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322951
胥少汀:“绣花针”缝合72根神经
京城名医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25日 北京晚报
胥少汀:“绣花针”缝合72根神经

     在东四十条附近的北京军区总医院,每天上下班时间,总有一老太太扶着一位满头银发、步履蹒跚的老先生慢慢地走着。这不是两位老人一早一晚的散步,而是老太太扶着老先生上下班。老先生就是我国著名骨科专家,91岁的胥少汀,至今仍然坚持在临床一线。

    71年来,他妙手回春救治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用精湛的医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学奇迹。

    为“怪病女孩”保住左手

    1994年,北京的冬天格外寒冷。11月的一天下午,北京飘起了雪花。山东农民杨占军一家站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门诊门口,显得特别无助:“老天爷啊,求求你开开眼,让一个好医生救救我那可怜的女儿吧!”就在3个月前,杨占军的女儿杨晓霞因右手拇指一个小黑点被挑破引发感染,导致双手红肿溃烂。在3个多月时间里他们花光了所有积蓄,辗转济南、北京等地的5家大医院,晓霞的病情不但没有被控制,反而越来越严重。右手已经溃烂到了肘关节,右臂看起来跟烧黑的木头一样,流脓发臭。经一个远房亲戚介绍,杨占军七拼八凑了2000元钱,带着最后一线希望到了北京军区总医院。当天出门诊的胥少汀,就此改变了这个饱受病魔摧残的女孩的命运。
, http://www.100md.com
    其实,胥少汀在给杨晓霞检查时,也被这种从未见过的“怪病”惊呆了。他建议住院观察治疗,但是,杨占军带的钱远远不够交住院费。“救命要紧,先收下再说。”胥少汀没有半点犹豫。随后,“怪病女孩”的遭遇引起了北京媒体关注,也引起了北京医务界的关注,几十位军地专家对她进行了5次大会诊。当时病情危急,杨晓霞右手肘关节以下肢体被截除。为了遏止左手手指继续溃烂,不少人提出,将左手也截掉,这样做既可避免感染扩散,又有利于创面一次性愈合。 “她是一个小姑娘,今后还要学习,还要当妈妈,还要操持家务,如果两只手都没有了,她该怎么生活?我们能够多保留一个指关节就保留一个指关节吧,这对她一生都有好处。”最后发言的胥少汀道出自己的想法。最终,胥少汀的提议被采纳。后来,杨晓霞康复出院了,并回到了学校。由于保留了左手三个指头,右手安上假肢的杨晓霞学会了用左手写板书、做笔记、骑自行车。2001年,她考入北京交通大学,现在北京康复研究中心工作。今天的杨晓霞回忆起18年前第一次见到胥少汀的情形时说:“他很慈祥,很和善,就像我的爷爷一样。”

    “外科医生不能当手术匠,对待病人要有人文精神,哪怕在治疗过程中担一些风险,但只要有利于他们将来的生活,也是值得的。”这是胥少汀一以贯之的理念。
, http://www.100md.com
    挑战禁区:修复马尾神经

    2004年,天津蓟县一个小伙子踢球造成右腿胫骨骨折,同时引发了并发症,导致神经血管坏死。小伙子辗转了多家大医院,医生的建议都是截肢。找到胥少汀时,小伙子已心灰意冷了,他绝望地说:“那么多医院都给我的腿判了‘死刑’,实在不行就截掉吧,我已懒得再找别的医生了。”截腿很容易,保腿有风险,其中的利害关系胥少汀比谁都清楚。但他安慰小伙子说:“切了腿固然可以戴假肢,但假的哪有真的好,只要你积极配合,我一定想办法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胥少汀反复查找资料,精心设计手术方案,先后为他做了4次手术,终于保住了患者的右腿。小伙子惊喜地连连说:“没想到。”

    多年前,有一名20多岁的小伙子因为车祸造成脊髓马尾神经断裂,大小便失禁,双下肢瘫痪。不少专家认为修复72条细若游丝的马尾神经,在世界医疗领域上也是个禁区,根本不可能做到。

    胥少汀望着小伙子无助的目光和痛苦的神情,心被刺痛了:放弃,虽然符合医学规定,但作为一名医生,总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责任。他作出了一个大胆决定:修复马尾神经。胥少汀拿起了绣花针一样的银针,在显微镜下认真地缝着,1根、2根、3根……经过3个多小时的精心修复,他创造的用细尼龙线吻合马尾神经的方法获得了成功。
, http://www.100md.com
    后来,小伙子的排尿功能、双腿肌肉逐渐恢复,术后10个月可以借助拐棍直立行走。在双脚踩在地上的一刹那间,这名小伙子泪流满面:“我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还能用双脚走出病房。”这之后,胥少汀进行了十多年的跟踪随访,发表了《马尾神经断裂修复研究》论文,在世界医学界引起了轰动。借助于这一成果,他又连续治疗了7例马尾神经断裂病人,开创了这一领域的治愈先河。

    在医学科研的道路上,他成为了一名拓荒者,开创了一个又一个中国骨科医学的纪录:他发现了创伤上升性脊髓损伤疾患,确定了脊髓损伤患者早期用药、早期手术、早期康复三个重要环节,为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了临床遵循。他主编的《实用骨科学》专著先后3次再版,犹如学生用的新华字典,成为中青年骨科医生的重要工具书。他编写的《脊髓损伤基础与临床》,先后4次再版,成为当前国内骨科、康复科医生必备必读之书。

    人物档案

    胥少汀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军区总医院原骨科主任。1946年毕业于国防医学院(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前身),1947年到北京军区总医院工作,1956年任该院骨科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参加过“抗美援朝医疗队”、河北邢台和唐山抗震救灾医疗队。擅长四肢损伤、骨盆骨折、脊柱疾患及脊髓损伤的诊治。年逾九旬现仍坚持每周查房。
, http://www.100md.com
    出诊时间:周五上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补白

    胥少汀是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的老主任:早在1956年,时年35岁的胥少汀就担起带领医院骨科团队的任务。当时,骨科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专业书籍少。他和朝内大街一家经营进口书的书店取得联系,一下班就泡到书店里看书。他专门购买了俄文版的解剖学学习解剖,临床上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在书本上现查证、找答案。

    70岁时,他还骑着车往返北京图书馆学习,戴老花镜学习英文。在胥少汀家的抽屉里,至今仍保留着协和医院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的借书证。

    胥少汀80岁时,还经常带着刚分配来的20岁出头的年轻医生,一起查房、讨论病例或同台手术。有时一台手术要做七八个小时,年事已高的胥少汀做不了那么长时间,就让人搬一把椅子过来坐着指导手术。如今胥少汀已91岁了,但遇到什么疑难病症,他同样参加会诊讨论和查房,成为医院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通讯员 罗建刚 冯飞 本报记者 贾晓宏 J146

    舒高利 石洋摄 J146, 百拇医药(栏目主持 贾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