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和五味 中医的饮食之道
古人对饮食养生提出了一个总的原则,就是“谨和五味”。这里的“五味”既指食品的“酸、苦、甘、辛、咸”各种味道,又指代食物的营养成分。其意在告诫人们,既要谨慎地选择食品,又要谨慎地调和各种味道,达到饮食养生的目的。
营养均衡,谨和五味 中医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食养原则。人是杂食性动物,食物品种多样,谨和五味,营养成份就均衡就全面。
咸淡适宜,中和五味 不偏不依谓之中和,古人所说的“五味中和”是指各种食品的酸、苦、甘、辛、咸各种味道要浓淡适度,宁淡勿浓。《吕氏春秋·尽数》说“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五味过浓要损伤机体,五味过淡以不能激发食欲,因而要五味适度。《养生论》“滋味煎其脏腑,醴醪煮其胃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饥饱调匀,适量五味 《黄帝内经》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暴饮暴食除损伤肠胃,增加消化器官的负担而外,营养过剩也并非好事,从生理学观点看,营养成分越多,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有毒的代谢产物就越多,代谢功能越旺盛,细胞的成熟和死亡也相应加快。
定时进餐,适时五味 古代医家告诫人们,“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太过”。《吕氏春秋·尽数》一文中也说“凡食之道,无饥无饱”,这和《黄帝内经》中所说的“饮食有节”一样包含了适时适量两层含义。
冷热有度,温和五味 《黄帝内经》说,饮食要“热勿灼灼,寒勿沧沧。”意思是,热食不能过于灼热,过于灼热的食物,易烫伤口腔、食道和胃肠黏膜。吃凉食时不能过于寒冷,过于寒冷的食物,易损伤脾胃阳气。
慢嚼细咽,体念五味 饮食时集中思想,端正体态,《吕氏春秋·尽数》说“口必甘味,和精端容,将之以神气,百节虞欢,咸进受气,饮必小咽,端直无戾。”意思一是进食时体态要端正,二是要调和精神,有足够的注意力,饮食在口中才能感到甘美,整个身体感到欢愉,饮食营养才能全部输送到身体各部。
任何事物都有利害的两面性,食物也一样,五味如果调摄不当,也可导致疾病。饮食养生,就要“谨和五味”,以求营养均衡。吴琼, http://www.100md.com
营养均衡,谨和五味 中医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食养原则。人是杂食性动物,食物品种多样,谨和五味,营养成份就均衡就全面。
咸淡适宜,中和五味 不偏不依谓之中和,古人所说的“五味中和”是指各种食品的酸、苦、甘、辛、咸各种味道要浓淡适度,宁淡勿浓。《吕氏春秋·尽数》说“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五味过浓要损伤机体,五味过淡以不能激发食欲,因而要五味适度。《养生论》“滋味煎其脏腑,醴醪煮其胃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饥饱调匀,适量五味 《黄帝内经》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暴饮暴食除损伤肠胃,增加消化器官的负担而外,营养过剩也并非好事,从生理学观点看,营养成分越多,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有毒的代谢产物就越多,代谢功能越旺盛,细胞的成熟和死亡也相应加快。
定时进餐,适时五味 古代医家告诫人们,“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太过”。《吕氏春秋·尽数》一文中也说“凡食之道,无饥无饱”,这和《黄帝内经》中所说的“饮食有节”一样包含了适时适量两层含义。
冷热有度,温和五味 《黄帝内经》说,饮食要“热勿灼灼,寒勿沧沧。”意思是,热食不能过于灼热,过于灼热的食物,易烫伤口腔、食道和胃肠黏膜。吃凉食时不能过于寒冷,过于寒冷的食物,易损伤脾胃阳气。
慢嚼细咽,体念五味 饮食时集中思想,端正体态,《吕氏春秋·尽数》说“口必甘味,和精端容,将之以神气,百节虞欢,咸进受气,饮必小咽,端直无戾。”意思一是进食时体态要端正,二是要调和精神,有足够的注意力,饮食在口中才能感到甘美,整个身体感到欢愉,饮食营养才能全部输送到身体各部。
任何事物都有利害的两面性,食物也一样,五味如果调摄不当,也可导致疾病。饮食养生,就要“谨和五味”,以求营养均衡。吴琼,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