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運動的古中醫學3.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
第68页 |
第9页 |
参见附件(890kb)。
- 1 -
1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上篇第三册 彭子益着 李毓泾 刘运玟 校
古方中篇
古方下篇
脉法篇
舌胎篇
药性提纲篇
古方中篇
导言
先入为主,学医通弊。不独学从前无原则无系统的医书如此,即学本
书亦如此。欲除此弊,惟有对待的学法。古方上篇的编法,五行对待并
学,六气对待并学。本篇的编法,又与古方上篇对待并学。前六方为上篇
前六方的对待学法,后五方则为形质病的学法,后二方则为妇人病的纲领
学法。 著者识
目录
炙甘草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茯苓杏仁甘草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酸枣仁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白头翁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薯蓣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生姜泻心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黄芪五物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大黄蟅虫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大黄牡丹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薏苡附子败酱散证治本位的意义
葶苈大枣泻肺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甘麦大枣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温经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 2 -
2
炙甘草汤证冶本位的意义
炙草四钱、人参三钱、大枣四钱劈、生地四钱、麦冬三钱、阿胶三
钱、麻仁六钱、生姜二钱、桂枝二钱 治津液损伤、脉结代心动悸者。
此滋养津液以运中气之方法也。血脉,心之所主。津液流通,中气旋
转,心气下行,心不动悸,脉不结代,是为平人。津液损伤,脉络枯滞,中气不能旋转,故心气不能下行而跳动作悸。悸者,似惊非惊,所谓心跳
是也。脉来迟缓,停止一至为结。停而复来,来而又停为代。此津液被医
药损伤,经脉枯滞,中气因以不运之病也。
方用炙草党参大枣以补中气,生地麦冬阿胶麻仁以滋养津液。桂枝生
姜升降肝肺之气,使生地麦冬阿胶麻仁阴润之性,运动不滞也。此方滋养
津液,而重用炙甘草并用党参红枣,且以炙甘草名方。非中气运化津液不
能复生,却非津液滋润,中气不能运化之意也。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
轮相辅,运动流通,故结代动悸俱愈。此方与理中丸为对待的治法。一则
病湿寒而中气不运,一则病燥热而中气不运。一则温补中气以运动湿寒,一则清润燥热以运动中气。
茯苓杏仁甘草汤证冶本位的意义
茯苓 杏仁各三钱 甘草一钱 治胸中痞塞短气,脉象濡短者。此润肺
金以降气除湿之法也。肺金下行为顺。肺气下行,胸中宽舒,故不痞塞。
短气者,气不下行,呼吸上迫,非短少之短。
此病乃湿伤肺家津液,气不下行。方用茯苓去湿,杏仁润肺行气以除
湿,甘草养中也。
此方与麦门冬汤证为对待的冶法。一则病燥,一则病湿。燥乃金气之
本气病,湿乃金气之兼气病,此方中气药仅用生甘草一钱,甘草生用,其
性清凉。较之麦门冬汤之补中药,不及四分之一。因湿之为病,已至痞
塞,已成有形之物。不可重用补中药以增其滞塞也。此方妙处,全在杏仁 - 3 -
3
润肺之功。如无杏仁,肺家津液被茯苓伤耗,湿不能去也。麦门冬汤证,燥伤肺家津液,中气大虚。此证湿伤肺家津液,中气难虚,却不可大补。
理中汤治胸痞,中气不运,无形之痞也。此方治胸痞,湿气填塞,有
形之痞也。麦门冬汤证之上气,中虚不降而气逆。此证之短气,乃湿凝而
吸不能深也。脉象濡短,濡为湿象,短为肺气不降之象。去湿补津液的意
义,详古方下篇本方推论的意义中。
酸枣仁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酸枣仁四钱,川芎三钱,知母二钱,炙甘草三钱,茯苓三钱 治虚劳
虚烦不得眠,脉象虚浮者。
此升肝经以降胆经之法也。人身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阳入
于阴者,相火下行也。相火下行,须得胆经右降,胆经不降,多由于热。
此病之胆经不降,则由于胆经之寒。肝胆升降,互为其根。胆经降则肝经
升,肝经升则胆经降。肝阳弱而升气不足,胆经遂寒而不降。
方用川芎温补肝阳以助上升,以培胆经下降之根源。酸枣仁补胆经相
火,以助胆经下降之气。胆经不降,则生虚烦,烦者热也。知母以清虚
热,使胆经易于下降。胆经不降,相火外泄,土气必湿。土湿则胆经更无
降路,茯苓去土湿以通胆经降路。甘草培中气之旋转以降胆经。枣仁川
芎,皆温补木气之热之药,知母则引木气之热下行之药。
此方与小建中汤证,为对待的治法。芍药性寒,川芎性热。胆木气热
不降,故用芍药以降胆经。胆木气寒不降,故用川芎温升肝经以降胆经。
肝经木气阳升,胆经木气自然不寒。此为治木气之对待治法中的互根治
法。小建中汤清降胆经,肝经自升。此方温升肝经,胆经乃降也。脉象虚
浮者,阳气不降之象。虚者,肝阳不足之象。
人身中气旋转,最密最速之时,惟在睡卧酣甜之候。如人一夜不眠,次早膝冷如冰,精神不振,饮食不甘,形成废人。一旦得睡,膝即温暖。
醒来之后,精神健壮,饮食甘美,前后判若两人。中气增减的关系也。
- 4 -
4
白头翁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白头翁二钱,黄莲二钱,黄柏二钱,秦皮二钱 治肝经热利,后
重,渴而饮水,脉象沉细数而有力者。
此治肝木因热不升之法也。阴升化阳,阳降化阴。不升则陷,不降则
逆,逆则生热,陷则生寒,自然之理。惟木气之病,有陷而生寒者,有陷
而生热者。当归生姜羊肉汤,木陷生寒之病。此方木陷生热之病。因木本
生火,不郁不升,必生下热也。木主疏泄,热性本动,故病热利。疏泄不
通,又欲疏泄,故病后重。木热伤津故渴而饮水。
方用白头翁秦皮专清木热,黄莲黄柏并清湿热。因疏泄不遂,必有湿
气。湿与热合,阻碍木气上升之路,故病热利而又后重。湿热除去,木气
乃升也。
此方与当归生姜羊肉汤证为对待的治法。一则肝经下陷病寒,一则肝
经下陷病热。故一则用温,一则用清。脉象沉细数而有力,下热伤津之
象。
薯蓣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薯蓣五两即山药 麦冬 当归 阿胶 地黄 炙草 党参 白朮 茯
苓 白敛 豆黄卷各二两 防风 杏仁 神曲 桔梗 干姜各五钱 大枣
熬膏三两 蜜为丸,每服三钱,日二服,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脉象
弦濇小数者。
此概括治虚劳病之法也。此方所治之风,并非外来之风,乃本身木气
失和之气。但看得见的,只有口眼歪斜,手足抽搐,筋肉润动,觉得是
风,其余的风,都看不见了。风气百疾的虚劳,金气失收,风木肆动,风
木一动,克土,耗水,煽火,侮金。经络因而滞塞,运动因而不圆之病
也。
此方重用山药,补金气而助收敛。加桔梗杏仁以降肺金之滞,加麦冬
以滋肺家津液,则金气收也。 - 5 -
5
用当归地黄阿胶养血润木,芍药清降甲木,川芎桂枝温升乙木。甲降
乙升,运动复圆,则风息也。
金逆木动,全由中土旋转之衰。故用参、枣、炙草以补中气。中土气
虚必生湿,故用白朮茯苓以补土去湿。
金逆木动,经络不运,必生积滞。故用干姜、神曲以行中土之滞,柴
胡防风白敛豆黄卷以疏木气之滞也。
此方与肾气丸证是对待的治法。肾气丸养金养木以保肾经,而重在养
木。此方补金养木以维全体而重在补金。寒热并施,虚实兼顾,补泻同
行,理全法备之方也。此方与小建中汤亦是对待的治法。小建中重在降甲
木,甲木降相火乃降。此方重在降辛金,辛金降风木乃平。脉象濇弦小
数。肺金不收,津被风耗,则脉濇。风木疏泄则脉弦。中气虚,血液少,则脉小数也。
人身十二经络,六升六降。而升的主力在肝木,降的主力在肺金 ......
1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上篇第三册 彭子益着 李毓泾 刘运玟 校
古方中篇
古方下篇
脉法篇
舌胎篇
药性提纲篇
古方中篇
导言
先入为主,学医通弊。不独学从前无原则无系统的医书如此,即学本
书亦如此。欲除此弊,惟有对待的学法。古方上篇的编法,五行对待并
学,六气对待并学。本篇的编法,又与古方上篇对待并学。前六方为上篇
前六方的对待学法,后五方则为形质病的学法,后二方则为妇人病的纲领
学法。 著者识
目录
炙甘草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茯苓杏仁甘草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酸枣仁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白头翁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薯蓣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生姜泻心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黄芪五物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大黄蟅虫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大黄牡丹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薏苡附子败酱散证治本位的意义
葶苈大枣泻肺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甘麦大枣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温经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 2 -
2
炙甘草汤证冶本位的意义
炙草四钱、人参三钱、大枣四钱劈、生地四钱、麦冬三钱、阿胶三
钱、麻仁六钱、生姜二钱、桂枝二钱 治津液损伤、脉结代心动悸者。
此滋养津液以运中气之方法也。血脉,心之所主。津液流通,中气旋
转,心气下行,心不动悸,脉不结代,是为平人。津液损伤,脉络枯滞,中气不能旋转,故心气不能下行而跳动作悸。悸者,似惊非惊,所谓心跳
是也。脉来迟缓,停止一至为结。停而复来,来而又停为代。此津液被医
药损伤,经脉枯滞,中气因以不运之病也。
方用炙草党参大枣以补中气,生地麦冬阿胶麻仁以滋养津液。桂枝生
姜升降肝肺之气,使生地麦冬阿胶麻仁阴润之性,运动不滞也。此方滋养
津液,而重用炙甘草并用党参红枣,且以炙甘草名方。非中气运化津液不
能复生,却非津液滋润,中气不能运化之意也。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
轮相辅,运动流通,故结代动悸俱愈。此方与理中丸为对待的治法。一则
病湿寒而中气不运,一则病燥热而中气不运。一则温补中气以运动湿寒,一则清润燥热以运动中气。
茯苓杏仁甘草汤证冶本位的意义
茯苓 杏仁各三钱 甘草一钱 治胸中痞塞短气,脉象濡短者。此润肺
金以降气除湿之法也。肺金下行为顺。肺气下行,胸中宽舒,故不痞塞。
短气者,气不下行,呼吸上迫,非短少之短。
此病乃湿伤肺家津液,气不下行。方用茯苓去湿,杏仁润肺行气以除
湿,甘草养中也。
此方与麦门冬汤证为对待的冶法。一则病燥,一则病湿。燥乃金气之
本气病,湿乃金气之兼气病,此方中气药仅用生甘草一钱,甘草生用,其
性清凉。较之麦门冬汤之补中药,不及四分之一。因湿之为病,已至痞
塞,已成有形之物。不可重用补中药以增其滞塞也。此方妙处,全在杏仁 - 3 -
3
润肺之功。如无杏仁,肺家津液被茯苓伤耗,湿不能去也。麦门冬汤证,燥伤肺家津液,中气大虚。此证湿伤肺家津液,中气难虚,却不可大补。
理中汤治胸痞,中气不运,无形之痞也。此方治胸痞,湿气填塞,有
形之痞也。麦门冬汤证之上气,中虚不降而气逆。此证之短气,乃湿凝而
吸不能深也。脉象濡短,濡为湿象,短为肺气不降之象。去湿补津液的意
义,详古方下篇本方推论的意义中。
酸枣仁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酸枣仁四钱,川芎三钱,知母二钱,炙甘草三钱,茯苓三钱 治虚劳
虚烦不得眠,脉象虚浮者。
此升肝经以降胆经之法也。人身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阳入
于阴者,相火下行也。相火下行,须得胆经右降,胆经不降,多由于热。
此病之胆经不降,则由于胆经之寒。肝胆升降,互为其根。胆经降则肝经
升,肝经升则胆经降。肝阳弱而升气不足,胆经遂寒而不降。
方用川芎温补肝阳以助上升,以培胆经下降之根源。酸枣仁补胆经相
火,以助胆经下降之气。胆经不降,则生虚烦,烦者热也。知母以清虚
热,使胆经易于下降。胆经不降,相火外泄,土气必湿。土湿则胆经更无
降路,茯苓去土湿以通胆经降路。甘草培中气之旋转以降胆经。枣仁川
芎,皆温补木气之热之药,知母则引木气之热下行之药。
此方与小建中汤证,为对待的治法。芍药性寒,川芎性热。胆木气热
不降,故用芍药以降胆经。胆木气寒不降,故用川芎温升肝经以降胆经。
肝经木气阳升,胆经木气自然不寒。此为治木气之对待治法中的互根治
法。小建中汤清降胆经,肝经自升。此方温升肝经,胆经乃降也。脉象虚
浮者,阳气不降之象。虚者,肝阳不足之象。
人身中气旋转,最密最速之时,惟在睡卧酣甜之候。如人一夜不眠,次早膝冷如冰,精神不振,饮食不甘,形成废人。一旦得睡,膝即温暖。
醒来之后,精神健壮,饮食甘美,前后判若两人。中气增减的关系也。
- 4 -
4
白头翁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白头翁二钱,黄莲二钱,黄柏二钱,秦皮二钱 治肝经热利,后
重,渴而饮水,脉象沉细数而有力者。
此治肝木因热不升之法也。阴升化阳,阳降化阴。不升则陷,不降则
逆,逆则生热,陷则生寒,自然之理。惟木气之病,有陷而生寒者,有陷
而生热者。当归生姜羊肉汤,木陷生寒之病。此方木陷生热之病。因木本
生火,不郁不升,必生下热也。木主疏泄,热性本动,故病热利。疏泄不
通,又欲疏泄,故病后重。木热伤津故渴而饮水。
方用白头翁秦皮专清木热,黄莲黄柏并清湿热。因疏泄不遂,必有湿
气。湿与热合,阻碍木气上升之路,故病热利而又后重。湿热除去,木气
乃升也。
此方与当归生姜羊肉汤证为对待的治法。一则肝经下陷病寒,一则肝
经下陷病热。故一则用温,一则用清。脉象沉细数而有力,下热伤津之
象。
薯蓣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薯蓣五两即山药 麦冬 当归 阿胶 地黄 炙草 党参 白朮 茯
苓 白敛 豆黄卷各二两 防风 杏仁 神曲 桔梗 干姜各五钱 大枣
熬膏三两 蜜为丸,每服三钱,日二服,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脉象
弦濇小数者。
此概括治虚劳病之法也。此方所治之风,并非外来之风,乃本身木气
失和之气。但看得见的,只有口眼歪斜,手足抽搐,筋肉润动,觉得是
风,其余的风,都看不见了。风气百疾的虚劳,金气失收,风木肆动,风
木一动,克土,耗水,煽火,侮金。经络因而滞塞,运动因而不圆之病
也。
此方重用山药,补金气而助收敛。加桔梗杏仁以降肺金之滞,加麦冬
以滋肺家津液,则金气收也。 - 5 -
5
用当归地黄阿胶养血润木,芍药清降甲木,川芎桂枝温升乙木。甲降
乙升,运动复圆,则风息也。
金逆木动,全由中土旋转之衰。故用参、枣、炙草以补中气。中土气
虚必生湿,故用白朮茯苓以补土去湿。
金逆木动,经络不运,必生积滞。故用干姜、神曲以行中土之滞,柴
胡防风白敛豆黄卷以疏木气之滞也。
此方与肾气丸证是对待的治法。肾气丸养金养木以保肾经,而重在养
木。此方补金养木以维全体而重在补金。寒热并施,虚实兼顾,补泻同
行,理全法备之方也。此方与小建中汤亦是对待的治法。小建中重在降甲
木,甲木降相火乃降。此方重在降辛金,辛金降风木乃平。脉象濇弦小
数。肺金不收,津被风耗,则脉濇。风木疏泄则脉弦。中气虚,血液少,则脉小数也。
人身十二经络,六升六降。而升的主力在肝木,降的主力在肺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890KB,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