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病笔谈.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
参见附件(134kb)。
文章编号:025522930 (2006) 0220136202
中图分类号:R24616 文献标识码:C
专病笔谈 — — — 面瘫(4)
顽固性面瘫的治疗 宋京英[1 ]
从中医角度讲 ,顽固性面瘫多为气虚血瘀为患 ,故治疗
应以益气活血通络为其治疗方法 ,可配合提高面神经兴奋
性、 增强肌肉紧张度的硝酸一叶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 ,均取得良效。方法为针刺局部腧穴后 ,加隔姜灸 3 壮 ,以灸
阳白、 颧 及地仓等腧穴部位为主 ,随后使用电针仪 ,电流刺
激不可过强。面部神经损伤程度较重者 ,起初面部肌肉收缩
不明显 ,可以患者自觉面部有抽动感即可。一般用此法治疗
3~5 次后 ,可见面部肌肉收缩逐渐加大 ,这表明病情趋于好
转 ,电针 20~30 分钟 ,起针后于翳风或面瘫点(耳垂下后
1 cm处)穴位注射硝酸一叶碱注射液 ,隔日治疗 1 次。曾
治 1 例面瘫已百天的病人 ,发病初期耳后及头痛较重 ,未用
西药 ,而采用中药、 针刺及外敷膏药等法 ,症状未见改善。来
我科就诊时 ,耳后疼痛已消失 ,但口角歪斜较重 ,眼裂较大闭
合不全 ,随即采用上法针刺后隔姜灸 ,起初用电针面部肌肉
未见丝毫收缩 ,针刺 3 次后面部肌肉可见轻微收缩 ,逐渐收
缩加大 ,并配合穴位注射硝酸一叶碱 ,隔日 1 次 ,共治疗
25 次痊愈。对于一部分顽固性面瘫的病人 ,大都经历了各
种方法尝试未果方来就诊 ,首先要消除他们的顾虑 ,增强其
信心 ,特别是应用电针后面部由不收缩到逐渐收缩 ,这对病
人能否坚持治疗 ,从心理上是一个很大的帮助。由于顽固性
面瘫病人的治疗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其恢复时间与针刺次数
不成正比 ,故一般采用隔日 1 次 ,减少针刺频度 ,既不影响疗
效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雷 跃[2 ]
谢建平[2 ]
对于顽固性面瘫 ,笔者以为应从下列几方面治疗着手。
(1)重视温通法。面瘫患者尤其是顽固性面瘫患者患侧
面部筋脉空虚 ,气血闭阻。触诊患侧面部肌肤或松弛浮肿或
有硬结 ,其温度常常较健侧低 ,惟有采用温通之法 ,激发局部
经气 ,增加人体阳气 ,方能祛除顽邪。常用的温通法有: ①隔
姜灸法 ,每次从地仓、 颊车、 巨 、 颧 、 太阳、 牵正、 下关、 阳
白、 夹承浆等腧穴中选取 3~5 穴 ,每穴灸 3~5 壮 ,以皮肤潮
红为度。② 针刺加艾条温和灸法:面部诸穴毫针刺入后不做
手法 ,点燃艾条在面部施以温和灸;远端合谷与足三里亦可
施温和灸 ,若灸后出现循经感传则效果更佳。③火针疗法:
用细火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后点刺患侧面部诸穴 ,此法温通作
用强。一般而言 ,头面部不宜使用火针 ,然而贺普仁老前辈
善用此法。笔者用此法治疗数例 ,效果亦佳 ,且细火针(可用
毫针代替)点刺面部后亦未遗留瘢痕污点 ,但一般患者难以
接受此法 ,需耐心说服。④ 灼针疗法:毫针刺入面部诸穴后 ,用止血钳夹持点燃之酒精棉球烧红针柄 ,待针凉后起针。此
法类似于温针灸 ,但面部穴位使用温针灸操作不便 ,可用此
法代替 ,亦有较强之温通作用。⑤TDP 照射:用 TDP 照射
患侧面部 ,每次 30 分钟 ,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度 ,此法简
便易行 ,但其温通作用不如上述各法强。
(2)重视扶正法。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 ,其
气必虚” 。面瘫发病多因劳作过度 ,机体正气不足 ,脉络空
虚 ,卫外不固 ,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中面部经络 ,致气血闭阻 ,经筋功能失调 ,筋肉失于约束而出现口眼歪斜。久病则虚 ,面瘫日久 ,则气血不足愈甚。故面瘫不论早期后期 ,均需重
视扶正法。可在常规选穴基础上加用百会、 足三里 ,或针或
灸 ,或针灸并用 ,百会益气升阳 ,足三里益气养血 ,两穴合用
则气充血足而祛邪有力。此外 ,前述温通法亦含扶正祛邪之
意。
(3)针刺艾灸均以患侧为主 ,隔日 1 次 ,针刺过频则面肌
易出现疲劳 ,腧穴的敏感性降低 ,而影响疗效。若健侧有牵
累感或患侧针感差时 ,可减少刺患侧而多刺健刺 ,待患者针
感增强后再以针患侧为主 ......
中图分类号:R24616 文献标识码:C
专病笔谈 — — — 面瘫(4)
顽固性面瘫的治疗 宋京英[1 ]
从中医角度讲 ,顽固性面瘫多为气虚血瘀为患 ,故治疗
应以益气活血通络为其治疗方法 ,可配合提高面神经兴奋
性、 增强肌肉紧张度的硝酸一叶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 ,均取得良效。方法为针刺局部腧穴后 ,加隔姜灸 3 壮 ,以灸
阳白、 颧 及地仓等腧穴部位为主 ,随后使用电针仪 ,电流刺
激不可过强。面部神经损伤程度较重者 ,起初面部肌肉收缩
不明显 ,可以患者自觉面部有抽动感即可。一般用此法治疗
3~5 次后 ,可见面部肌肉收缩逐渐加大 ,这表明病情趋于好
转 ,电针 20~30 分钟 ,起针后于翳风或面瘫点(耳垂下后
1 cm处)穴位注射硝酸一叶碱注射液 ,隔日治疗 1 次。曾
治 1 例面瘫已百天的病人 ,发病初期耳后及头痛较重 ,未用
西药 ,而采用中药、 针刺及外敷膏药等法 ,症状未见改善。来
我科就诊时 ,耳后疼痛已消失 ,但口角歪斜较重 ,眼裂较大闭
合不全 ,随即采用上法针刺后隔姜灸 ,起初用电针面部肌肉
未见丝毫收缩 ,针刺 3 次后面部肌肉可见轻微收缩 ,逐渐收
缩加大 ,并配合穴位注射硝酸一叶碱 ,隔日 1 次 ,共治疗
25 次痊愈。对于一部分顽固性面瘫的病人 ,大都经历了各
种方法尝试未果方来就诊 ,首先要消除他们的顾虑 ,增强其
信心 ,特别是应用电针后面部由不收缩到逐渐收缩 ,这对病
人能否坚持治疗 ,从心理上是一个很大的帮助。由于顽固性
面瘫病人的治疗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其恢复时间与针刺次数
不成正比 ,故一般采用隔日 1 次 ,减少针刺频度 ,既不影响疗
效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雷 跃[2 ]
谢建平[2 ]
对于顽固性面瘫 ,笔者以为应从下列几方面治疗着手。
(1)重视温通法。面瘫患者尤其是顽固性面瘫患者患侧
面部筋脉空虚 ,气血闭阻。触诊患侧面部肌肤或松弛浮肿或
有硬结 ,其温度常常较健侧低 ,惟有采用温通之法 ,激发局部
经气 ,增加人体阳气 ,方能祛除顽邪。常用的温通法有: ①隔
姜灸法 ,每次从地仓、 颊车、 巨 、 颧 、 太阳、 牵正、 下关、 阳
白、 夹承浆等腧穴中选取 3~5 穴 ,每穴灸 3~5 壮 ,以皮肤潮
红为度。② 针刺加艾条温和灸法:面部诸穴毫针刺入后不做
手法 ,点燃艾条在面部施以温和灸;远端合谷与足三里亦可
施温和灸 ,若灸后出现循经感传则效果更佳。③火针疗法:
用细火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后点刺患侧面部诸穴 ,此法温通作
用强。一般而言 ,头面部不宜使用火针 ,然而贺普仁老前辈
善用此法。笔者用此法治疗数例 ,效果亦佳 ,且细火针(可用
毫针代替)点刺面部后亦未遗留瘢痕污点 ,但一般患者难以
接受此法 ,需耐心说服。④ 灼针疗法:毫针刺入面部诸穴后 ,用止血钳夹持点燃之酒精棉球烧红针柄 ,待针凉后起针。此
法类似于温针灸 ,但面部穴位使用温针灸操作不便 ,可用此
法代替 ,亦有较强之温通作用。⑤TDP 照射:用 TDP 照射
患侧面部 ,每次 30 分钟 ,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度 ,此法简
便易行 ,但其温通作用不如上述各法强。
(2)重视扶正法。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 ,其
气必虚” 。面瘫发病多因劳作过度 ,机体正气不足 ,脉络空
虚 ,卫外不固 ,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中面部经络 ,致气血闭阻 ,经筋功能失调 ,筋肉失于约束而出现口眼歪斜。久病则虚 ,面瘫日久 ,则气血不足愈甚。故面瘫不论早期后期 ,均需重
视扶正法。可在常规选穴基础上加用百会、 足三里 ,或针或
灸 ,或针灸并用 ,百会益气升阳 ,足三里益气养血 ,两穴合用
则气充血足而祛邪有力。此外 ,前述温通法亦含扶正祛邪之
意。
(3)针刺艾灸均以患侧为主 ,隔日 1 次 ,针刺过频则面肌
易出现疲劳 ,腧穴的敏感性降低 ,而影响疗效。若健侧有牵
累感或患侧针感差时 ,可减少刺患侧而多刺健刺 ,待患者针
感增强后再以针患侧为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