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学医行医的体会和教训.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
参见附件(95kb)。
·杏林耆宿·
上 海 中 医 药 大 学
S h a
n g h a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 上 海
2 0 0 0 3 2 ︶
裘 沛 然
Q
I U
P e i 2 r a
n
L
e
s s o n
a
n
d
E x
p e r
i e n c e
i n
L
e a
r n
i n
g
a
n
d
P r a
c
t
i s
i n
g
M e
d i c
i n e
f
o r
S e
v e n
t y
Y e a
r
s
的 体 会 和 教 训
七 十 年 学 医 行 医
摘要: 通过回顾了学习中医所走过的徘徊曲折
的道路 ,叙述学医行医 70 年来的体会和教训 ,强调
中医学是我国的医学瑰宝。主张学习中医切忌浮光
掠影 ,当“慎思明辨” ,保持“其难其慎”的态度 ,重视
临床实践与研究分析。对中医学术发展的看法概括
为“在继承中求发展 ,在吸收中求创新”。
关键词: 裘沛然;老中医经验;中医学习;中医
发展
中图分类号: R 2203 ,R 2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1334(2000) 0120004204
裘沛然 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浙江慈溪人。
1916年生 ,1934 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 ,旋即悬壶
沪上。1958 年起执教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历任教
研室主任、系主任、国家科委中医组成员、卫生部科
技委员会委员等职 ,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市
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 ,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上海市文史馆馆
员 , 《辞海》副主编兼中医学科主编。
裘老博览群书 ,远绍旁搜 ,在中医学基础、各家
学说、经络学、伤寒温病及养生等理论领域颇多建
树。曾编著30余种中医药著作 ,获得重大科技成果
奖3项。擅治疑难杂症 ,有其独到的临床经验。
白发真不肯饶人 ,转瞬间 ,我从学医、行医到现
在已经整整七十个年头了 ,真有学未成鬓先秋 ,空白
了少年头之感。顷有上海中医药杂志社同人要我写
一篇谈谈对中医学的一些经验心得的文章 ,我很惭
愧 ,行医这么多年 ,谈不上有多少好的经验 ,更无心
得可言。特别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以令人目眩的速
度迅猛发展 ,但医学相对滞后 ,无论中西医学都远没
有窥探到人体的奥秘。像我这样学识浅薄的耄耋衰
翁 ,实在不敢说三道四。前年赠友人诗曾有“如此人
天藏秘奥 ,晚年何敢侈言医”之句 ,盖直道心源 ,实非
谦词。同人们的要求 ,既难坚辞 ,我只能写一些我之
所以老而无成的原因 ,把学医、行医走过的弯路和挫
折、失败的教训公之医界同道 ,既表达我内心的忏
悔 ,也许对初学中医者可以提供一些学习参考的前
车之鉴吧。
一、过去的教训
我回忆当年学医、行医失败的原因 ,基本上可归
纳为两句话 ,即“高自感觉 ,浅尝辄止”。我少年时在
· 4 ·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学校念书 ,十三岁时 ,即于课余之暇跟叔父学习针
灸。吾叔为广西名医罗哲初先生弟子 ,他对我的学
习督责甚严 ,凡是针灸名著和中医经典 ,都须择要背
诵 ,家中还另请老师教授国学 ,不管我理解与否都要
求熟背成诵。当时 ,午夜一灯 ,晓窗千字 ,是习以为
常的。这些 ,为以后进入旧上海中医学院修业总算
打下初步基础。在中医学院修完各门课程后 ,侍诊
于丁济万先生门下。丁师医名噪海上 ,求治者众 ,我
获得较多接触病人的机会 ,至 1934 年毕业后即开业
行医。我在学校学习和临诊的同时 ,还看过不少医
书 ,仅举外感病一类而言 , 《伤寒论》方面看过成无
己、郭白云、柯琴、尤诒、张隐庵、喻昌、吕木茶村、许叔
微及日本丹波父子等数十家著作 ,对莫枚士《经方释
例》和陆渊雷《伤寒论今释》亦饶有兴趣;温病方面 ,沉酣于叶、薛、吴、王诸家 ,对叶天士尤为推崇 ,谈起
温病的证因脉治 ,历历如数家珍。内科杂病方面 ,从
《金匮要略》以及孙思邈、金元四家和李时珍、王肯
堂、张璐、沈金鳌、林 ?琴、徐灵胎等著作亦都通读一
过。我最爱读的还是各家医案、医话、方剂、本草等
书 ,以为这类书对临床治疗最切实用。他如西方医
学的解剖、生理、病理、诊断等医书亦时加溜览。另
如国学中的经、史、子、集 ,浩如烟海 ,虽不能尽读 ,亦
贪多务得 ,粗识梗概。故以读书而论 ,虽不敢说已破
万卷 ,也自以为读得不算太少了。
临诊方面 ,我在少年时即跟叔父看病 ,后又亲炙
于孟河丁氏 ,对于丁家的一套经验效方 ,几乎熟极而
流。同时还请益于谢利恒、夏应堂、秦伯未、程门雪
诸前辈 ,对他们的处方特色 ,亦耳濡目染 ,粗有领会。
故当开业伊始 ,自视甚高 ,饶有一种“学成问世”的优
越感 ,正如古人所说“读书三年 ,天下无不治之病”的
自满情绪。
事情并不象所自负的那样简单。我初应诊时也
多少看好一些疾病 ,但当岁月积累 ,病人渐集以后 ,有很多疾病无法解决 ,尽管过去学过的方法都用上
去 ,但仍有不少病症束手无策 ,我对来求治的病人 ,感到非常惭疚。但我并没有自责自省学识的浅薄 ,反而怀疑中医学的科学价值。我当时想 ,时代不断
发展 ,科学日新月异 ,中医学乃几千年前封建社会的
东西 ,是否已经陈旧过时了 ? 同时认为西方医学乃
现代科学发展的产物 ,它所论述的内容 ,都是有形有
质 ,可以从实验室得到验证 ,精密的仪器 ,用于诊察、治疗 ,都非中医所能及。于是 ,我的思想开始动摇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专心学习西医学。与此同时 ,还
受到当时流行的“理法则远西 ,方药则中土”之说的
影响 ,认为中医理论不科学 ,中药还是有用的 ......
上 海 中 医 药 大 学
S h a
n g h a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 上 海
2 0 0 0 3 2 ︶
裘 沛 然
Q
I U
P e i 2 r a
n
L
e
s s o n
a
n
d
E x
p e r
i e n c e
i n
L
e a
r n
i n
g
a
n
d
P r a
c
t
i s
i n
g
M e
d i c
i n e
f
o r
S e
v e n
t y
Y e a
r
s
的 体 会 和 教 训
七 十 年 学 医 行 医
摘要: 通过回顾了学习中医所走过的徘徊曲折
的道路 ,叙述学医行医 70 年来的体会和教训 ,强调
中医学是我国的医学瑰宝。主张学习中医切忌浮光
掠影 ,当“慎思明辨” ,保持“其难其慎”的态度 ,重视
临床实践与研究分析。对中医学术发展的看法概括
为“在继承中求发展 ,在吸收中求创新”。
关键词: 裘沛然;老中医经验;中医学习;中医
发展
中图分类号: R 2203 ,R 2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1334(2000) 0120004204
裘沛然 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浙江慈溪人。
1916年生 ,1934 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 ,旋即悬壶
沪上。1958 年起执教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历任教
研室主任、系主任、国家科委中医组成员、卫生部科
技委员会委员等职 ,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市
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 ,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上海市文史馆馆
员 , 《辞海》副主编兼中医学科主编。
裘老博览群书 ,远绍旁搜 ,在中医学基础、各家
学说、经络学、伤寒温病及养生等理论领域颇多建
树。曾编著30余种中医药著作 ,获得重大科技成果
奖3项。擅治疑难杂症 ,有其独到的临床经验。
白发真不肯饶人 ,转瞬间 ,我从学医、行医到现
在已经整整七十个年头了 ,真有学未成鬓先秋 ,空白
了少年头之感。顷有上海中医药杂志社同人要我写
一篇谈谈对中医学的一些经验心得的文章 ,我很惭
愧 ,行医这么多年 ,谈不上有多少好的经验 ,更无心
得可言。特别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以令人目眩的速
度迅猛发展 ,但医学相对滞后 ,无论中西医学都远没
有窥探到人体的奥秘。像我这样学识浅薄的耄耋衰
翁 ,实在不敢说三道四。前年赠友人诗曾有“如此人
天藏秘奥 ,晚年何敢侈言医”之句 ,盖直道心源 ,实非
谦词。同人们的要求 ,既难坚辞 ,我只能写一些我之
所以老而无成的原因 ,把学医、行医走过的弯路和挫
折、失败的教训公之医界同道 ,既表达我内心的忏
悔 ,也许对初学中医者可以提供一些学习参考的前
车之鉴吧。
一、过去的教训
我回忆当年学医、行医失败的原因 ,基本上可归
纳为两句话 ,即“高自感觉 ,浅尝辄止”。我少年时在
· 4 ·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学校念书 ,十三岁时 ,即于课余之暇跟叔父学习针
灸。吾叔为广西名医罗哲初先生弟子 ,他对我的学
习督责甚严 ,凡是针灸名著和中医经典 ,都须择要背
诵 ,家中还另请老师教授国学 ,不管我理解与否都要
求熟背成诵。当时 ,午夜一灯 ,晓窗千字 ,是习以为
常的。这些 ,为以后进入旧上海中医学院修业总算
打下初步基础。在中医学院修完各门课程后 ,侍诊
于丁济万先生门下。丁师医名噪海上 ,求治者众 ,我
获得较多接触病人的机会 ,至 1934 年毕业后即开业
行医。我在学校学习和临诊的同时 ,还看过不少医
书 ,仅举外感病一类而言 , 《伤寒论》方面看过成无
己、郭白云、柯琴、尤诒、张隐庵、喻昌、吕木茶村、许叔
微及日本丹波父子等数十家著作 ,对莫枚士《经方释
例》和陆渊雷《伤寒论今释》亦饶有兴趣;温病方面 ,沉酣于叶、薛、吴、王诸家 ,对叶天士尤为推崇 ,谈起
温病的证因脉治 ,历历如数家珍。内科杂病方面 ,从
《金匮要略》以及孙思邈、金元四家和李时珍、王肯
堂、张璐、沈金鳌、林 ?琴、徐灵胎等著作亦都通读一
过。我最爱读的还是各家医案、医话、方剂、本草等
书 ,以为这类书对临床治疗最切实用。他如西方医
学的解剖、生理、病理、诊断等医书亦时加溜览。另
如国学中的经、史、子、集 ,浩如烟海 ,虽不能尽读 ,亦
贪多务得 ,粗识梗概。故以读书而论 ,虽不敢说已破
万卷 ,也自以为读得不算太少了。
临诊方面 ,我在少年时即跟叔父看病 ,后又亲炙
于孟河丁氏 ,对于丁家的一套经验效方 ,几乎熟极而
流。同时还请益于谢利恒、夏应堂、秦伯未、程门雪
诸前辈 ,对他们的处方特色 ,亦耳濡目染 ,粗有领会。
故当开业伊始 ,自视甚高 ,饶有一种“学成问世”的优
越感 ,正如古人所说“读书三年 ,天下无不治之病”的
自满情绪。
事情并不象所自负的那样简单。我初应诊时也
多少看好一些疾病 ,但当岁月积累 ,病人渐集以后 ,有很多疾病无法解决 ,尽管过去学过的方法都用上
去 ,但仍有不少病症束手无策 ,我对来求治的病人 ,感到非常惭疚。但我并没有自责自省学识的浅薄 ,反而怀疑中医学的科学价值。我当时想 ,时代不断
发展 ,科学日新月异 ,中医学乃几千年前封建社会的
东西 ,是否已经陈旧过时了 ? 同时认为西方医学乃
现代科学发展的产物 ,它所论述的内容 ,都是有形有
质 ,可以从实验室得到验证 ,精密的仪器 ,用于诊察、治疗 ,都非中医所能及。于是 ,我的思想开始动摇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专心学习西医学。与此同时 ,还
受到当时流行的“理法则远西 ,方药则中土”之说的
影响 ,认为中医理论不科学 ,中药还是有用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95KB,4页)。