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舞起来
9月22日和23日,中国国际体育舞蹈公开赛将在地坛体育馆上演。届时,中央电视台将转播比赛。因为赛事内容丰富,参赛选手数量多,有幸到现场观看的观众,可能从早到晚都没有吃饭的工夫。而对于喜爱舞蹈的人而言更好的消息是,国内外体育舞蹈高手还将到一些公园、学校和社区,与舞蹈爱好者互动。可以想见,一股舞蹈健身的热潮也会随之而起,那么常见的舞蹈健身形式有哪些?舞蹈健身,又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体育舞蹈,也称国标舞,其实只是舞蹈健身中的一个分支。而目前我们在公园、社区常见的舞蹈健身形式还有扭秧歌、交谊舞、迪斯科,这几类舞蹈健身比较常见,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掌握适度的原则,可谓老少咸宜。
还有一类有氧舞蹈,它的特点是一方面能消耗较多热量,一方面把许多舞蹈动作健美操化,这类舞蹈适合有一定舞蹈基础、以保持形体为目的的健身人群。例如拉丁健美操,这种有氧舞蹈的特点,就是髋部动作很多,减少腰腹赘肉效果尤为突出,但没有舞蹈基础,协调性差的人群不易达到健身效果,特别是中老年要慎重选择。又比如方克、街舞,这一类有氧舞蹈带有自由舞风格,动作放松、自由多变,形如杂耍,它能够提高锻炼者的协调性,以达到健身的目的,但对局部运动器官,如手腕的负荷很重,因此适合人群面比较窄,通常为协调性较好的青少年。此外,目前还有钢管舞、肚皮舞等,但这些门类相对窄众。
健身贴士
舞蹈健身
注意事项
舞蹈具有强健骨骼,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关节灵活性和柔韧度,消耗热量,释放精神压力等作用,舞蹈看似是一种相对和缓的运动方式,但其实在参与舞蹈健身时,同样有许多应该注意的事项。
热身牵拉
在参与舞蹈健身之前,热身运动,牵拉韧带和活动关节非常重要,目前许多社区虽然在民间自发组织了舞蹈锻炼,但许多人习惯来了就跳,没有一个让身体进入状态的过程,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容易造成关节、韧带的损伤。
量力而为
许多社区、公园里的舞蹈健身参与者,年龄都已经不小,但在享受舞蹈健身的快乐时,一定要避免“人老心不老”,要量力而为。通常,一次跳舞的时间在一到两小时为宜,特别是不要参与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舞蹈锻炼,尤其是老年人,因骨质疏松,一不小心跌倒,极容易造成骨折,二来许多老年人有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有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潜在风险,因而要严格控制活动量和强度,甚至要备好应急药物。
准备充分
日常生活中,许多社区和公园里的舞者,都习惯于晚饭后参与舞蹈健身,但其实饭后不应该立即跳舞,应该间隔至少40分钟为宜。因为饭后即参与舞蹈健身,容易导致胃肠痉挛,久而久之可能引发胃下垂。冬天跳舞,不要因为跳舞会让身体发热而少穿衣物,冬天气温低,极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再有就是女士参与舞蹈时,鞋跟儿不宜过高,最好是坡跟儿,一方面大众健身的场地往往不如专业舞场平整光滑,一方面过高的鞋跟儿对膝关节、脚以及脊椎的负担都比较重。
本版文字 本报记者 李远飞J13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