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 > 信息
编号:12458718
降尿酸 首选促尿酸排泄药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0日 医药经济报
     痛风规范诊治(三):

    8月27日,本版就痛风发作期的规范用药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痛风发作获得缓解之后进入间歇期,患者症状好转,可能使医生及患者忽视间歇期治疗的重要性。本文就痛风间歇期的重要性及规范用药进行讲述。

    间歇期降尿酸不容忽视

    痛风急性发作时,疼痛等临床症状突出,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比较重视,通常可以获得及时治疗。一旦症状获得缓解,病程进入间歇期,医生及患者在思想上就会相对松懈,不太注意痛风间歇期的规范化治疗。临床常见的间歇期不规范治疗包括停用降尿酸药物或者不规律用药,不规范治疗最终将导致痛风的反复发作。

    痛风是一种慢性病,病程具有发作与缓解反复交替的特点,急性发作后症状虽可自行缓解,但这并不意味着痛风已完全自愈。事实上,患者处于间歇期尽管没有明显症状,但血尿酸水平往往是高的,如果不进行降尿酸治疗,任由高尿酸血症长期存在,其最终结果将是痛风发作可能会越来越频繁,每次痛风发作症状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受累关节越来越多。同时,随着尿酸盐在关节周围沉积形成痛风石,病程逐渐进入慢性期,症状持续存在,并最终造成关节、肾脏等器质性损害。
, http://www.100md.com
    鉴于以上种种不良后果,为了防止或减少痛风复发,医生及患者切不可放松痛风间歇期的降尿酸治疗,特别是对于有明显复发倾向的痛风患者,要力争把血尿酸水平控制在360μmol/L(6.1mg/dL)以下。

    合理选择降尿酸药物

    降尿酸药物主要用于痛风患者间歇期和慢性期的降尿酸治疗,通过纠正患者的高尿酸血症,预防痛风急性发作及防止关节、肾脏损害等痛风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根据降尿酸药物作用机制的不同,降尿酸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

    促尿酸排泄药物:代表药物包括丙磺舒、苯溴马龙等,此类药物通过抑制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有利于尿酸排泄,主要适用于血尿酸增高、肾功能尚好、24小时尿酸排泄量低于600mg、无尿路结石及痛风性肾病患者。若患者肾脏功能明显减退(肌酐清除率<30mL/min)或存在泌尿系结石时,禁用此类药物。
, 百拇医药
    苯溴马隆是一种新型促尿酸排泄药,常见用法为50mg,每日1次,根据病情可逐渐增至100mg,每日1次。苯溴马隆用药期间最好配合服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1~2g,每日3次),并嘱大量饮水(饮水量不小于1.5~2L),以维持尿液中性或微碱性。

    苯溴马隆用药须知:①中度或严重肾功能不足者及孕妇慎用;②高尿酸血症及尿结石患者,其尿液pH值建议调节在6.2~6.8;③服药期间如痛风发作,建议所用剂量减半,必要时可服用秋水仙碱或消炎药以减轻疼痛;④不宜与水杨酸类、吡嗪酰胺类、利尿酸、噻嗪类利尿药合用。

    抑尿酸生成药物:代表药物如别嘌呤醇,此类药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断黄嘌呤转化为尿酸,减少尿酸生成,主要适用于尿酸产生过多、肾功能受损、有痛风石及尿路结石的痛风患者。别嘌呤醇的常见用法为100mg,每日1次,根据病情可逐渐增至100~200mg,每日3次。别嘌呤醇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皮疹、药物热、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减量使用。除此之外,患者在用药期间应注意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

    由于大多数痛风患者属于尿酸排泄减少型,且促尿酸排泄药物的不良反应较抑尿酸生成药物少、程度轻,因此,若患者不存在用药禁忌证的情况下,临床上通常首选促尿酸排泄药,次选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对于单用一类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也可采用两类药物联合治疗。

    此外,降尿酸治疗时机也很重要。在痛风急性发作期不宜加用降尿酸药物,应在急性期炎症控制1~2周后开始应用,而且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至合适的剂量。, http://www.100md.com(文 王建华(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