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人与医学
编号:12322915
“转基因”的遭遇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0日 北京晚报
     不久前,法国科研人员的一项研究结果称,某转基因玉米致实验鼠患癌。论文发表后,包括实验对象、研究过程及研究结论在内,均引发了国内外的极大争议。特别是,当此实验结果被作为“正确”的科研事实经微博转发后,更是引起国人对于转基因作物、转基因食品的高度关注。

    近日,法国食品安全权威部门已经正式否定了这项实验结果。为了使广大读者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有更全面的了解,记者采访了转基因领域的有关专家。

    谈“转”色变

    转基因遭误读究竟有多深?

    百姓生活中,大豆是食品中人们接触到的最多的转基因作物种类。因此,谈到转基因食品,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食用油。

    记者走访超市发现,食用油销售专区,金灿灿的调和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令人目不暇接。询问销售人员有关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区分,被告知调和油中多以转基因大豆为原料制成,如果想要购买非转基因作物制成的食用油,可考虑葵花籽油等非大豆成分的。
, http://www.100md.com
    记者发现,不同品牌、不同种类的食用油,对于原材料是否为转基因,在外包装上均作了明确的注明。只不过,“非转基因”油品的标注字号以及醒目程度,远要比转基因大豆为原料的食用油明显许多。“转基因大豆”的字样,通常出现在配料表中;而“非转基因”的标注,则“一定”会出现于商品包装正面,通常在品牌、品类名称周围出现,十分醒目。不仅如此,非转基因食用油的平均售价也要略高于转基因油品。

    对于转基因食品,该销售人员表示,酱油、豆制品等,不少也是转基因大豆制成,但是人们在除食用油外的其他食品方面,对于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似乎就没有这般关注。

    然而,一方面是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渠道有限,另一方面,“转基因”又似一个已经被“描黑”的画布,民间舆论中多数带给人们的都是负面信息。除了大豆外,国内市场销售的木瓜,多数也为转基因木瓜。记者在蔬果专区看到木瓜的销售人员,由于没有看到“转基因”的标注,便随口问了句“这是转基因木瓜吗?”没成想,由于销售人员略有支吾,一旁正在挑选的女士,停顿片刻,放下了手中的木瓜,撂下句“那还是算了”便离开了柜台。
, 百拇医药
    为“转”正名

    “转基因”的安全考证

    所谓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主要包括转基因农作物或转基因动物,目前以植物转基因为主。

    最初进行转基因研究的原因,是人们发现大豆在生产过程中杂草特别多,人工除草十分费工,需要借助除草剂。然而,广谱除草剂对大豆也有危害。因此,科学家就把抗除草剂的基因转入了大豆细胞的染色体上,让以后再繁殖出的大豆都具有了抗除草剂的能力。“抗除草剂的大豆,最早由美国开始推广,至今已经进入第17个年头了,没有发生过任何意外。其间虽有报道称转基因大豆对周围杂草、动物有害等等,最后被证明都是无稽之谈。”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景瑞表示。
, http://www.100md.com
    “目前,国内转基因作物,自产的以转基因棉花为主,进口的则有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油菜等。”戴景瑞教授表示,由于棉花不牵扯到食用问题所以人们普遍不是很关注,提到转基因食品,影响最大的食物种类就是大豆和玉米。其中,部分大豆被加工为大豆油、酱油等产品,还有部分大豆和玉米则全部用作饲料。

    “我本人也是做转基因研究的,自然很关注其安全性。我认为,凡是政府允许进口、进入生产领域的都是安全的,都是经过安全评价的。”戴景瑞教授表示,对消费者健康来讲,不管是转基因还是非转基因,是没有影响的。更何况,转基因作物的蛋白质,经过加热后变为了小分子,就失去了其原有的化学功能。转基因食品在常态下,也仅仅是对某一种特定的虫子或除草剂产生作用,就像抗体与抗原的关系一样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对人体不会有任何作用。

    “转基因”严格审批更需严格监管

    据悉,无论对于国内转基因作物种植,还是进口转基因作物,中国都已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监管办法,包括国务院于2001年5月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农业部于2002年7月实施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三个配套规章。
, 百拇医药
    所有转基因作物,都要经过农业部安全评价委员会审批。转基因食品的审批,是按批次批准进行的,每批次都严格标明了获批期限。因此,无论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都是有各种各样批次的,且每一批次的转基因成分也不一定一样。“国家对此把关非常严格,尤其是进口的转基因作物,主要目的是保护消费者利益。”

    业内人士指出,除了审批外,转基因生物的另一关键还在于执行层面的问题。

    如实施强制标识的5大类17种农业转基因作物,能否有严格检测监管;获批生产的转基因生物能否在生产过程中依然获得监管值得给予更大的重视。

    “非转基因”食品标注误导消费

    正如记者走访超市获得的结论相同,转基因与非转基因食品不同的标注特征,对于消费者而言产生了较大的误导。

, http://www.100md.com     我国东北地区曾经强调出产的大豆是非转基因的,想要以此同国际竞争,包括其产品大豆油、酱油等也都醒目标注“非转基因”的成分。戴景瑞教授表示,按道理说这是不应该标注的。2002年3月实施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中,明确要求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产品,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以及用农业转基因生物或用含有农业转基因生物成份的产品加工制成的产品,但最终销售产品中已不再含有或检测不出转基因成份的产品,均应标注“转基因”的字样;而“非转基因”则并没有规定一定要进行标注。

    而今,人们在生活中见到的一些食品就“非转基因”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完全属于商业炒作行为。“转基因技术是科学的结果,既然允许生产就说明其是安全的。强制标注转基因,是为了加强透明度,对消费者负责。然而过于强调‘非转基因’的标注,就是有特殊目的了,其结果自然会影响到转基因食品的信誉,这是不公平的,理应禁止。”

    专家解读

    国人为何总担心转基因食品安全性?

    我国是研发、推广、进口和消费农业生物技术产品最早和最多的国家之一。种植抗虫棉等生物技术作物使广大农民收益;进口转基因大豆、转基因油菜缓解了我国植物蛋白和食用油供求矛盾。然而,近几年来,一些人利用我国决策阶层和新闻从业人员现代生物学知识相对缺乏、普通民众科学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实际情况,出于不同目的,进行了一些与事实不符的宣传。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韩天富博士认为,虽然经过专家考证和社会实践,社会上流传的一些观点缺乏事实依据,但这些言论对普通民众却有很大欺骗性。其结果有可能会损害中国生物技术产业,阻碍经济发展,也不利于人民健康,最会终导致我国错失发展良机。因此,必须加大科普宣传,把握舆论导向,改善种业生物技术发展的社会环境。, http://www.100md.com(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