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341441
关注儿童用药安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28日 中国医药报 2012.09.28
     本期热点关注:

    关注儿童用药安全

    新闻回顾

    近日,由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主办的“儿童用药问题”专题研讨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来自国家相关部委的负责人、有关专家学者及部分医药卫生界全国政协委员齐聚一堂,为保障儿童用药安全、维护儿童健康权益建言献策。

    会上透露,目前,国内90%的药品无适宜儿童的剂型,部分特殊药品甚至供应短缺。对此,全国政协建议,政府有必要对儿童药品实行补贴政策,建立完善的合理用药机制。

    会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相关领导介绍,将建立儿童用药快速审批通道,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儿童药“即到即审”。同时,组织制定和发布儿童群体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积极借鉴国际经验。
, http://www.100md.com
    据了解,卫生部将协调推动儿童用药定点生产、统一定价,建立儿科临床短缺药监测机制,加大儿童药品储备。优先将儿童专用药纳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计划,此外加大培养儿科医师和药师。

    呼吁 中国药品亟须“儿童装”

    目前我国儿童占人口总量的20%以上,这无疑是一个庞大的就医群体,然而在医院琳琅满目的各种药品中,90%以上都没有儿童剂型。在一些药品的包装说明书上,甚至没有儿童剂量的规定,只是有“酌情酌量使用”或者是“根据医生指导用药”等模糊提示。

    问题是,“酌情酌量使用”,到底依据什么“情”、决定什么“量”?即便是“根据医生指导用药”,可在药品没有儿童剂型的情况下,医生也往往只是给出每片药剂的一半,或者是每包药品的几分之一等模糊的建议。结果家长回家给患儿服药的时候,也只能约摸着来,导致药量不是多了,就是少了,很难做到精确用药。多了可能带来药物的不良反应、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甚至是危及生命安全,少了又影响疗效。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过太多深刻的教训。
, 百拇医药
    此外,国内药品缺乏儿童剂型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浪费现象严重。特别是有些注射类药物,因为只有成年人剂型,儿童在使用的时候,只能使用其一半或者是几分之一。这类注射类药品一旦打开就不宜继续保存,剩下的药品只能当医疗垃圾丢掉,这不但造成了药品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加重了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

    可见,国内药品缺乏儿童剂型的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在这方面,政府首先要有所作为,给予更大的政策支持,制定更加完善的规章制度。比如,在医学教育培训领域要加大培养儿科医师和药师的力度;由相关部门组织和发布儿童群体用药剂量的研究和指导工作;督促和引导国内制药企业推出各种临床药品的“儿童型”等。 ——《济南日报》

    误区 不是减剂量那么简单

    目前,在我国,大多按照适当减量的方式给孩子服药,不仅家长这么做,很多大夫也这样做。这样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聋哑学校的学生中,有70%是由于儿童时期用药不当造成的。
, http://www.100md.com
    这种情况长期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经济因素。儿童药品相对于成人,药品剂量小,批次多,对剂型和口感都有特殊的要求,用药市场相对成人市场较小等,导致其分摊成本高,但其定价机制和成人药品一样,导致开发生产儿童药品无利可图。其二,缺乏儿童用药的基本规范。我们国家一直缺乏儿童用药专门的规范和指南,使得国内药厂在开发生产儿童药品上无章可循。其三,没有完善的药师执业制度。在国外都有严格的药师指导患者服药的管理制度。在儿童用药方面,管理更加严格。例如日本,无论幼儿园、小学,还是中学,都要设置“学校药剂师”,以对孩子的服药进行严格的管理。

    由此看来,儿童用药,不是减剂量就行的,有关部门要将儿童的用药安全提到应有的高度,建立完善的合理用药机制和规范。同时,也应该看到,不论是政府实施补贴,还是建立儿童用药的规范,都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例如英国在上世纪90年代推出了《英国国家处方集》(儿童版),之后每隔半年就更新一次,这显然需要持之以恒的决心和保持延续的政策。 ——《新京报》
, 百拇医药
    直言 莫在常识里打转

    专家到场的专题研讨会,最终得到的只是“儿童剂型药物匮乏”的社会常识,而最终的建议是“政府对必要的儿童药品实行补贴政策,建立完善的合理用药机制”,而这同样是早已达成的社会共识,这让人颇觉无奈。

    原因其实很明了:一是儿童属于特殊群体,身体各方面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药品的安全性要求更高。二是儿童药物在审批、临床试验等程序上会有诸多要求和限制,儿童药品工艺相对复杂,致使生产成本较高,而得到的利润却没有相应提高,因此,药企自然不愿“费力不讨好”。

    至于对策,一方面可由政府的财政补贴兜底。如最近医疗改革的大病医保制度等,就是财政兜底的现实写照,也是可以借鉴的现实案例;另一方面,则是发挥民间慈善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遗憾的是,尽管从原因到对策,我们皆有了社会共识,有了“正确的常识”,但我们一直都在“正确的常识”里打转,一次次强调,一次次建议,最终一次次无功而返……这似乎已成为恶性循环,不仅是“儿童剂型药物匮乏”的现实写照,也是诸多现实事件的缩影。众所周知,一千次的强调不如一次行动,可是,强调一如既往地存在,叙事总是跃入眼球,而作为核心的作为,却总是“想见见不到”。 ——《燕赵晚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