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信息
编号:12339790
药材质量评价和资源动态监测新思路: 构建“道地指数”和“药粮价比”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8日 中国医药报 2012.10.18
     专家提出药材质量评价和资源动态监测新思路:

    :由于中药材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至今仍然没有办法可以实时监测中药材资源情况,也缺乏可操作性强的中药材质量鉴别方法。我国中医药工作者近年来在此领域进行了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全军中药研究所所长、解放军302医院肖小河提出的构建药材“道地指数”和“药粮价比”的思路突破了传统思维,被业内专家称为“在现有条件下比较巧妙的、可以借鉴的方法”,其相关研究已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和《中国中药杂志》上发表。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肖小河研究员,希望把这一思路介绍给广大的读者,也希望带动更多的专家学者就此问题展开研究、讨论。

    中药材质量鉴定单一看重指标检测或是老药工的经验都不够全面,有没有一种可操作性强的综合考量模式?在不可能实时调查整体资源载量的前提下,有什么办法能预警预测资源紧缺、资源充裕……对这些复杂难解的问题,不少专家都在探寻答案。全军中药研究所所长、解放军302医院临床中药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肖小河研究员提出,建立药材“道地指数”,构建“药粮价比”,或许可以使这些问题化繁为简。
, 百拇医药
    道地指数—— 多元综合量化评价药材品质

    中药材的质量鉴别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中药材质控指标众多,如来源、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每个指标都与其内在质量有关,但大多数彼此独立。也就是说,没有一个指标是决定性的,不同指标之间有无关联也难以知晓。其次,中药质控指标大多是定性的,定量化指标不多,即使有定量描述,也几乎全部为绝对值,缺少相对值,不利于客观准确地比较和评控中药内在质量。即使有些定量化的指标,其量化的限度和范围并无有力的科学依据。第三,中药材内在质量主要是基于指标性成分的检测,而目前指标性成分与功能主治、药效往往关联不紧密,难以真正或全面地反映其内在质量,难以有效地保证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针对这些瓶颈问题,肖小河认为,中药材品质的评价与控制应采取多元综合策略,即建立一个基于多环节、多指标、定量化、综合性的中药材评控方法体系,以保证中药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稳定性,为促进中药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科学对策和技术支持。据此,肖小河带领的科研团队,结合药材产区相对历史的调研,提出创建一套基于产区相对历史、产区生态适宜性、商品规格等级、成分黄金比例和生物效(毒)价五要素综合加权的中药材道地性与品质优劣度综合性评价指标——“道地指数”(Dao-Di Index,DDI)。
, 百拇医药
    “道地指数是一种综合评定药材品质的体系。”肖小河介绍说,道地综合指数是通过科学的计算方法,综合考量药材的产区相对历史、产地生态适宜性、商品规格等级、化学图谱相似度、生物效(毒)价,得出一个0~1的数值。数值越大,质量越好。根据这个数值,可以直观地判定药材质量,医生也可以据此有针对性地调整饮片用量,药厂也可以根据这个指数,制定采购药材的控制标准。

    肖小河认为,利用道地指数评价与控制中药材质量,符合中医药的传统理念与特色,较传统的单一方法或孤立指标,能更全面、更客观、更有效地评控和保证中药材品质,并将为建立“我主人随,兼容并蓄”的国际中药材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提供重要参考。据介绍,目前肖小河所领导的科研团队已针对大黄等药材进行了应用研究,道地指数配套的计算机软件也正在研发中。

    药粮价比—— 透过终端反向监测珍惜药材资源动态

    当今,资源需求量的持续增长与资源数量下降、结构失衡,已成为制约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目前,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正在进行中。但与林业、草业、农业资源等不同,中药资源种类繁多、分散性强、变化较快,全国性的普查周期长、代价大,且传统的普查方法掌握的只是资源量的静止信息,不利于长期、动态地评估中药资源状况。
, http://www.100md.com
    肖小河科研团队提出,从市场消费终端入手,以濒危野生中药资源为切入点,借鉴国家猪肉供需监测指标“猪粮比”的研究思路。具体来说,选择粮食(稻米)这一国家重点调控的基础商品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参照系,扣除非药材市场因素如CPI、通货膨胀率等对药材价格的影响。以冬虫夏草、甘草等野生药材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2002~2008年药材月份绝对价格、月药价/粮价比、月药价/粮价变化环比、年药价/粮价变化环比、药粮价变化比差值5种指标及其变化趋势。

    研究发现,“药粮价变化比差值”指标可以较好地扣除粮价波动对指标的影响,从而得到修正的药材价格相对变化趋势,并发现以相对长期的时间段(如年份)为计算单位的预测可靠性相对较好。如藁本的“药粮价变化比差值”指标近年来持续上升,提示资源供需出现不平衡,资源供给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应给予必要的政策干预,从而维护资源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肖小河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通常被认为是指引资源配置的信号,价格指数的变化也是反应供需平衡敏感而有效的间接指标。在畜牧养殖领域已经广泛应用的“猪粮比”,主要是通过猪肉和玉米价格变化比来间接衡量生猪供应充足与否,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认可和推广。同样,中药材也符合市场价格规律,如近年的三七价格大涨事件,与西南地区气候异常导致资源供给量下降有重要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构建药材价格和粮食价格比值的指标,间接反映资源供需平衡,用于中药资源变化的动态监测和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目前中药材市场尚存在不同程度的投机行为,可能影响“药粮价变化比差值”指标反映药材资源供求平衡的准确程度。但在政府部门持续增大中药材市场监管力度的背景下,通过“药粮价变化比差值”指标动态监测和评估中药资源供需变化情况,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以及为政府主管部门及时有效地制订中药材资源调控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作为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的有益探索和补充。, 百拇医药(徐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