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终生难忘的手术(门诊故事)
顾晋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副局长,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主任,美国外科学院院士(FACS)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法国,路易巴斯德大学医学院。下午快下班了。我刚刚参加完一台手术,走到手术室门口,一个护士推着车进来。车上是一个非常虚弱的病人。看上去大概五十多岁了,憔悴,弱不禁风的样子。
多年的外科经验告诉我,这个病人绝对是经受不住任何大手术的。只见他消瘦的面庞,双眼微睁,由于疾病折磨,四肢显得非常无力,胳膊上的肌肉已经萎缩。
手术室门口,家属吻别了这个病人,眼里含着泪水。满头白发的大概是病人的妻子,嘴唇颤抖,双眼红红的。我非常奇怪,在国内,我看过多少病人在推进手术室前的简短告别,大都是鼓励或安慰,今天的场景有点特别,是什么让家属这么不放心?我诧异地问法国同事大卫,他的回答让我吃了一惊:“这个病人是‘脑死亡’患者,待会儿要做的,是他的器官提取手术,捐献完器官后,他就永远离开了。”(在法国,如果经两个非此专业医生鉴定“脑死亡”,按照法律,病人可进行器官捐献。)
大卫说得很平静,我的内心却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在我作为一个外科医生的职业生涯中,参加的所有手术都是为了让病人活得更好,而今天,我要做的,却是结束这个活生生的生命!大卫似乎看出了我的想法,走过来说:“晋,你是觉得今天的手术可怕吗?我们是在救人啊,他的器官将给其他人带来新的生命!”
大卫的话给了我巨大的勇气,我上手术了。我们刷手,按照规定程序取出病人的肝脏。手术还没结束,麻醉医生就离开了。泌尿科医生取出病人的肾脏,放进一个带有冰水的箱子里。医院楼顶的停机坪上,等待器官的飞机马达轰鸣,法国的某个城市里,因肝脏衰竭和肾脏衰竭的病人正在等待这些器官延续他们的生命。一切都结束了。手术室里已经没有监护仪的“滴答”声,没有医生忙碌的身影,病人静静躺在手术台上,医生为他做最后的缝合,然后向病人做最后的告别,鞠躬表示敬意……
一个生命就这样离开了我们,他瘦弱而憔悴,一定饱受疾病的折磨。但我觉得他是伟大、无私的,他贡献出了自己的脏器,给世界留下了美好,同时,自己远离了痛苦,离开了城市的喧嚣。
我是第一次在手术后,久久地注视着我的病人。他和我手术过的任何病人都不同,就这样默默地走了。法国的医生们习以为常,但对一个中国医生来说,“脑死亡”、“器官捐献”当时还是没听说过的问题。
我离开手术室时,整个医院大楼已被深深的夜幕所笼罩,只剩下一个个灯火通明的窗口、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医院楼顶的直升机已升空,机尾闪烁的信号灯一明一暗,像那个逝者已经不再跳动的心脏。直升机载着生命的火种飞向远处的天际,那生命还在延续,就像这个夜晚,终究会退去。明天,太阳还会照常升起……▲,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