑令”毫无建树,至少也要承认,它还远未达到禁令出台的目标。

    其实,与牛初乳禁令、限塑令一样,面临无可奈何境地的法规还有很多。比如,彩色隐形眼镜被纳入医疗器械不允许随意销售后,网店仍在热卖;电视台禁了假专家后,他们就跑到电台去另谋“钱”程……种种现实,似乎让人产生了一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感觉。但若真正追究起“魔高一丈”的原因,倒也没什么奇特,他们不过是学会了钻空子。
, 百拇医药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对监管部门来说,虚拟的网络、流动的小摊贩就是“蛋上的缝”。必须承认,“缝”不好堵,但不是因为监管部门职权范围不够,而是在管理时,需要更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更多的执法人员支持。

    有困难,不代表就可以对禁令的执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空子不好堵,那就争取先让人没机会钻空子。比如,将正规超市下架的婴儿牛初乳产品统一回收处理,让网店商铺上不了货;小摊贩流动性太大,就严管超薄塑料袋的生产方。虽然这些行动的实施同样有难度,也总好过什么都不做,任禁令成为一纸空文,任潜在风险长期存在。

    好方法永远都是想出来的,但关键在于你肯不肯去想。▲

    
, 百拇医药
    食品安全,查1万次都不多(社评)

    古人有云,食不厌精。可见,食品安全自古就是中国人最注重的生活品质之一。可近年来,各种关于食品安全的丑闻通过媒体曝光出来,让老百姓发出“这年头还有什么能吃”的感慨。为此,政府部门加大了食品安全监察的力度,力图还国人一个洁净放心的食品市场。

    不过,让人感到不解的是,有食品企业的老总却对此生出了抱怨。据报道,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日前在一次会议中表示,“现在国家对乳制品的抽查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据他称,去年国家抽查光明乳业4553次,折算下来抽查了几十万个指标,没有一个不合格,今年上半年又抽查了2600多次。郭本恒夸张地说:“这么抽(查)会抽死人啊!”此言论一出,舆论哗然。

    首先应该感叹的是,此消息让百姓看到,国家食品相关部门所做的工作的确是细致的。一年4500多次抽查,平均一天12次之多,尽管是该企业华东、华南、西南、华北等多地区多部门接受抽查的总和,也谈得上尽职尽责了。绝大多数老百姓不在食品企业工作,也大多不具备食品安全的专业知识,因此,指望老百姓通过最直观的视觉和味觉检验,是不足以判断货架上的食物是否合格、安全的。这就要靠政府部门行使起替老百姓餐桌把关的“守门人”职责。而且,这些监管必然是从源头抓起,层层检验,每一步都不能马虎。毕竟,食品安全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之一。
, 百拇医药
    可让人惊诧的是,乳品企业的老总竟然嫌检查太多了。细心的网友会看到,就在发布此新闻的搜狐财经网页下面,有一系列链接:“光明乳业鲜奶被指喝出红枣味,或存管理漏洞”,“光明乳业召回300盒掺碱水牛奶”,“光明乳业短期内连续出现质量问题”……也就是说,在如此密集的抽查监管之下,光明乳业仍旧被发现了很多问题。另外,众所周知,乳业制品的问题也不是光明一家独有。可见,乳品企业出问题,绝不仅仅是产品的问题,更关键的是管理者对于食品安全的态度问题。

    中国乳制品的消费者,大多是孩子和老人,他们是社会中最需要呵护的人群。如果乳制品的安全得不到保障,那受伤的将是整个国家的未来。“阜阳奶粉大头娃娃事件”、“三聚氰胺丑闻”早已敲响了警钟。原先那些所谓的“免检”产品,最终都被发现非但不能免于检查,反而应该严厉抽查,由此才能防微杜渐。在食品安全这种民生大事面前,政府部门的抽查频率不是太高,而是还不够,要老百姓说,一万次也不算多。正如一个网友所言,“抽查死不了人,不抽查才会死人。”▲

, http://www.100md.com     

    攀比腐蚀下一代(社评)

    世人皆知,玩物易丧志,可最近媒体报道的两个类似事件,仍是令人有些瞠目。安徽一个17岁的小伙子为买iPad,卖掉了一个肾;北京一个女孩为要“苹果”的电子产品三件套,将母亲训斥至无奈抽泣。我们不禁要问:因为一件身外之物,两个孩子如此伤己身、伤人心,究竟是为了什么?

    报道称,女孩曾大喊一句“不给我买,就让我在大学丢脸去吧。”这或许道出了他们的初衷:买东西,是因为怕丢脸,怕被其他人比下去。事实上,无论在哪所学校,学生之间的各种比较从来没断过。只是,过去我们比的更多的是谁学习更好,谁表现更佳;如今,学生们热衷的却是谁穿的衣服更高档、谁用的东西更高级,甚至庆祝生日,也要比比谁的排场更大。攀比和炫耀已渐渐在孩子们的观念中扎根。
, 百拇医药
    作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迈入了购买奢侈品的行列。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报告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平均比欧洲奢侈品消费者年轻15岁,比美国年轻25岁。攀比正在年轻化,绝大部分年轻人并非富有,而是用父母辛苦一辈子攒下的钱买的。

    家长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的确是人之常情,但这种理解,不能抵消因此带来的副作用。孩子们正在用从父母那儿得来的奢侈品进行自我身份、家庭财富,甚至社会地位的攀比,这毫无疑问会影响到他们成年以后的金钱观和价值观。更重要的是,社会上,攀比无处不在,大人们希望自己不落人后,甚至不惜一掷千金,哪里知道,孩子们最会有样学样。当炫耀成风,家境一般的孩子也加入其中,也就有了媒体报道中伤人伤己的事件发生。

    如此风气谁之过?归根结底还是教育出了问题。在日本,中小学有明文规定,禁止学生穿名牌服装或名牌运动鞋来学校,并对何为“名牌”作了严格、具体的限定;在美国,绝大多数州的中小学依然坚持“校服制”,因为这可以避免贫富孩子在服装上的优劣差别。试想,若我国的中小学校也有这样的规定,是否就能够早一些刹住攀比之风,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
, 百拇医药
    

    中国公厕不能让文明倒退(社评)

    本报第637期头版文章《公共马桶全球都愁》发表后,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公厕问题,大可影响国家形象,小则关系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且不说它的干净程度、服务水平,会给外来者留下深刻印象,比起各种广场、标志性建筑更应该是一个城市的“面子工程”;就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走进厕所也会期待它至少应没有异味、提供一卷厕纸和洗手液,能让人有尊严地坐着而不是屁股悬空或干脆蹲在马桶圈上。

    虽说公厕问题让世界很多国家发愁,但比较记者对英、法、日等国家的调查,中国的公厕问题显然更为突出。如果说政府在这上面没有花大力气治理,似乎不太公平。不管是全国还是省、市、县的历次卫生监督检查中,都把公共厕所当作重中之重。申报5A级景区,必须要有个5星级的厕所。2010年,海南省委书记甚至亲自上阵整顿厕所,立下“不信治理不好厕所问题”的铮铮誓言。然而,中国的公共厕所依然很脏、很臭、很不方便,原因究竟在哪儿?
, 百拇医药
    有了好的公厕却没有好的服务是首要因素。马桶可以用世界名牌的,可是马桶边上连张一次性垫纸、一盒消毒液或一卷卫生纸都欠奉,逼得稍有洁癖的人不得不蹲在马桶圈上,留下一对大脚印,后来的人想坐也没法坐,只好破罐破摔跟着踩上去;垃圾桶满了却不及时倾倒,厕纸溢得遍地都是;马桶里的大小便冲不干净没人管,任臭味四处弥漫;地上的积水没人擦干,时间长了就成了一堆泥汤……英国厕所清洁人员每隔30—40分钟就要给马桶消一次毒,日本一些公厕的清洁标准是“我可以从这里舀一杯水喝下去”,可我们的公厕清洁,连他们一半的敬业精神都达不到,厕所的脏乱差问题自然也无法解决了。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使用马桶者的问题。中国人大概很少会把公共马桶当自家马桶一样珍惜爱护。自家马桶不会上完不冲,不会用鞋去踩,不会厕纸乱扔,不会伸脚踢门,然而这些行为在公厕司空见惯。说白了,就是中国人缺少公德。其根源,在于从小缺少公民化教育。一讲到公德,就是“五讲四美三热爱”及一些大话、空话,教育中重利己而轻利他,重个人利益而轻群体利益,再加上中国传统向来以家族利益为重,不是我们家的,就可以随意践踏,导致上行下效、父行子效,公德问题像滚雪球一样终于殃及公厕。

    哈佛大学学者认为,公厕的发明避免粪便传播疾病,使人类平均寿命延长了20年。这本是文明与进步的标志,不要让它成为文明的倒退,那就不仅是丢面子的问题,更让我们的健康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